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有机物A的性质,对A的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一:通过质谱分析仪分析得知有机物A的质谱图如下: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实验二:
红外光谱分析:图1中不同吸收峰峰谷代表不同基团,图中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和。
(3)、实验三:经核磁共振检测测得有机物A的谱图如图2所示,则有机物A的等效氢种类为。
(4)、实验四:取0.9g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物为1.32g和0.54g ,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5)、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6)、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的反应有(填字母)。a.消去反应b.取代反应c.氧化反应d.加聚反应
(7)、有机物A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多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B的分子式为 , B能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为。 -
2、汽车等交通工具为出行、物流带来了舒适和方便。然而,燃油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的处理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利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附。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
①SO3(g)+NO(g)=NO2(g)+SO2(g) ∆H1=+41.8kJ·mol-1
②2SO2(g)+O2(g)=2SO3(g) ∆H2=-196.6kJ·mol-1
则2NO2(g)=2NO(g)+O2(g)的∆H=。
(2)、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ΔH= -34.0 kJ·mol-1 , NO和N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表所示:物质的量/mol
T1/℃
T2/℃
0
5 min
10 min
15 min
20 min
25 min
30 min
NO
2.0
1.16
0.80
0.80
0.50
0.40
0.40
N2
0
0.42
0.60
0.60
0.75
0.80
0.80
① 0-5 min内,以N2表示该反应速率v(N2)= mol·L-1·min-1 , 第15 min后,将温度调整为T2 , 数据变化如上表所示,则T1 T2(填“>、< 或 =”)。
② 若为绝热恒容容器,下列表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温度不再变化
C.NO和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2 D.混合气体中c(NO) = c(N2)
(3)、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活性炭和一定量NO气体,反应相同时间时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a、b、c三点,达到平衡的点是。
(4)、现代技术处理尾气的反应原理是 NO(g) + NO2(g) + 2NH3(g)3H2O(g) + 2N2(g) ΔH < 0。450 ℃时,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O、1 mol NO2和2 mol NH3 , 1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的转化率为50%,体系压强为P0MPa。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 (用含P0的代数式表示,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A、D、E、G、Q、M、R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请用所给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原子核外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2)、元素F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Fe3+与Fe2+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Fe3+Fe2+(填“大于”或“小于”)。(3)、M、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是(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D、Q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晶体相比,熔点较低的是(用化学式表示)。(4)、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能级能量比较不正确的是____。①2p=3p ②4s>2s ③4p>4f ④4d>3d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4、某化合物立方晶胞如图所示,以原子1为原点的坐标系中Ca的分数坐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配位数为6 B、原子2的坐标参数为 C、若以为顶点建立晶胞,则F位于棱心位置 D、若晶胞参数为a pm,晶胞密度为 -
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乙基丁烷
B、
三甲苯
C、
甲基丁烯
D、 聚乙烯
-
6、向某0.1mol/L的二元弱酸H2A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各种含A微粒的百分含量(某含A微粒物质的量与所有含A微粒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时, B、 C、时, D、时, -
7、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 ,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的正极反应:Pb-2e-+=PbSO4 B、电解饱和NaCl溶液:2Na++2Cl-2Na+Cl2↑ C、CH4燃烧: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D、一定条件下NO2与NH3的反应:6NO2+8NH37N2+12H2O
-
8、已知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因此1,2-二氯乙烯可形成
和
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称为顺反异构。下列能形成类似上述空间异构体的是( ) A、1-丁烯 B、2-甲基-1-丙烯 C、2-丁烯 D、1-丙烯 -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Mg、Al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B、N、O、F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C、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相似相溶“原理,可以用酒精提取碘水中的碘 D、平面三角形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
10、下列反应过程中无配合物形成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 C、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D、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
11、下列有关Cu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的Cu2O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数为2 B、FeCl3刻蚀Cu制印刷电路板,说明还原性Cu大于Fe C、Cu是第VIII族元素 D、除去Cu粉中混有CuO的方法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1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 B、在溶液,阴离子的总数为 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NA D、标准状况下,28g乙烯与22.4L的甲烷所含氢原子数均为
-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醇的官能团电子式为:
B、钠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可表示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
14、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在组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下 B、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直接蒸馏的方法 C、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还要加少量蒸馏水 D、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冷却到常温才过滤
-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HClCH3CH2Cl B、2CH3CH2OH+O22CH3CHO+2H2O C、CH3CHO+H2CH3CH2OH D、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
16、1833年,布森戈提出用富含碘的盐治疗甲肿,这是第一位提出向盐中添加碘防治甲肿的人。我国政府规定:碘盐添加KIO3。某厂生产碘酸钾(KI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KIO3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其中I的化合价为价。(2)、“氧化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用单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该氧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系列操作2包括蒸发浓缩过滤、乙醇洗涤、干燥等。(3)、X的化学式为。(4)、测定产品纯度:称取wg产品溶于蒸馏水,滴加适量稀硫酸,加入VmLcmol/LKI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未配平)。①根据上述数据,测得产品中碘元素质量分数为(用含w、c、V的表达式表示)。
②如果将稀硫酸换成稀硝酸,则测得结果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17、已知R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一种白色钠盐M的组成用通式表示。为了探究R元素,进行如下实验:(1)、若在M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在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则M的阴离子符号为 , M的俗名是。(2)、若在M溶液中滴加溶液,生成白色胶状物质,该白色胶状物质的化学式为。(3)、若将M溶液加入酸性溶液中,酸性溶液褪色;在M中滴加盐酸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则M溶液和酸性溶液反应使其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 其中还原剂是。(4)、若在M溶液中加入铜粉,无明显现象,滴加适量稀硫酸,铜粉溶解,溶液变蓝色,生成气体X,将X与单质Y通入足量水中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则同温同压下X与Y的体积比为 , 铜粉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工业上,氨催化氧化可制备X,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和固体反应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浓硫酸表现出性(填“酸”“氧化”或“还原”)。(2)、E装置盛放的溶液可以为;倒置的漏斗作用是。(3)、B装置中的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装置中溶液褪色,发生反应: , 在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D装置中黄色溶液变为浅绿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 -
19、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位于第周期第族;A,B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离子符号)。(2)、A的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 实验室中可用两种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该简单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D、E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还原性较强的是。(4)、C片和镁片在烧碱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5)、将B、C的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投入冷水中恰好完全反应,则B,C单质的质量之比为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总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20、利用粗盐制备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可用于水果保鲜)的流程如下:

气体能被多种稳定剂吸收,稳定剂加酸后释放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电解”反应为 , 反应池中反应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粗盐提纯中所加试剂顺序可以为 B、若反应池中反应通过原电池实现,则是负极产物 C、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计量数: D、若将用于水果保鲜,效果较好的是稳定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