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图中t1=12t2 , 则在0t2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l时刻,甲的位移是乙的位移的1.5倍 B、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1.5倍 C、在t2时刻,甲与乙相遇 D、在到达t2时刻之前,乙一直在甲的前面
  • 3、列车进站可简化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用t、x、v和a分别表示列车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v1 , 经过t时间后速度变为v2 , 位移为x,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xt B、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v1+v22 C、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xt D、这段时间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一定是v1+v22
  •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s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第4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6、某战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vt B、 C、2vt D、不能确定
  • 7、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0.6m/s2 B、1.4m/s2 C、11m/s2 D、5.0m/s2
  • 8、图中甲、乙、丙是中学物理课本必修1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表示位移大小比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更接近真实值 C、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D、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梯形面积表示加速度的变化量
  • 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 , 那么在任意1s内(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的初速度大2m/s
  • 1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 11、物理学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关于物理学上一些事件和科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种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C、重心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 D、速度v=ΔxΔt和加速度a=ΔvΔt都是利用比值定义法得到的定义式
  •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1=v0+at中含有4个物理量,其中v0表示初速度,v1表示末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此关系式中物理量是矢量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3、小航同学使用气垫导轨、轻弹簧、滑块、标准砝码、光电计时器、米尺等实验仪器探究简谐运动的规律。主要步骤如下:

    Ⅰ、放平气垫导轨,将弹簧左端连接气垫导轨左端,右段连接滑块;

    Ⅱ、在滑块上装上U形挡光刀片,可以测量速度;

    Ⅲ、在滑块平衡位置放置测速装置,将滑块拉至距平衡位置20cm处由静止释放,并记录滑块经过测速装置处的速度大小;

    Ⅳ、改变测速装置与滑块平衡位置间的距离x,测出对应的速度大小v。

    (1)、下表是小航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在图中画出v2x2关系图线

    x/m

    x2/m2

    v2/m2/s2

    0

    0

    20.000

    0.05

    0.0025

    18.750

    0.10

    0.0100

    15.000

    0.12

    0.0144

    12.800

    0.15

    0.0225

    8.750

    0.17

    0.0289

    5.550

    0.18

    0.0324

    3.800

    0.20

    0.0400

    0.000

    (2)、小航同学通过理论分析发现,v2x2关系应当是线性的。若弹簧劲度系数为k,滑块质量为m,那么对应的直线的斜率是 , 截距是
    (3)、若换一个劲度系数更小的弹簧重做上述实验,所得直线与原直线相比,斜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截距(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关于如图中实验数据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游标卡尺读数为5.24mm B、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而言,乙图为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其中T1>T2 C、用白光进行光的干涉实验时可以得到如图丙所示的黑白相间干涉条纹 D、丁图为“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时得到的实验现象,产生原因可能是痱子粉洒太厚了
  • 15、图甲为太阳光穿过转动的六边形冰晶形成“幻日”的示意图,图乙为太阳光穿过六边形冰晶的过程,a、b是其中两种单色光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冰晶射入空气中发生全反射时,a光比b光的临界角小 B、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比b光的干涉条纹窄 C、若某单缝能使b光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则也一定能使a光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D、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比b光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 1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木块A、B叠放在一起,木块B受到一个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力,A、B一起向右运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已知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木块B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木块A所受合力大小为F3 D、木块B受到A的作用力大小为mg2+F2
  • 17、如图所示,A、B、C三点的连线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是直角。在B点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测得BC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若保留B点的电荷,在C点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则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       )

    A、E B、2E C、2E D、22E
  • 18、如图所示是某供电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在H=125m的高空进行野外电缆线维护。工作人员不慎将手中的一个物体脱落,若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 19、如图所示的家用燃气炉架有四个爪,若将总质量为m的锅放在炉架上,忽略爪与锅之间的摩擦力,设锅为半径为R的球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爪对锅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B、每个爪与锅之间的弹力等于14mg C、R越大,燃气炉架对锅的弹力越大 D、R越大,燃气炉架对锅的弹力越小
  • 20、如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圆环,圆环内壁光滑,圆环内嵌着A、B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mB , 且mA>mB , 小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环的孔径且它们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圆环的内半径远大于球的半径,初始时B球处于静止状态,A球以一定初速度撞击B球,A、B两个球在a点发生弹性碰撞,一段时间后,A、B两个球在b点发生第二次弹性碰撞,a、b两点与圆环圆心的连线夹角为120°,则mA:mB为(       )

    A、2∶1 B、3∶1 C、4∶1 D、5∶1
上一页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