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4gCO2和N2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B、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33.6L氯仿(CHCl3)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4.5NA D、10mL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制得Cl2的分子数为0.03NA
-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溴化钠的电子式:
C、空间填充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32S2- , 又可以表示34S2-
-
3、生产、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N95型口罩的核心材料聚丙烯能使酸性高酸钾溶液褪色 D、中草药中常含有苷类、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煎煮中草药不宜使用铁锅
-
4、下列有机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A、
消去反应
B、 氧化反应
C、 加成反应
D、 取代反应
-
5、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 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石墨转化为“碳纳米泡沫”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用激光笔照射“碳纳米泡沫”,光线通过时出现明亮的光路
-
6、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氨水能导电,其中溶解的是非电解质 B、空气、液氯、漂白粉均属于混合物 C、CO、、既是非金属氧化物又是酸性氧化物 D、、、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
-
7、利用太阳能,以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①“过程Ⅰ”生成1mol炭黑的反应热为;
②“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过程Ⅰ”中由生成炭黑的过程中断裂了非极性共价键 B、图中制备炭黑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D、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 -
8、合成氨反应为 。下列图示正确且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起始体积分数(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关系,图中转化率a点大于b点 D、图4表示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
9、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A、Mg2+、K+、SO、NO B、Fe3+、Ba2+、Cl-、NO C、Ca2+、K+、CO、OH- D、Na+、Al3+、OH-、Cl-
-
10、Cl2O是黄棕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制取Cl2O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l2O的熔点为-116℃,沸点为3.8℃,Cl2的沸点为-34.6℃;HgO+2Cl2=HgCl2+Cl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少爆炸危险 C、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O 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皮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皮管燃烧和爆炸 -
11、SO2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之一。酸性条件下,可利用MnO2进行脱硫处理,其原理主要是下图的两步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1中Mn2+是还原产物 B、反应MnO2 + SO2=Mn2+ + SO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 C、该条件下,还原性:Mn2+ > Fe2+ > SO2 D、反应2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
12、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火法炼锌工艺,涉及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Zn是还原产物 B、ZnCO3的氧化性强于CO C、Zn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单质C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
1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溶液:K+、Fe3+、I−、SO B、含大量Ca2+的溶液:Na+、K+、NO、Cl− C、碱性溶液:Na+、Cu2+、NO、SO D、遇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Na+、NH、Cl−、OH−
-
14、铵态氮肥的过度使用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氨氮(和)废水处理方法有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法可以用NaClO处理氨氮废水,NaClO和水中溶解的反应得到无毒无害的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现探究化学法去除溶液中氨氮的最适宜条件。实验测定氨氮脱除率受溶液pH和投料比例的影响。
已知:
下表是不同pH下的氨氮脱除率:
pH
反应前氨元素质量
反应后氮元素质量
氨氮脱除率
5.8
49.3
24.11
51.1%
6.9
49.3
19.08
61.3%
7.7
49.3
16.86
65.8%
8.8
49.3
18.88
61.7%
9.3
49.3
25.29
x
下图是在最佳pH条件下,投料比例不同的情况下的氨氮脱除率:

①由上述信息判断,反应的最佳pH范围是 , 最佳投料比是。
②实验测定在某酸性条件下,投料比例3:2时,氨氮脱除率只有50%。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
(3)、离子交换法是利用交换树脂,将氨氮废水中的转化为。用NaR表示交换树脂。写出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氨氮废水的离子方程式:。(4)、生物方法是利用硝化细菌,将土壤中的转化为后,土壤中的进一步将氧化为。在氧气较少的环境下,又可以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与反应,使氮以形式放出。①氧气与反应时,反应物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写出与作用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
15、ZnO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电镀、医疗上有广泛应用。一种以菱锌矿(主要成分为 , 杂质为以及含有Fe、Mn、Ni等元素)为原料制备Zn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溶浸”后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主要有:、、、。
②在本实验条件下,不能被氧化;弱酸性溶液中能将氧化生成。
③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下表:
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pH
1.5
6.3
6.2
6.9
8.1
沉淀完全时的pH
2.8
8.3
8.2
8.9
10.1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浸”实验中,锌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锌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2)、“调pH”中,向“溶浸”后的溶液中加入(填化学式)调节pH约为5。(3)、“氧化除杂”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① , ②。(4)、“还原除杂”中,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及过量的锌粉,“还原除杂”的反应类型为。(5)、“沉锌”后,沉淀要用水洗,检查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6)、“沉锌”生成碱式碳酸锌的成分可能是 , 取干燥后的沉淀11.2g,“高温煅烧”后可得到产品ZnO8.1g,则x=。 -
16、的防治与利用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1)、实验室用浓硫酸和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制取干燥的时,收集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按气流方向,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3)、用下图装置探究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限选试剂:NaOH溶液、稀、溶液、溶液、淀粉-KI溶液、新制溶液。步骤
步骤
现象
结论
用注射器将新制溶液注入充满的烧瓶中
产生乳白色浑浊
具有①性
用注射器将②溶液注入充满的烧瓶中
③
具有还原性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④
(4)、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空气流速为 , 当观察到时,结束计时,测定耗时bmin。假定样品中的可被溶液充分吸收,该空气样品中的含量是。
-
17、基于自然界可再生资源获得石油化工产品,是绿色化学的研究热点。一定条件下以纤维素和淀粉为原料,制备对二甲苯(PX)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PX属于___________(填编号)。A、烯烃 B、芳香烃 C、环状烷烃 D、不饱和烃(2)、下列关于纤维素、淀粉和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A、葡萄糖属于二糖 B、用碘水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纤维素和淀粉都属于多糖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稀酸催化下,纤维素、淀粉和葡萄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3)、乳酸和丙烯酸分子结构中,都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4)、乳酸的酸性比乙酸稍强,下列不能与乳酸水溶液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A、Na B、NaOH C、 D、(5)、丙烯酸乙酯是一种食品用合成香料。丙烯酸与乙醇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久置的丙烯酸乙酯自身会发生加聚反应,所得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弹性,可用于生产织物处理剂。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6)、化合物
的某些性质类似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生成
, 该反应类型为 ,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有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a.含有
结构;b.含有两个甲基。 -
18、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
19、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g)通过灼热铁粉: B、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 C、氢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 D、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
-
20、关于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还原产物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生成 , 转移4mol电子 D、若设计成原电池,为负极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