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摩擦焊接”是利用摩擦产生的热量使金属熔化,从而达到焊接金属的目的,如图所示,焊接时工件在两侧压力的作用下,并使工件高速旋转,从增大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角度,下列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可行的是(  )

    A、增大工件的动摩擦因数 B、增大工件间的压力 C、增大转速 D、减小工件的接触面积
  • 2、2022年9月NBA官方宣布,蔡徐坤再次成为中国NBA新春贺岁形象大使。图甲为蔡徐坤拉球转身的一瞬间,由于篮球规则规定手掌不能上翻,我们将此过程理想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薄长方体代表手掌,转身时球紧贴竖立的手掌,绕着转轴(中枢脚所在直线)做圆周运动,假设手掌和球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0.5,篮球质量为600g,直径为24cm,手到转轴的距离为0.5m,蔡徐坤转身时篮球恰好不下滑,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以及向心力 B、A、B两点转动的线速度之比为4:1 C、要顺利完成此转身动作,篮球的速度至少要2.76m/s D、若蔡徐坤转动加快,则篮球可能会相对手掌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运动
  • 3、如图所示,萝卜炮是当下小朋友喜欢玩的玩具,往炮管口塞入炮弹后,向下按压炮管、按动按钮便可发射炮弹。小明把萝卜炮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了一次发射,并测出炮弹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1s,重力加速度g=10m/s2 , 忽略空气阻力,萝卜炮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炮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m B、若炮弹的水平射程为0.8m,则可知炮弹的初速度为0.8m/s C、炮弹在空中运动时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D、炮弹在最高点的瞬时速度为0
  • 4、华为卫星通话是华为推出的一项创新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部署在地球静止卫星轨道上的多颗“天通一号”系列卫星与外界进行联系。“天通一号”系列卫星均位于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单颗卫星可以覆盖地球的面积三分之一,其离地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5倍。关于该系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通一号”系列卫星与赤道上待发射的卫星速率相等 B、“天通一号”系列卫星质量越大周期越小 C、为了实现全球通信,至少需要部署三颗卫星 D、“天通一号”系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地表重力加速度
  • 5、刘洋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吊环获得金牌,如图是比赛时的照片。若图中时刻静止,两等长"吊绳"与竖直方向夹角都为θ , 则每根吊绳的张力大小为(  )(刘洋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A、mg B、mg2sinθ C、mg2cosθ D、mgtanθ
  • 6、下面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加速度 B、磁通量 C、电场强度 D、磁感应强度
  • 7、某次飞镖比赛中,选手投掷飞镖出手点与靶的水平距离为L=2.4m , 靶心距离飞镖出手点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0.2m , 设飞镖每次出手都以水平方向扔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若掷出的飞镖恰好可以命中靶心,求:

    ①飞镖的飞行时间;

    ②飞镖的出手速度;

    (2)、调整靶到选手的距离后,选手以某速度第一次掷出的飞镖扎在靶上时,与靶面方向夹角为60° , 将靶后移40cm后,再以同样速度出手后,飞镖扎在靶上时与靶面的夹角变为45° , 求飞镖出手的速度。
  • 8、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A、B用轻质橡皮绳水平连接,橡皮绳恰好处于原长。t=0时,A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B的初速度为0,A、B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A的质量为m,0t0时间内B的位移为x0t=3t0时二者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则(  )

    A、B的质量为2m B、橡皮绳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6mv02 C、橡皮绳的原长为13v0t0 D、02t0时间内橡皮绳对B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2mv03t0
  • 9、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将其结构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机器人的上表面保持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菜品对机器人的压力是机器人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B、机器人对菜品的支持力和菜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菜品对机器人的压力和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机器人匀速送餐的过程中,菜品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
  • 10、如图,有一出发点为A,终点为D的赛道,其直道AB、直道CD和弯道BC连接而成,其直道AB长度x1=140m , 直道CD长度x2=130m , 弯道BC为以O为圆心的14圆弧,且与直道AB和直道CD都相切,其弧长s=75m。现有一辆最大行驶速度为40m/s且加速和减速的最大加速度都为5m/s2的赛车,从A点静止出发,以最短时间到达终点完成比赛。已知该赛道的弯道BC限速20m/s,同时将赛车加速和减速的运动过程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求该赛车:

