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圆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不考虑滑道摩擦力及空气阻力的作用,则该过程( )A、运动员的切向加速度逐渐增大 B、运动员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C、运动员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D、运动员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做的功
-
2、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0~t1、t1~t2、t2~t3三段时间相等,其中t1~t2段图像是直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物体速度增大,合外力一定也增大 B、t1~t2时间内物体速度增大,合外力不变 C、t2~t3时间内物体速度减小,合外力不变 D、三段时间内,t1~t2段时间的位移最大
-
3、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的特性,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图甲中仪器A和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A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将它对准匀加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6T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图乙中1、2、3为B发射的超声波信号,、、为对应的反射波信号。接收的反射波滞后时间已在图中标出,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求:
(1)小车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时距离超声波信号源的距离
(2)小车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过程中,小车行驶的距离
(3)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
4、小球做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断定小球的( )A、速度在变快 B、速度在变慢 C、加速度向左 D、加速度向右
-
5、如图所示,小船从岸边A处渡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 , 船头与上游河岸的夹角为 , 河水的流速大小 , , , 则小船相对河岸的速度大小为( )A、2.4m/s B、3.0m/s C、4.5m/s D、5.0m/s
-
6、如图甲所示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 , , , 当里面注满某种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图线如图乙所示,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液的电阻为 B、电解液的电阻为 C、电阻率是 D、电阻率是
-
7、如图所示,一竖直圆管质量为M,下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顶端塞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圆管由静止自由下落,与地面发生多次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时间均极短,小球一直都在管内;在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已知M = 2m,球和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1)、求管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瞬间,管和球各自的加速度大小;(2)、求管第二次与地面碰撞前瞬间的速度;(3)、求管从开始下落到最终停下全过程运动的路程。
-
8、风洞实验室可以产生水平方向、大小可以调节的风力。如图所示,两水平面L1、L2(图中虚线)的间距为H,虚线区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大小恒定的风力。在该区域下边界上的O点,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从上边界的M点离开虚线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小球又从上边界的N点再次进入虚线区域,小球再次进入虚线区域后做直线运动,最后小球从下边界的P点离开。已知小球从P点离开时,其速度为从O点进入时的2倍。不计虚线区域上方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计算结果可用根号表示。)(1)、从O点进入直到从P点离开,小球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做什么运动?(2)、O、M的水平距离与N、P的水平距离之比;(3)、虚线区域中水平风力的大小;
-
9、2019年11月14日,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如图甲是由多根钢缆悬挂的试验平台。某同学为了研究钢缆对平台的拉力随高度的变化,建立了如图乙所示的简化模型进行探究,平台质量为M,由两根等长且质量可忽略的钢缆悬挂于A、B两点,A、B等高,相距S。平台到A、B连线的高度为S的k倍,k值可由安装在A、B处的装置调整,每根钢缆对平台的拉力大小设为F。(1)、若 , 求F;(2)、若F = Mg,求k值;(3)、求F随k变化的关系式,并说明随k值增大,F怎样变?
-
10、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a)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 = h(h > L)。(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 = 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 =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θ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所示图像。则当θ = 60°时,s为m;若悬线长L = 1.0 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为m。
-
11、某同学想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物体重量的台秤,其结构原理如图(a)所示,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弹簧上端置一托盘(g取9.8 m/s2)
砝码质量(g)
50
150
250
弹簧长度(cm)
8.50
6.54
4.58
(1)、该同学在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得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上表格,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 = N/m(保留2位有效数字);(2)、该同学通过换算,将质量数据标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处,一个简易台秤就制作成功了。请问100 g应该标在刻度尺cm的位置。(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使用过程中,该同学更换了一个轻一点的托盘,更换托盘后,再用上述方法测量,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选填“变化”或“不变化”),刻度尺不同位置标的质量数据(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改变。 -
12、如图甲为自动计数的智能呼啦圈,水平固定的圆形腰带外侧有轨道,配重通过轻绳与轨道上的滑轮P连接。锻炼中,配重的运动简化为绕腰带的中心轴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其模型如图乙所示。已知配重的质量为m,轻绳长为l,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圆形腰带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配重可视为质点,则配重( )A、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B、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C、转动的角速度为 D、转动的角速度为
-
13、图像能够直观描述物理过程,能形象表述物理规律,能有效处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为A、B、C三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时间内三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B、乙图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丙图中,阴影面积表示时间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的大小 D、丁图中所描述的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的加速度
-
14、如图所示,a、b是由同种材料构成的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 , 由轻质弹簧相连,放置在倾角为θ的光滑的斜面上。当给物体a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时,两物体一起斜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则(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C、在运动过程中,若突然撤去拉力F,则撤去F的瞬间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D、若斜面粗糙,在同样恒力F作用下,两物体仍能斜向上匀加速运动,弹簧的伸长量将大于x
-
15、在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改进,用力传感器来测量细线中的拉力大小。实验改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 B、相等时间内小车和沙桶速度改变量相等 C、砂和砂桶的总质量需远小于小车质量 D、本实验仍需要进行阻力补偿
-
16、图甲是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中运动员在空中姿态的合成图。比赛场地分为助滑区、起跳台、着陆坡和终点区域四个部分。运动员进入起跳台后的运动可简化成如图乙所示,先以水平初速度从A点冲上圆心角为α的圆弧跳台,从B点离开跳台,C点为运动轨迹最高点,之后落在着陆坡上的E点。忽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并将运动员及装备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C点速度为0 B、运动员在AB圆弧轨道上运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C、运动员从B到C与从C到E两个过程的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反 D、运动员以更大的初速度从A点冲上轨道,运动轨迹的最高点在C点的右上方
-
17、2023年的春晚舞蹈《锦绣》,艺术地再现了古代戍边将士与西域各民族化干戈为玉帛并建立深厚友谊的动人故事。图(a)是一个优美且难度极大的后仰动作,人后仰平衡时,可粗略认为头受到重力、肌肉拉力和颈椎支持力。如图(b),若弯曲后的头颈与水平方向成角,与水平方向成角,则可估算出的大小为( )A、 B、 C、 D、
-
18、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内有一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其电势随坐标x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图中、d均为已知量。现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从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间与间的电场强度相同 B、小球释放后先向x轴负方向运动 C、小球到达处时的动能为 D、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
19、如图,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ABCD固定在电场中的竖直面内,BD为圆弧的竖直直径,O为圆心,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在电场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小球恰好从A点无碰撞地进入圆弧轨道。不计小球的大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P、O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求:(1)、小球从P点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2)、小球沿圆弧轨道向上运动过程中,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位置离O点的高度;(3)、若小球到A点时,保持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则此后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多大?
-
20、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1)、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被两个弹簧秤拉到O点,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和 , 拉力方向分别与AO延长线夹角为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合力F必大于或 B、若用两只弹簧秤拉时作出的合力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拉力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 C、若和的方向不变,大小各增加 , 则合力F的大小也增加 D、O点位置不变,则合力不变(2)、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如图乙所示,则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填“F”或“”)。(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