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有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y<0的区域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y轴上A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当带电粒子第一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C点;当带电粒子第二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坐标原点;当带电粒子第三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D点。C、D两点均未在图中标出。已知A、C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为L和233L , 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带电粒子从A运动到D的时间。

       

  • 2、如图所示,某校篮球比赛中,甲队员将球传给队友,出手时篮球离地高度为h1=1.5m , 速度大小为v0=10m/s , 乙队员原地竖直起跳拦截,起跳后手离地面的高度为h2=3.3m , 篮球越过乙队员时的速度沿水平方向,且恰好未被拦截,后队友在离地高度为h3=0.9m处接球成功。已知篮球的质量为m=0.6kg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越过乙队员时的速度大小为8m/s B、甲队员传球时,篮球与乙队员的水平距离为6m C、队友接球前瞬间,篮球的机械能为35.4J D、若仅增大出手时篮球与水平方向的角度,篮球经过乙队员处的高度可能低于h2
  • 3、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训练时的情景,若某次乒乓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下落,以v0=2m/s的速度竖直向下碰撞乒乓球拍,同时使乒乓球拍的接球面保持水平且以1m/s的速度水平移动,乒乓球与球拍碰撞反弹后的高度与下落高度相等。已知乒乓球与球拍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54 , 不计空气阻力,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过程忽略乒乓球所受重力的影响,周围环境无风,则乒乓球与球拍碰撞后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

    A、4m/s B、3m/s C、2m/s D、1m/s
  • 4、如图所示是某一交变电流的i-t图像,曲线部分为正弦函数的一部分,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2A B、3A C、22A D、23A
  • 5、2023年7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6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给全球通信行业带来巨大的革新。如果“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沿圆轨道运行,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为2πR(R+h)3g B、角速度为gR+h C、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RR+h D、发射速度大于11.2km/s
  • 6、如图所示为脚踏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简化图,各轮的转轴均固定且相互平行,甲、乙两轮同轴且无相对转动,已知甲、乙、丙三轮的半径之比为1:9:3,传动链条在各轮转动中不打滑,则乙、丙转速之比为(  )

    A、1:2 B、2:1 C、3:1 D、1:3
  • 7、2024年4月3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km。如图所示,高度约为30m的“天王星大楼”发生严重倾斜,是所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建筑物之一。若钢混结构建筑物的固有频率与其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0.1,则地震波到达地面的频率最可能是(  )

    A、10Hz B、30Hz C、60Hz D、90Hz
  • 8、某种材料制成的半圆形透明砖平放在方格纸上,将激光束垂直于AC面射入,可以看到光束从圆弧面ABC出射,沿AC方向缓慢平移该砖,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出射光束恰好消失,该材料的折射率为(  )

    A、1.2 B、1.4 C、1.6 D、1.8
  • 9、“玉兔二号”装有核电池,不惧漫长寒冷的月夜,核电池将94238Pu衰变释放的核能一部分转换成电能。94238Pu的衰变方程为94238Pu92234U+X , 则(  )
    A、衰变方程中的X为10e B、此衰变方程为α衰变 C、94238Pu92234U的结合能小 D、月夜的寒冷导致94238Pu的半衰期变大
  • 10、“夸父一号”卫星全称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已知“夸父一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在距离地面高度约为720km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上,如图所示。与地球同步卫星相比,“夸父一号”(  )

    A、周期小 B、线速度小 C、加速度小 D、万有引力小
  • 11、1965年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以石英基玻璃纤维作长程信息传递,引发了光导纤维的研发热潮,1970年康宁公司最先发明并制造出世界第一根可用于光通信的光纤,使光纤通信得以广泛应用。此举被视为光纤通信的里程碑之一,高锟也因此被国际公认为“光纤之父”。如图为某种新型光导纤维材料的一小段,材料呈圆柱状,其中MQ为直径,一束单色光以入射角α从空气射向圆心O。

    (1)若α=45°时,单色光刚好不从MN射出,求光导纤维的折射率;

    (2)若光导纤维的折射率为2,证明无论入射角α为多少,单色光都不会从MN或QP射出。

  • 12、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区域外存在着垂直于abc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P、Q均为ab边的三等分点。t = 0时刻,磁场方向正好垂直于abc所在平面向里,带负电的粒子在abc平面内以初速度v0从a点垂直于ac边射出,并从P点第一次进入三角形abc区域。粒子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bc边时,磁场方向会反向一次,磁感应强度大小始终为B,其余时间磁场方向保持不变。不计带电粒子重力,求:

    (1)粒子的荷质比;

    (2)粒子从a点射出后第二次到达Q点的时间。

  • 13、某同学想测定盐溶液的电阻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在长方体绝缘容器内插入两竖直金属薄板A、B(金属薄板略小于容器横截面积),A板固定在左侧,B板可移动,把B板移动到容器的最右侧;

