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B、C三根平行直导线垂直纸面放置,导线中电流大小均相等,方向如图所示。已知AC=AB=r , 且ACAB。通电直导线周围某点的磁感应强度可用B=kIr(k为常量,r为某点到导线的垂直距离)来表示,假设A导线在C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 , 则BC中点O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方向分别为(  )

    A、2B0 , 由C指向B B、22B0 , 由B指向C C、B0 , 垂直纸面向内 D、B0 , 垂直纸面向外
  • 2、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斜面末端与水平地面相连,在斜面上距水平面高h=5.0m的P处将一小球(可看成质点)以v=6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抛出后第一次落在接触面(斜面或者地面)上的时间为(  )

    A、0.8s B、1.0s C、1.6s D、2.0s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观察近处的飞鸟和远处的飞机时,总会觉得鸟比飞机飞得快,这是因为鸟相对眼睛的线速度比较大 B、小鸟站在高压电线上不会触电主要是因为小鸟的电阻很大 C、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像
  • 4、据新华社电:中国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沪杭高铁从杭州到上海虹桥试运行途中,行程163.5公里,全程用时30分钟。最高时速达到416.6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以下正确的是(       )
    A、由于列车有长度,故研究任何问题时,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B、题中的30分钟指的是时刻 C、列车这次运行通过的位移是163.5公里 D、列车这次运行的平均速度小于327km/h
  • 5、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
    A、路程和位移 B、速度和平均速度 C、功和功率 D、电场强度和电势
  • 6、如图所示,在高h1=30m的光滑水平平台上,物块P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运动,与静止在水平平台上的物块Q发生碰撞(物块P、Q均可视为质点),mQ=2mP=3kg , 碰撞后物块P静止,物块Q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向右滑离平台,并恰好沿光滑圆弧形轨道BC的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形轨道,B点的高度h2=15m , 圆弧轨道的圆心O与平台等高,轨道最低点C的切线水平,并与地面上长为L=70m的水平粗糙轨道CD平滑连接,物块Q沿轨道BCD运动与右边墙壁发生碰撞。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物块Q由A运动到B的时间;
    (2)、物块P初速度v0的大小;
    (3)、物块Q经过圆弧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4)、若物块Q与墙壁只发生一次碰撞,碰后速度等大反向,反向运动过程中没有冲出B点,最后停在轨道CD上的某点M(M点未画出)。设物块Q与轨道CD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求μ的取值范围。
  • 7、如图所示,负电荷q在恒力F作用下在匀强电场中做匀速运动,某段时间内由A运动到B,已知:AB距离为l=0.5m,恒力F=1.5×104N , F与AB的夹角为α=37° , 电荷量为q=5×107C , A点的电势φA=150V , 不计电荷的重力,sin37°=0.6。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B点的电势φB
    (3)、q由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AB和电势能的变化量ΔEp
  • 8、用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最小刻度为1mm)       D.低压交流电源

    (2)此实验中需要满足一些条件,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A.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反复调节长木板的倾斜程度,直至轻推小车使其在不受绳的拉力下沿木板做匀速运动

    B.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反复调节长木板的倾斜程度,直至轻推小车使其在不受绳的拉力下沿木板做匀速运动

    C.实验中,不需要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mM的条件

    D.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mM

    (3)下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在相邻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x1=0.55cmx2=0.94cmx3=1.35cmx4=1.76cmx5=2.15cmx6=2.54cm

           

    打下“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3=m/s。

    ②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另一小组在研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a-F图像,如图三所示。发现图像既不过原点,末端又发生了弯曲,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补偿摩擦阻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B.补偿摩擦阻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大,且砂和砂桶的质量较大

    C.补偿摩擦阻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小,且砂和砂桶的质量较大

    D.补偿摩擦阻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小,且小车质量较大

  • 9、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下列关于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汽车在通过弯道时,如果速度过大,往往会出现“甩尾”现象,这是一种离心现象,这是由于受到离心力而产生的 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C、卡文迪什利用扭秤测量引力常量用到了放大的思想 D、电场强度E=Fq , 速度v=ΔxΔt , 加速度a=Fm , 都是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 10、近几年有轨电车在我国多个城市开通试运营。有些电车采用超级电容作为电能存储设备,充电桩安装在公交站点,在乘客上下车的时间里可把电容器充满。假设电车的质量(含乘客)m=15t , 电能转化电车机械能的效率为75%,以速度10m/s正常匀速行驶时,一次充满可持续正常行驶5km,电车受到的平均阻力为车重的0.02倍,则(  )
    A、充电桩充电时,超级电容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车正常匀速行驶时发动机输出功率为3×103W C、若电车从接近没电到充满电,电车获得的能量约为1.5×107J D、若电车从接近没电到充满电用时30s,充电时的平均功率约为6.7×105W
  • 11、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此后该物体的运动图像不可能的是(图中x是位移、v是速度、t是时间)

