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若将一物体从某星球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气体阻力)时的 图像如图所示,则( )A、该物体上升的时间为 B、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C、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D、该物体落到该星球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
2、某同学制作了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重力加速度取 , 关于该测量尺样式正确的是( )A、
B、
C、
D、
-
3、如图所示,甲图为某质点的图像,乙图为某质点的图像,下列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0~2s内甲图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 B、2~3s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静止不动 C、3~5s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D、0~5s内甲图质点的位移为 , 乙图质点的速度变化量为
-
4、在跳水比赛中,某运动员(可看成质点)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t=0是其向上跳起时刻,则( )A、t2时刻该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 B、t3时刻该运动员开始进入水中 C、t3时刻该运动员已浮出水面 D、t1~t3时间内运动员始终向下运动
-
5、落体运动遵循怎样的规律,伽利略用斜面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图甲所示,伽利略首先探究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然后用如图乙所示的几个斜面的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当成立时,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伽利略那个时代,可容易直接测量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 C、伽利略用图乙倾角较小的斜面做实验,是为了“冲淡重力”的效果,延长运动时间 D、伽利略把斜面运动的实验结论用逻辑推理合理外推到竖直情况,此法被称为“理想模型法”
-
6、如图所示,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小轿车和大货车并排前行,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小轿车超大货车时,小轿车的加速度 , 大货车的加速度。关于小轿车和大货车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大货车的加速度比小轿车的加速度小 B、大货车速度在增加 C、大货车的速度比小轿车的速度变化快 D、大货车和小轿车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
7、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会经历如下图从甲至丁的过程,最终得知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可用灰色部分梯形面积来表示。该过程运用的思想方法有( )A、控制变量法 B、微元法 C、理想模型 D、比值定义法
-
8、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举行,其中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泳道长5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勇夺该项目冠军,这也是我国游泳队在该项目历史上的第一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潘展乐的泳姿时可以把其看作质点 B、潘展乐全程的位移大小为100m C、潘展乐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2.16m/s D、潘展乐全程的平均速率约为2.16m/s
-
9、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方便研究物理问题,在任何情况下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由速度可知,当非常小时,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采用了极限法 C、.加速度采用了微元法定义物理量,说明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 D、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逻辑推理→合理外推→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的研究思路
-
10、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认为加油机是静止的( )A、地面 B、地面上的建筑物 C、“歼-10”战斗机 D、天空中的云朵
-
11、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水平轻质弹簧秤,劲度系数 , 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力向左拉动B,使它向左匀速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伸长量恒为2cm,已知、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 , , 求:(1)、B对A的摩擦力;(2)、B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
-
12、如图所示,一小球自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邻近平台的一倾角为θ=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53°=0.8,cos53°=0.6,求:(1)、小球达到斜面顶端速度大小是多少?(2)、若斜面顶端高H=7.2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t到达斜面底端?
-
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和运动半径的关系。光滑的水平直杆固定在竖直转轴上,能随竖直转轴一起转动,杆的左端套上滑块P,用细线将滑块P与固定在竖直转轴上的力传感器连接,细线处于水平伸直状态。当滑块随杆一起匀速转动时,通过光电门可以测出挡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1)、本实验使用的实验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2)、保持转轴的转速不变,调节滑块P到转轴中心的距离r,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纵轴,以(填“r”或“”)为横轴,可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直线,其中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
14、《西游记》中,一只大龟浮水作舟,驮着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龙马渡过了通天河。如图所示,河宽为d,A处的下游靠河岸B处是个旋涡,A点和旋涡的连线与河岸(笔直)的最大夹角θ = 37°,河流中水流的速度大小恒为v0。取sin37° = 0.6,cos37° = 0.8。要使大龟从A点以恒定的速度安全到达对岸,则大龟在静水中的最小速度vmin和大龟在此情况下渡河时间t分别为( )A、0.6v0 B、.0.5v0 C、 D、
-
15、可视为质点的A、B两轿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以轿车A的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出发点为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轿车B比轿车A先出发 B、轿车A、B同时出发 C、轿车A、B从同一位置出发 D、轿车A在途中停了一段时间,而轿车B没有停
-
16、某快递公司推出了用无人机配送快递的方法,某次配送时无人机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飞行,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机在第末开始改变速度方向做减速运动 B、无人机在末至末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C、在前运动过程中,第末无人机离地面最高 D、无人机在前内的位移大小为
-
17、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和d为已知量.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0为中心,沿x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A(0<A<q),忽略重力.求
(1)粒子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2)粒子的运动区间;
(3)粒子的运动周期.
-
18、某工厂生产一种边长的正方体泡沫金属颗粒,由于生产过程中气泡含量的不同,导致颗粒的质量不同(体积与表面材料均无偏差),为筛选颗粒,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产出的颗粒不断从A处静止进入半径为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AB,B处与一顺时针非常缓慢转动的粗糙传送带相切,传送带足够长,CE、FG均为水平光滑轨道,圆心为O、半径的光滑圆轨道E、F处略微错开且与水平轨道相接,D为带轻质滚轮的机械臂,可在颗粒经过时提供竖直向下的恒定压力F,颗粒右侧刚到达滚轮最低点时的速度可忽略不计,滚轮逆时针转动且转速足够快,滚轮与颗粒之间的摩擦系数(摩擦力对颗粒作用距离可认为是颗粒边长),I、II、III为颗粒的收集区域(颗粒落到收集区直接被收集不反弹),其中I、II的分界点为圆心O,且I、II与圆轨道之间留有恰好可容颗粒通过的距离。颗粒在圆轨道中运动时可看做质点,颗粒在被收集之前相互之间没有发生碰撞,质量最大颗粒恰好被II最右端收集,质量为的颗粒恰好能被III收集,不计一切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求:(1)、质量为颗粒到达B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机械臂提供的恒定压力F的大小;(3)、Ⅱ、III两个区域各自收集到颗粒的质量范围。
-
19、如图1所示为遥控爬墙小车,小车通过排出车身内部空气,和外界大气形成气压差,使车吸附在平面上。如图2所示,某次遥控小车从静止出发沿着A、B、C点运动到天花板上的D点,运动到D点时速度为。然后保持速率不变从D点开始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AB沿竖直方向,B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 CD沿水平方向,BC、CD的长度均为1m,小车在到达B点前已经匀速。小车质量为 , 车身内外由于大气压形成垂直墙面的压力差恒为。运动过程中小车受到墙壁的阻力f大小与车和墙壁间的弹力之间关系恒为 , 方向总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小车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不计转折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1)、若小车在AB段上以恒定功率启动,求小车在AB段上最大速度的大小;(2)、求小车从B经过C到D这两段直线运动过程中,小车牵引力所做的总功;(3)、遥控小车在水平天花板上以的速率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小车牵引力为 , 取 , 求小车运动一周牵引力做的功。
-
20、在进行运输作业时常应用一些省力装置,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定滑轮运输装置图。P为质量为m的待运输材料,Q为与待运输材料质量相等的配重,二者通过轻绳连接。在Q上继续增加一定质量的配重,P将向上加速运动,当Q落地,P继续上升后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初始时配重离地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阻力。求:(1)、上增加的配重的质量;(2)、上升过程中,轻绳对P拉力的最大瞬时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