    (1)、在直道AB上行驶的最大速度vmax及加速阶段的位移大小;
    (2)、完成比赛的最短时间tmin
  • 11、滑草是浙江安吉“云上草原”游乐场中的一个娱乐项目,滑草场地由一条倾斜直轨道和一条水平直轨道平滑连接组成,可简化为如图,其中倾斜直轨道AB长为x1 = 45 m,一位游客乘坐滑草车从倾斜直轨道顶端A点静止出发,滑到B点后进入水平直轨道BC后又运动了x2 = 15 m停在轨道末端C点,整个过程运动时间t = 8 s,运动过程中可将滑草车及游客组成的整体视为质点,求滑草车(包括游客):

    (1)、刚到达水平直轨道时的瞬时速度大小vB
    (2)、在倾斜直轨道上运动的时间t1
    (3)、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
  • 12、如图,倾角为θ=37°质量为m=0.6kg的直角三棱柱ABC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现对三棱柱施加一个F=5N的外力。已知柱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9sin37°=0.6cos37°=0.8。g取10m/s2

    (1)、若外力方向垂直BC面(如图1),恰能使柱体仍保持静止,求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N1和摩擦力f1
    (2)、若外力方向水平向左(如图2),求地面对三棱柱的摩擦力f2
  • 13、如图,一个柿子从柿子树上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度为20m/s,g取10m/s2。求柿子:

    (1)、下落的时间t;
    (2)、下落的高度h;
    (3)、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v。
  • 14、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中其中一个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N,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单选):
    A、在同一次实验中,结点位置允许变动 B、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不能存在摩擦 C、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 15、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

    如图1所示,某同学把A、B两根不同的轻弹簧串接竖直悬挂,探究A、B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在B弹簧下端依次挂上质量为m=50g的钩码,静止时指针所指刻度xAxB的数据如表。钩码个数为1时,弹簧A的伸长量ΔxA=cm,弹簧B的伸长量ΔxB=cm,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弹簧A的劲度系数kA=N/m。(本题g取9.8m/s2 , 劲度系数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钩码个数

    0

    1

    2

    3

    xA/cm

    7.75

    8.53

    9.30

    10.09

    xB/cm

    16.45

    18.52

    20.60

    22.69

  • 1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1为实验中用的某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该仪器所使用的工作电源是(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工作电压是(填“220V”或“8V左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单选)。
    A、长木板的一端必须垫高,使小车在不挂钩码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B、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C、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
    (3)、图2是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以计数点O为位移测量起点和计时起点,则打计数点B时小车位移大小为cm,若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电源频率为50Hz , 打计数点A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根据图3中小车运动的数据点作图,并求得加速度为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7、如图所示,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始终处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则(       )

    A、瓶子相对于手有向上的运动趋势 B、手受到瓶子的静摩擦力竖直向下 C、向瓶内倒水,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变大 D、手增大握力,瓶子与手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变大
  • 18、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轻重无关 B、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建立了“时间”这个概念 C、伽利略采用斜面“冲淡”重力的作用解决了运动时间难以测量的问题 D、伽利略开创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 19、用一根0.8m轻质细绳将一幅重力为10N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钩子上,画框上两个挂钉间的距离为0.4m,则(       )

    A、钩子对轻绳的弹力竖直向下 B、画框受到的合力竖直向上 C、轻绳的拉力为1033N D、轻绳对钩子的拉力为20N
  • 20、一辆卡车在紧急情况下刹车,经过t=1.5s后停止,在路面上留下了轮胎痕迹长度x=9m , 整个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

    A、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6m/s B、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C、刹车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4m D、停止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
上一页 518 519 520 521 5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