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里面已有压强为p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作为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0 , 体积为(  )的空气(填选项前的字母)
    A、p0pV B、pp0V C、(pp01)V D、(pp0+1)V
  • 2、港珠澳大桥于2003年8月启动前期工作,2009年12月开工建设,筹备和建设前后历时15年,于2018年10月开始营运。在建造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沉管隧道的沉放和精确安装,关于沉管减速向下沉放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沉管处于失重状态 B、沉管所受的合外力为0 C、沉管所受合外力方向向下 D、沉管处于超重状态
  • 3、核潜艇是大国重器,在我国的核潜艇研发过程中,黄旭华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接受采访时,面对主持人关于因研发核潜艇30年没有回家的询问时,黄旭华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令人动容。核潜艇的动力来源就是核反应。快堆是我国第四代核能系统的优选堆型,采用钚94239Pu作燃料,在堆心燃料钚的外围再生区里放置不易发生裂变的铀92238U , 钚94239Pu裂变释放出的快中子被再生区内的铀92238U吸收,转变为铀92239U , 铀92239U极不稳定,经过衰变,进一步转变为易裂变的钚94239Pu , 从而实现核燃料的“增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2239U发生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 B、94239Pu裂变过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不守恒 C、92239U转变为钚94239Pu , 经过了1次α衰变 D、若钚94239Pu裂变生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钚核的比结合能大于生成的两个核的比结合能
  • 4、如图,半径为R和2R的同心圆a、b将足够大的空间分隔为I、II、III区域,圆心为O。I区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II区存在沿半径方向向外的辐向电场;III区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标出)。一带电粒子从P点沿半径方向以速度v0射入I区,偏转后从K点离开I区,穿过II区后,以速率v02进入III区。已知∠POK=60°,忽略带电粒子所受重力。

    (1)、判断粒子的电性并求出其比荷qm
    (2)、求a、b之间的电势差Uab
    (3)、若粒子第三次从II区进入III区之前能经过P点,求III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 5、如图,某同学在水平冰面上进行冰壶练习时,冰壶甲意外滑入宽AD¯=27.25m的矩形ABCD区域,并最终停在O点。该区域禁止人员进入,为了取回冰壶甲,该同学将冰壶乙从E点以某一初速度滑入该区域与甲正碰,最终甲滑出该区域,且乙恰好停在AB边界。已知EO¯=21.00m,且EO⊥CD,两冰壶相同且可视为质点,冰壶与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008,碰撞中损失的动能等于碰前瞬间总动能的38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碰后瞬间乙的速度大小;
    (2)、乙滑入该区域的初速度大小。
  • 6、如图是农业上常用的农药抽液过程示意图。抽液前,抽液筒竖直放置,喷嘴插入药液中。初始时药液充满喷嘴,筒内、筒外液面齐平,活塞与液体间密封有压强p0=1.0×105Pa、长度L0=4.7cm的气体。缓慢拉动手柄,完成药液的抽取,此过程中抽液筒保持静止,忽略药桶内液面高度的变化。完成抽液后,抽液筒内液面上升h=60.0cm。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药液密度ρ=1.0×103kg/m3 , 抽液过程气体温度不变,密封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

    (1)、求手柄移动距离H的值;
    (2)、判断该过程密封气体的吸放热情况。
  • 7、光电门是一种可精确记录物体运动时间的装置。

    (1)、工作原理

    光电门的光照孔面积有一定大小,遮光片经过光照孔,当遮光面积增大到某一阈值时,光电门开始计时;反之,当遮光面积减小到同一阈值时,光电门停止计时,从而得到遮光时间。在遮光时间内,遮光片移动的距离称为有效遮光宽度。

    如图(a),宽为L的遮光片经过圆形光照孔,若遮光面积的阈值为光照孔面积的一半,则该遮光片的有效遮光宽度L(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实际测量

    如图(b),细线一端系住小铅柱,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的正下方h(远大于小铅柱的直径)处固定一光电门。将铅柱拉离竖直位置,测量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由静止释放铅柱,测得遮光时间为t,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摩擦与空气阻力,铅柱中轴线始终沿细线方向,则铅柱经过光电门的有效遮光宽度L0=(用h、g、θ、t表示)。

    某次实验,小铅柱直径D=5.10mm,θ=60°,h=0.25m;g取9.80m/s2 , 多次测量得平均遮光时间t=3.02ms,取9.8=3.13 , 则铅柱经过光电门的有效遮光宽度L0=m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误差分析

    结合(1)工作原理,对比L0与D可知,此光电门的光照孔遮光面积的阈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照孔面积的一半。

    由此可知,该阈值会导致遮光片的有效遮光宽度与其实际宽度有差异。当使用一块宽度为L1(L1>D)的遮光片时,其有效遮光宽度应为(用D、L0、L1表示)。

  • 8、下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三个必做实验的部分相关内容,请完成以下填空。

    (1)、如图甲为“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的实物图。已知待测电阻阻值小于10Ω,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电流表内阻约为0.6Ω。闭合开关S1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选填“a”或“b”)端;实验时,为使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将S2拨向(选填“c”或“d”)端。
    (2)、如图乙,“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某同学研究合力F与分力F1、F2的关系。保持分力F1的大小和方向不变,F2的大小不变,F1、F2间的夹角θ由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变化情况可能符合图丙中的

