•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有机物A的性质,对A的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通过质谱分析仪分析得知有机物A的质谱图如下: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实验二:

    红外光谱分析:图1中不同吸收峰峰谷代表不同基团,图中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3)、实验三:

    经核磁共振检测测得有机物A的谱图如图2所示,则有机物A的等效氢种类为

    (4)、实验四:

    取0.9g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物为1.32gCO2和0.54gH2O ,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5)、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6)、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的反应有(填字母)。

    a.消去反应b.取代反应c.氧化反应d.加聚反应

    (7)、有机物A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多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B的分子式为C3H4O2 , B能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为
  • 2、汽车等交通工具为出行、物流带来了舒适和方便。然而,燃油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的处理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利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SO3(g)+NO(g)=NO2(g)+SO2(g) ∆H1=+41.8kJ·mol-1

    ②2SO2(g)+O2(g)=2SO3(g) ∆H2=-196.6kJ·mol-1

    则2NO2(g)=2NO(g)+O2(g)的∆H=

    (2)、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ΔH= -34.0 kJ·mol-1 , NO和N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表所示:

    物质的量/mol

    T1/℃

    T2/℃

    0

    5 min

    10 min

    15 min

    20 min

    25 min

    30 min

    NO

    2.0

    1.16

    0.80

    0.80

    0.50

    0.40

    0.40

    N2

    0

    0.42

    0.60

    0.60

    0.75

    0.80

    0.80

    ① 0-5 min内,以N2表示该反应速率v(N2)= mol·L-1·min-1 , 第15 min后,将温度调整为T2 , 数据变化如上表所示,则T1 T2(填“>、< 或 =”)。

    ② 若为绝热恒容容器,下列表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温度不再变化

    C.NO和N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2       D.混合气体中c(NO) = c(N2)

    (3)、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活性炭和一定量NO气体,反应相同时间时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a、b、c三点,达到平衡的点是

    (4)、现代技术处理尾气的反应原理是 NO(g) + NO2(g) + 2NH3(g)3H2O(g) + 2N2(g) ΔH < 0。450 ℃时,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O、1 mol NO2和2 mol NH3 , 1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H3的转化率为50%,体系压强为P0MPa。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 (用含P0的代数式表示,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A、D、E、G、Q、M、R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请用所给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原子核外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元素F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Fe3+与Fe2+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Fe3+Fe2+(填“大于”或“小于”)。
    (3)、M、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是(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D、Q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晶体相比,熔点较低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4)、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能级能量比较不正确的是____。

