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平面内固定有等量异种点电荷,M、N两点关于两点电荷的连线对称,M、P两点关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的电势等于P点的电势 B、M点的电势等于N点的电势 C、M点的电场强度与N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D、M点的电场强度与P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装置如图所示,物块1质量为 , 物块2质量为;物块1、2由跨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2下端与打点计时器纸带相连。初始时,托住物块1,两物块保持静止,且纸带竖直绷紧,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物块1,两物块开始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 , 每相邻的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该实验,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_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物块1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小的物体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C、实验时,先释放物块1,后接通电源(2)、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可知,物块1匀加速下落时的加速度大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通过该实验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由于空气阻力及纸带的影响,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填“大于”或“小于”)真实值。 -
3、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由电火花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的频率为。
(1)、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应选择_____电源。A、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交流电源 D、直流电源(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A、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一端 B、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电火花计时器一端 C、先释放小车,待小车有较大速度后再按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3)、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4)、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4、如图所示,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其规则是:在离壶一定距离处将箭水平抛出,箭若落至壶内则为成功。某次投壶游戏中,箭落至图中A点,为使下次投中,游戏者可以( )
A、仅增大抛出速度 B、仅增大抛出高度 C、同时增大抛出速度和高度 D、同时减小抛出速度和高度 -
5、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测量手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为3V、内阻小于1Ω,现提供的器材如下:

A.手机电池;
B.电压表V1(量程为0~15 V,内阻约为10 kΩ);
C.电压表V2(量程为0~3 V,内阻约为10 kΩ);
D.电阻箱R(0~99.9 Ω);
E.定值电阻R01=2 Ω;
F.定值电阻R02=100 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如果要准确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压表应选择;定值电阻R0应选择。(均选填实验器材前的标号)(2)、兴趣小组一致认为用线性图像处理数据便于分析,于是在实验中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记录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获取了多组数据,画出的-图像为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若把流过电阻箱的电流视为干路电流,则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考虑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则该实验中电动势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6、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如图所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下列关于该区域薄膜厚度d随坐标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7、如图所示,虚线、、代表电场中一族等势线,相邻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电质点(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三条等势线中,的电势最高 B、电场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比点处大 C、该带电质点在点的速率比在点处大 D、该带电质点在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
8、如图所示,一个绝缘球壳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已知均匀带电的球壳在其内部激发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现在球壳表面P处取走一面积足够小、带电荷量为q的曲面,若球壳的其他部分的带电荷量与电荷分布保持不变,则球壳内部空间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9、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量守恒定律”,AB是倾角大小可以调节的长木板,BC是气垫导轨(气垫导轨可看成光滑轨道),忽略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变化,光电门1与光电门2固定在气垫导轨BC上。

(1)将质量为m、直径为d1的小球a从长木板上的位置O1由静止释放,小球a通过光电门1、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1与Δt2 , 当时,表明气垫导轨已调至水平位置。
(2)将质量为3m、直径为d2的小球b静置于气垫导轨上的位置O2 , 使小球a从长木板上的位置O1由静止释放,小球a先后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3与Δt4 , 小球b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Δt5。
①若小球a、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必须满足的关系式为;
②若小球a、b发生的是弹性碰撞,则;
(3)若小球a、b发生的是弹性碰撞,该小组成员设想,如果保持小球a的直径d1不变,逐渐增大小球a的质量,则碰撞之前小球a的挡光时间Δt6与碰撞之后小球b的挡光时间Δt7的比值逐渐趋近于。
-
10、如图所示,钓鱼在收尾阶段,鱼已经浮在水面不再挣扎,钓鱼者以恒定速率v收鱼线(钓鱼者和鱼竿视为不动),鱼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鱼在靠近钓鱼者过程中速率减小 B、当时,鱼的速率为 C、当时,鱼的速率为 D、鱼受到的合外力恒定 -
11、通过“30m折返跑”的测试成绩可以反应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在平直的跑道上一学生站立在起点线A处,当听到起跑口令后(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跑向正前方30m处的折返线,到达折返线B处时,用手触摸固定在折返线处的标杆,再转身跑回起点线,返程无需减速,到达起点线处时停止计时,全过程所用时间即为折返跑的成绩。学生加速或减速过程均视为匀变速,触摸杆的时间不计,某同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到达折返线处时速度需减小到零,并且该生全过程中最大速度不超过。 求:
(1)该学生返程(B到A过程)最快需多少时间;
(2)该学生“30m折返跑”的最好成绩。
-
12、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一放在气垫导轨上的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通过光电门(如图乙),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它上方固定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用刻度尺测量出挡光片的宽度为d,由公式可得到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它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 , 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可将挡光片的宽度(填“增大”或“减小”)一些。

-
13、扫地机器人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已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某次清扫过程中,主人在A处启动扫地机器人,在B处完成清扫工作,其规划清扫路线如图所示,完成清扫任务用时180s。数据表明:机器人清扫路线的总长度为36m,A、B两点间的距离为9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36m B、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0.05m/s C、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05m/s D、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2m/s -
14、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单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得自由落体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
A.直流电源 B.天平及砝码 C.8V交流电源 D.毫米刻度尺
(2)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点,则每一个点的时间间隔为s;
(3)在打下点D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2Hz,而计算时仍按f=50Hz处理,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
15、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电源频率为50Hz)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
A.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C.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同时进行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个点没有标出;
(3)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 , 试将下表中所计算出的B、C、D、E、F五个计数点对应的纸带的瞬时速度标在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由图像可计算出加速度a约为。
速度
数值()
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
16、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是( )A、
B、
C、
D、
-
17、甲、乙两小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往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知( )
A、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6s末乙追上了甲 C、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两车的最远距离为10m D、8s末甲、乙两车相遇,且离出发点距离为32m -
18、关于速度v、速度变化量△v、加速度a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也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 D、加速度大于0,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
19、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 则物体在第一秒内和最后一秒内的位移比为( )A、1:1 B、1:3 C、3:5 D、1:5
-
20、图1中的A、B、C和D球均为光滑球,E球是一足球,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和斜面之间可能有弹力作用 B、B球和与C球间没有弹力作用 C、倾斜的细绳对D球没有拉力作用 D、E球(足球)与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