    (3)、“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选取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800和400,但是可拆变压器的“横梁”铁芯没装上;当原线圈接入12V的交流电时,副线圈输出电压U可能满足(  )
    A、0V<U<6V B、U=6V C、6V<U<12V D、U=24V
  • 9、如图为一承重装置,两个相同的铰支座分别与地面和托盘固定,用四根相同的轻杆铰接。已知轻杆长度均为L,铰接处a、b间距与轻弹簧原长相等,弹簧劲度系数为k,弹簧轴线与轻杆夹角为θ。在托盘上放置重物,平衡时θ=45°。现用外力控制重物缓慢下移直至θ=30°。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铰支座质量,不计摩擦阻力,则(  )

    A、θ=45°时弹簧弹力大小为2kL B、θ=45°时轻杆弹力大小为2kL C、托盘和重物的总重力大小为kL D、从θ=45°到θ=30°过程中重物下降高度为21L
  • 10、如图,无限长均匀带正电的绝缘细杆穿过立方体区域中心O,且与其上下表面垂直。M、N、P、Q为立方体区域的顶点,则(  )

    A、M点电场强度沿OM方向 B、P、Q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P、Q两点的电势相等 D、将电子从P移动至N点,电场力做负功
  • 11、无人机电磁弹射技术的原理简化如图:两根固定、水平平行放置的弹射轨道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与机身相连的金属牵引杆ab垂直静置在轨道上。ab杆通上恒定电流后做匀加速运动,到轨道末端时,无人机脱离金属杆起飞。忽略一切阻力,若(  )

    A、仅将电流大小变为两倍,则无人机起飞速度变为原来两倍 B、仅将电流大小变为两倍,则无人机起飞动能变为原来两倍 C、仅将磁感应强度变为两倍,则无人机起飞速度变为原来两倍 D、仅将磁感应强度变为两倍,则无人机起飞动能变为原来两倍
  • 12、如图(a)为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变化关系的装置。将两个相同的线圈串联,两相同磁感应强度传感器探头分别伸入两线圈中心位置,且测量的磁场正方向设置相同。现用一条形磁铁先靠近、后远离图(a)中右侧线圈,图(a)中右侧传感器所记录的B1-t图像如图(b),则该过程左侧传感器所记录的B2-t图可能为(  )

    A、 B、 C、 D、
  • 13、如图,一滑块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相同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连接。t=0时两弹簧均处于原长,以此时滑块位置O为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滑块向右的初速度为v0。设滑块位移为x,速度为v,所受合外力为F,运动时间为t。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滑块从t=0时刻到第一次回到O点的过程中,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某发电机的结构简化如图,N、S是永磁铁的磁极,M是圆柱形铁芯,磁极与铁芯之间的缝隙形成沿半径方向的磁场。铁芯外套有一矩形线圈,线圈绕M中心的固定转轴匀速转动。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取此时线圈中的电动势为正值,在一个周期内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 15、如图,一飞行器沿椭圆轨道I运行,地球位于椭圆轨道I的其中一个焦点O上。飞行器在某位置P瞬间喷射一定量气体后,沿圆轨道Ⅱ运行。已知轨道I的半长轴大于轨道Ⅱ的半径,则飞行器(  )

    A、在轨道I上从P点到M点,机械能增大 B、在轨道Ⅱ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上的周期 C、在轨道Ⅱ上的速度大于在轨道I上经过M点的速度 D、在轨道Ⅱ上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 16、某次地震时,震源同时产生P波(纵波)和S波(横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8km/s和4km/s,某监测点记录到P波比S波早到达120s。假设震源的振动周期为1.25s,地震波沿直线传播,则(  )
    A、P波的频率为S波的一半 B、P波的波长为S波的一半 C、P波的波长约为5.0km D、震源距监测点约960km
  • 17、潜水员在潜水时偶然会观察到上方坑洞里存在着明亮的“反光”,这是因为坑洞里存在空气,光在水面发生了全反射。如图,a处光源发出沿ab方向的光在b点恰好发生全反射,被c处的潜水员观察到。若水的折射率为n,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θ,则(  )

    A、sinθ=1n B、sinθ=n C、cosθ=1n D、cosθ=n
  • 18、太阳内部核反应产生的23He可随太阳风送达月球表面,使月壤中23He储量丰富。太阳内部核反应可表示为:①11H+H11H12+X;②11H+H12H23e , 则(  )
    A、X是质子 B、X是中子 C、①是β衰变 D、②是核聚变
  • 1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xOy坐标系,P、A、Q1Q2四点的坐标分别为(2L , 0)、(L , 0)、(0,L)、(0,L)。y轴右侧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在界面PAQ1的上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界面PAQ2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且上下电场强度大小相等。在(L5 , 0)处的C点固定一平行于y轴且长为6L5的绝缘弹性挡板MN,C为挡板中点,带电粒子与弹性绝缘挡板碰撞前后,沿y方向分速度不变,沿x方向分速度反向,大小不变。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x轴上方非常靠近P点的位置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且刚好可以过Q1点。求:

    (1)、电场强度大小、到达Q1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磁场取合适的磁感应强度,带电粒子没有与挡板发生碰撞且能回到P点下方很近的位置,求粒子从x轴上方非常靠近P点射出至回到P点下方很近的位置经历的时间;
    (3)、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要使粒子最终能回到P点下方很近的位置,则带电粒子最多能与挡板碰撞多少次?
  • 20、一游戏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由小平台、传送带两部分组成。倾角为α=37°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0=6m/s顺时针方向运行,质量m=1kg的玩具(可视为质点)从平台以v1=4m/s水平抛出,恰好无碰撞地从传送带最上端(传送轮大小不计)进入传送带。玩具在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从传送带底部离开传送带。已知传送带长度L=1124m , 玩具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75 ,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玩具从平台到传送带最上端的时间t;
    (2)、求玩具在传送带上运动产生的热量Q;
    (3)、求因传送玩具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ΔE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