    ①2p=3p   ②4s>2s   ③4p>4f   ④4d>3d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4、某化合物立方晶胞如图所示,以原子1为原点的坐标系中Ca的分数坐标为(12,1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的配位数为6 B、原子2的坐标参数为(12,1,12) C、若以Ca为顶点建立晶胞,则F位于棱心位置 D、若晶胞参数为a pm,晶胞密度为1366.02×1023a3gcm3
  • 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2-乙基丁烷 B、 124-三甲苯 C、         2-甲基-3-丁烯 D、[CH=CH]n   聚乙烯
  • 6、向某0.1mol/L的二元弱酸H2A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各种含A微粒的百分含量(某含A微粒物质的量与所有含A微粒的物质的量的比值)δ(X)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H=1.2时,c(H2A)=c(HA) B、K2(H2A)=104.2 C、pH=2.7时,c(HA)>c(H2A)=c(A2) D、pH=4.2时,c(HA)=c(A2)=c(H+)
  • 7、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 ,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的正极反应:Pb-2eSO42-=PbSO4 B、电解饱和NaCl溶液:2Na+2Cl__2Na+Cl2 C、CH4燃烧: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D、一定条件下NO2与NH3的反应:6NO2+8NH3__7N2+12H2O
  • 8、已知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因此1,2-二氯乙烯可形成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称为顺反异构。下列能形成类似上述空间异构体的是(  )
    A、1-丁烯 B、2-甲基-1-丙烯 C、2-丁烯 D、1-丙烯
  •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Mg、Al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B、N、O、F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C、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相似相溶“原理,可以用酒精提取碘水中的碘 D、平面三角形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 10、下列反应过程中无配合物形成的是(  )
    A、配制银氨溶液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C、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D、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 11、下列有关Cu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的Cu2O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数为2 B、FeCl3刻蚀Cu制印刷电路板,说明还原性Cu大于Fe C、Cu是第VIII族元素 D、除去Cu粉中混有CuO的方法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1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B、1L 0.1mol1CH3COONa溶液,阴离子CH3COO的总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NA D、标准状况下,28g乙烯与22.4L的甲烷所含氢原子数均为4NA
  •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官能团电子式为: B、钠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可表示1s22s22p63s1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 14、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在组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下 B、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直接蒸馏的方法 C、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还要加少量蒸馏水 D、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冷却到常温才过滤
  •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2=CH2+HClCH3CH2Cl B、2CH3CH2OH+O2Δ2CH3CHO+2H2O C、CH3CHO+H2CH3CH2OH D、CH3COOH+CH3CH2OHΔCH3COOCH2CH3+H2O
  • 16、1833年,布森戈提出用富含碘的盐治疗甲肿,这是第一位提出向盐中添加碘防治甲肿的人。我国政府规定:碘盐添加KIO3。某厂生产碘酸钾(KI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KIO3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其中I的化合价为价。
    (2)、“氧化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 用单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该氧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系列操作2包括蒸发浓缩过滤、乙醇洗涤、干燥等。
    (3)、X的化学式为
    (4)、测定产品纯度:称取wg产品溶于蒸馏水,滴加适量稀硫酸,加入VmLcmol/LKI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IO3-+I-+H+I2+H2O(未配平)。

    ①根据上述数据,测得产品中碘元素质量分数为(用含w、c、V的表达式表示)。

    ②如果将稀硫酸换成稀硝酸,则测得结果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17、已知R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一种白色钠盐M的组成用通式NanRO3表示。为了探究R元素,进行如下实验:
    (1)、若在M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在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则M的阴离子符号为 , M的俗名是
    (2)、若在M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生成白色胶状物质,该白色胶状物质的化学式为
    (3)、若将M溶液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在M中滴加盐酸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则M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其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 其中还原剂是
    (4)、若在M溶液中加入铜粉,无明显现象,滴加适量稀硫酸,铜粉溶解,溶液变蓝色,生成气体X,将X与单质Y通入足量水中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则同温同压下X与Y的体积比为 , 铜粉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工业上,氨催化氧化可制备X,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SO2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和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浓硫酸表现出性(填“酸”“氧化”或“还原”)。
    (2)、E装置盛放的溶液可以为;倒置的漏斗作用是
    (3)、B装置中的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装置中溶液褪色,发生反应:SO2+2H2O+Br2=H2SO4+2HBr , 在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D装置中黄色溶液变为浅绿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Fe3+
  • 19、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位于第周期第族;A,B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离子符号)。
    (2)、A的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 实验室中可用两种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该简单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D、E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还原性较强的是
    (4)、C片和镁片在烧碱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5)、将B、C的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投入冷水中恰好完全反应,则B,C单质的质量之比为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总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20、利用粗盐制备绿色消毒剂ClO2(二氧化氯,可用于水果保鲜)的流程如下:

    ClO2气体能被多种稳定剂吸收,稳定剂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电解”反应为NaCl+3H2O __NaClO3+3H2 , 反应池中反应为aNaClO3+bHCl=aNaCl+cClO2+dCl2+b2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粗盐提纯中所加试剂顺序可以为NaOHNa2CO3 BaCl2 HCl B、若反应池中反应通过原电池实现,则ClO2是负极产物 C、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计量数:a=2,b=4,c=2,d=1 D、若将ClO2用于水果保鲜,效果较好的是稳定剂1
上一页 755 756 757 758 7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