    ②按图乙连接电路,将a、b两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灵敏电流计G满偏;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A、B两板接在a、b两表笔之间,在容器内倒入适量的盐溶液,使灵敏电流计半偏。

    (1)、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灵敏电流计的满偏电流为Ig , 容器内部底面长度为L,倒入盐溶液的体积为V,则此盐溶液的电阻率为。(用E、Ig、L、V表示)
    (2)、A、B两板接在a、b两表笔之间后,要使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增大,应(填“增加”或“减少”)倒入盐溶液的体积。
    (3)、某同学测量出该盐溶液的电阻率ρ=5.5Ωm后,想按图丙(a)所示的电路测定一个实验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向容器内倒入体积V=1.2×103m3的盐溶液后,通过移动B板来改变A、B两板的间距x,读取电流表的示数I,记录多组数据,做出1Ix图象如图丙(b)所示。已知容器内部底面长度L=0.3m,则电源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偶然误差,关于上述方法测得的电动势、内阻与真实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比真实值大 B、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比真实值小 C、测得的电动势准确,内阻偏大 D、测得的电动势偏大,内阻准确
  • 14、如图甲所示的等双翼式传输机,其两侧等长的传送带倾角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方便不同情况下的货物传送作业,工作时两传送带匀速转动且速度大小相同。图乙为等双翼式传输机工作示意图,M1、M2代表两传送带。第一次调整M1的倾角为30°,M2的倾角为45°,第二次调整M1的倾角为45°,M2的倾角为30°,两次分别将同一货物无初速放在M1的最低端,都能传到M2的最高端。货物与M1和M2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两次运输中货物均在M1上就已与传送带共速,先后两次传输机的运行速度大小相同。则(     )

    A、第一次运送货物的时间较短 B、第二次运送货物的时间较短 C、传输机因运送货物而多消耗的能量,第一次较多 D、传输机因运送货物而多消耗的能量,第二次较多
  • 15、在自行车上安装码表可记录骑行情况。如图所示,码表由强磁体、霍尔传感器及显示器组成。霍尔传感器固定在自行车前叉一侧,强磁体固定在车轮的一根辐条上。车轮半径为R,霍尔传感器到车轴的距离为r。强磁体每次经过霍尔传感器时,PQ端均输出一次电信号,若每秒强磁体经过n次霍尔传感器,同时显示器数据更新一次,则(     )

    A、显示器上的里程110.0km是指骑行的位移大小 B、显示器上自行车的速度21.8km/h是由2πnr换算得来的 C、磁体如图所示经过传感器时,导电的电子向Q端汇聚 D、上图中PQ两端电势的高低,与自行车车轮的转动方向有关
  • 16、静电透镜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如图所示是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焦电场,其中虚线为等势线,任意两条相邻等势线间电势差相等,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一电子从其左侧进入聚焦电场,实线为电子运动的轨迹,P、Q、R为其轨迹上的三点,电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P点运动到R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电势高于Q点的电势 B、电子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R点的加速度 C、从P点至R点的运动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增加 D、从P点至R点的运动过程中,电子的动能一直增大
  • 17、某“失重”餐厅的传菜装置如图所示,运送菜品的小车沿等螺距轨道向下做匀速率运动,该轨道各处弯曲程度相同,在此过程中,小车(     )

    A、机械能保持不变 B、动量保持不变 C、所受合力不为零 D、处于超重状态
  • 18、如图所示,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且它们的速度方向间夹角为θ=45° , 已知BC高h,不计空气的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

    A、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2gh B、甲、乙两小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2 C、A、B两点的高度差为22h D、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h2
  • 1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当第一次形成如图甲所示波形时记为t=0时刻,此时坐标为(-1,0)的质点Q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3s时刻,坐标为(-3,0)的质点M首次到达波谷位置,质点N的坐标为(3,0),则下列关于波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B、波传播的速度为0.1m/s C、0s~9s时间内,质点N运动的路程为30cm D、t=15s时刻,质点M处于平衡位置 E、t=12.5s时刻,质点Q的位移为32cm
  • 20、如图所示,半径为R=0.2m的四分之一圆弧部分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2T,圆弧与水平面相切,水平面CD区域分布有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2N/C, CD长度L=1.5m, 水平面 DF部分足够长,DF上有n个位于同一直线上、处于静止状态的相同小球,小球质量m0 = 0.2kg, 一带正电物体质量m=0.1kg,带电量q=0.2C从轨道最高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小球、小球与小球之间发生的都是弹性正碰, 整个轨道光滑绝缘,物体与小球碰撞过程中不发生电荷转移。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体滑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N

    (2)物体第一次与小球碰撞后,物体在CD区域向左滑行的最大距离;

    (3)n个小球最终获得的总动能。

上一页 637 638 639 640 6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