    A、A B、B C、C D、D
  • 12、如图所示,一飞行器在月球表面起飞后某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飞行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则此段时间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可能(       )

    A、沿1的方向 B、沿2的方向 C、沿3的方向 D、沿4的方向
  • 13、2024年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战胜对手夺得金牌。网球运动中,运动员常利用切球使网球产生复杂的曲线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运动员切球动作时,网球可以看成质点 B、击球时,球拍对网球的作用力大于网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C、击球时,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因为球拍发生了形变 D、击球后,网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时受到重力、推力和阻力
  • 14、2023年7月26日,中国选手覃海洋在福冈游泳世锦赛男子50m蛙泳决赛中以26秒29的成绩摘得金牌(比赛的泳池为50m的标准泳池)。由徐嘉余、覃海洋、张雨霏、程玉洁组成的中国队以3分38秒57的成绩在男女4×100m混合泳接力决赛中夺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100m接力赛中每位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00m B、在任何时间段,覃海洋都做变速运动 C、“26秒29”和“3分38秒57”都指时刻 D、覃海洋50m蛙泳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9m/s
  • 1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水平放置的粗糙直线轨道AB与水平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水平桌面内,圆心角BOC37° , 线段OC垂直于OD,圆弧轨道半径为R,直线轨道AB长为L=5R。整个轨道处于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水平桌面所在的平面且垂直于直线OD。现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物块P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物块P与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sin 37°0.6cos 37°0.8 , 忽略空气阻力。求:

    (1)小物块第一次通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C1

    (2)小物块第一次通过D点后离开D点的最大距离;

    (3)小物块在直线轨道AB上运动的总路程。

  • 16、剩余离子电偏转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让混合粒子束经过偏转电场,带电离子发生偏转被极板吞噬,中性粒子继续沿原有方向运动。若粒子束中的带电离子的电荷量均为q,质量均为m,动能都是Ek , 两极板板长为L,间距为d。要使带电离子都被极板吞噬,求:

    (1)、从上极板左侧进入电场的离子恰好被极板吞噬,求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
    (2)、两极板上所加的最小电压。
  • 17、如图所示,电荷量分别为为+Q+9Q的两带电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静止时A、B两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已知O点到A球的距离OA=2LAOB=90°OAB=60° , 静电力常量为k,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求:

    (1)、A、B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
    (2)、A、B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 18、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Rx小于5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为1Ω)

    C. 滑动变阻器(0~100Ω,0.6A)

    D.电池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3Ω)

    E. 开关S,导线若干

    (1)、如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d=mm。
    (2)、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20等分)测得金属丝长度L=cm。
    (3)、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中(填“甲”或“乙”)电路。

    (4)、所测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较,测量值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若用游标卡尺测得金属导线长度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导线的直径为d、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金属丝的电阻率ρ=(用字母表示)。
  • 19、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电工、电子技术中应用广泛,使用图甲所示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电路中的电流传感器可以捕捉瞬时的电流变化,它与计算机相连,可显示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甲直流电源电动势E=8V、内阻不计,充电前电容器带电量为零。先使S与“1”端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充电结束后,使S与“2”端相连,直至放电完毕。计算机记录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

    (1)、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通过电阻R0的电流方向(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1S2(选填“>”、“<”或“=”);
    (3)、已知S1=1000mA·s,则该电容器的电容值约为 F(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20、如图甲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间距离为d , 在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图中U0T均为已知量),在t=0时刻,一个质量为m , 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在金属板A附近由静止释放,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关于粒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在两板间往复运动 B、若粒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为T , 则粒子从AB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C、若粒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为T , 粒子到达B板时的速度大小为qU0T3md D、若在t=13T时刻释放粒子,粒子有可能不能到达B
上一页 536 537 538 539 5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