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HCO3固体中混有的Na2CO3 B、用NaOH溶液除去氧化铁中混有的氧化铝 C、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D、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中的Cl2
  • 2、阅读下列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现实验室准备用NaOH固体配制100mL、1molL1的NaOH溶液。

    (1)、下图所示的仪器中,不是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是
    A、 B、 C、 D、
    (2)、下列情况或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NaOH已部分变质 B、容量瓶使用前未完全干燥 C、转移溶解后的NaOH溶液及定容时,未等溶液冷却 D、转移溶解后的NaOH溶液时,部分溶液洒落
  • 3、下列反应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线路板:3Cu+2Fe3+=3Cu2++2Fe C、稀硫酸中滴加BaOH2溶液:Ba2++SO42=BaSO4 D、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OH+CO2=HCO3
  • 4、下列指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能够实现的是
    A、HClOHCl B、NaO2Na2O C、Al2O3H2OAlOH3 D、FeH2OFe2O3
  • 5、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表示的是
    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B、碳酸钠和硫酸反应 C、碳酸氢钠与硝酸反应 D、碳酸钾和醋酸反应
  • 6、常温常压,含有相同分子数的H2O2 , 体积相同的原因是
    A、该条件下H2O2的质量相同 B、该条件下H2O2的密度相同 C、该条件下分子间距离相同 D、该条件下H2O2分子的大小相同
  • 7、关于常温常压下,0.1molHCl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约含6.02×1022个HCl分子 B、质量为3.65g C、体积为2.24L D、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则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 8、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净化、收集Cl2并验证氯水呈酸性,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A、制备Cl2 B、干燥Cl2 C、收集Cl2 D、验证氯水的酸性
  • 9、下图所示为Cr元素的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可以加入NaOH溶液实现 B、转化②可以加入盐酸实现 C、转化③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D、转化④中Na2Cr2O7发生还原反应
  • 10、工业上炼铁中含有下列反应,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O+SiO2__CaSiO3 B、C+CO2__2CO C、3CO+Fe2O3Δ__2Fe+3CO2 D、C+O2__CO2
  • 11、下列不属于碱的通性的是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B、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 D、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
  •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化铝能溶于酸,可用于制作耐磨材料 B、碳酸氢钠呈碱性,可用于焙制糕点 C、铁粉可与氧气反应,可用作食品脱氧剂 D、氧化铁熔点高,可用于制红色颜料
  • 13、向绿矾FeSO47H2O溶液中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H+ B、Fe2+ C、SO42 D、Cl
  • 1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Na>Cu B、Na+的结构示意图: C、Na2O2中Na的化合价为+2 D、Na2SO4的电离方程式:Na2SO4=Na++NaSO4
  • 15、发射神舟飞船的火箭箭体使用的是某种铝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火箭箭体所用铝合金材料特点的是
    A、强度高 B、密度大 C、延展性好 D、耐腐蚀
  • 16、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钠和钾的原子结构极为相似,所以它们对应的碱都是强碱 B、通过钠与钾分别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 C、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均生成过氧化物 D、通过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所需要的反应条件难易,可以判断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
  • 17、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有多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ClO3与浓盐酸制备Cl2时,盐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 B、Ca(ClO)2与浓盐酸制备Cl2时,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KMnO4、Ca(ClO)2分别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等量Cl2时转移电子数也相同 D、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无需加热,因此不能用盐酸来酸化KMnO4溶液
  • 18、

    常温下,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传感器种类

    实验操作

    电导率传感器

    向蒸馏水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一段时间后,再向所得悬浊液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pH传感器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一段时间后,再向所得悬浊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一段时间后,仍存在MgOH2粉末

    Ⅰ.实验①测得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已知:在稀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

    (1)a点电导率不等于0的原因是

    (2)由图1可知,在MgOH2悬浊液中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的时刻为(填“b”“c”或“d”)点。

    (3)分析电导率在de段逐渐上升的原因:d时刻,QMgOH2(填“>”“<”或“=”)KspMgOH2 , 导致

    Ⅱ.实验②测得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已知:①25℃时,KspMgOH2=5.6×1012

    ②酚酞变色范围如下表:

    pH

    <8.2

    8.2pH10

    >10

    颜色

    无色

    淡粉色

    红色

    (4)实验②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先变红,

    (5)图2中DEpH低于BCpH的原因是

    (6)MgOH2常被用于改良水质,可调节水体pH , 进而抑制细菌的生长。25℃且水体pH=9时,水体中cMg2+molL1

  • 19、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 , 还含有少量的Fe2O3Al2O3SiO2等)为原料制取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ⅰ.经检验浸取液中不存在Fe2+

    ⅱ.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2+

    Fe3+

    Al3+

    Mn2+

    开始沉淀的pH

    6.8

    1.8

    3.7

    8.6

    沉淀完全的pH

    8.3

    2.8

    4.7

    10.1

    ⅲ.25℃时,H2S的电离常数Ka1=1.0×107Ka2=7.0×1015KspMnS=1.4×1015KspCuS=1.3×1036

    (1)、软锰矿“粉磨”的目的是
    (2)、写出“浸出”过程中FeSO4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浸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除杂”反应中X的最佳选择是(填标号)。

    a.MnO       b.ZnOH2       c.H2SO4

    (5)、“除杂”时,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
    (6)、写出“沉锰”操作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在废水处理中常用H2SMn2+转化为MnS除去,向含有0.020molL1Mn2+的废水中通入一定量的H2S气体,调节溶液的pH=a , 当cHS=1.0×104molL1时,Mn2+开始沉淀,则a=。往MnS悬浊液中滴加过量饱和CuSO4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CH4CO2的高效利用不仅能缓解大气变暖,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也有一定的补充作用。CH4临氧耦合CO2重整的反应有:

    反应Ⅰ:2CH4g+O2g2COg+4H2g   ΔH1=71.4kJmol1

    反应Ⅱ:CH4g+CO2g2COg+2H2g   ΔH2=+247.0kJmol1

    (1)、写出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两个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表中相应的量加入物质,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反应Ⅱ:CH4g+CO2g2COg+2H2g(不发生其他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如表所示。

    容器

    起始物质的量/mol

    CO2的平衡转化率

    CH4

    CO2

    CO

    H2

    X

    0.1

    0.1

    0

    0

    50%

    Y

    0.1

    0.1

    0.2

    0.2

    -

    ①下列条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vCH4=2vCO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满足cCH4cCO2=c2COc2H2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达到平衡时,容器X、Y内CO的物质的量关系满足2nXCO(填“>”“<”或“=”)nYCO

    (3)、CO2还可以通过催化加氢合成乙醇:6H2g+2CO2gC2H5OHg+3H2Og   ΔH<0。设m[m=nH2nCO2]为起始时的投料比。通过实验得到下列图像:

    ①若图1中m相等,则温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 原因是

    ②图2中m1m2m3从大到小的排序为

    ③图3表示在总压为5MPa的恒压条件下,m=3时,平衡状态下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则d曲线表示的是(填化学式)的物质的量分数。T4K下,该反应压强平衡常数Kp的计算式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代入数据,不用化简)。

上一页 233 234 235 236 2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