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司机驾驶手动挡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5挡”匀速行驶,若遇到上坡,在汽车功率保持不变时,司机由“5”挡换到“3”挡或更低的挡位,其目的是 ( )A、增大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B、减小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C、增大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D、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
2、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大小为3N的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 B、2m/s2 C、3m/s2 D、4m/s2
-
3、如图所示,一物体随圆盘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B、物体只受重力和摩擦力 C、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
4、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 C、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与F相同 D、F1、F2和F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
5、如图所示,细绳OA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倾斜天花板上的A点,细绳OA恰好竖直;轻质弹簧OB一端与小球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B点,轻质弹簧OB恰好水平,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将细绳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A、方向沿BO方向 B、方向沿OB方向 C、方向竖直向下 D、方向沿右下方
-
6、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cm,在4N的拉力作用下长度变为10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40N/m B、50N/m C、200N/m D、400N/m
-
7、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属于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A、N B、kg C、W
-
8、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从5楼顶先后释放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长 B、质量小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长 C、两个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
9、在星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可以用公式G=mg表示,地球和火星的g值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从地球表面移至火星表面时( )A、质量变大 B、质量变小 C、重力变小
-
1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仍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小 C、无论拉力大小如何,摩擦力都不变
-
11、摇动苹果树时,苹果和树叶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落向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和树叶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苹果和树叶都不能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C、假如没有空气阻力,则苹果和树叶会同时落地
-
12、如图所示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表示为( )A、 B、 C、
-
13、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B、t3表示时间,称为第3s C、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前2s末
-
14、如图,无人机竖直方向加速上升,关于无人机和空气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机对空气的作用力大于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 B、无人机对空气的作用力小于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 C、无人机对空气的作用力等于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
-
15、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末的速度为 ,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 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
16、在下列研究中,有下划线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流星的坠落轨迹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C、研究运动员的跨栏动作
-
17、在研究心脏电性质时,当兴奋在心肌传播,在人体的体表可以测出与之对应的电势变化,可等效为两等量电荷产生的电场。如图是人体表面的瞬时电势分布图,图中实线为等差等势面,标在等势面上的数值分别表示该等势面的电势,a、b、c、d为等势面上的点,a、b为两电荷连线上对称的两点,c、d为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对称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a两点的电势差 B、负电荷从b点移到d点,电势能减小 C、a、b两点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 D、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从c到d的直线上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
-
18、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电荷量为q,固定于绝缘轻杆一端,轻杆的另一端光滑铰接于O点,重力加速度为g。
(1)未加电场时,将轻杆向左拉至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求轻杆对它的拉力大小。
(2)若在空间中施加一个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大小方向未知。将轻杆从左边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受到轻杆的拉力为4mg;将轻杆从右边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受到轻杆的拉力为8mg。求电场强度的水平分量Ex和竖直分量Ey。
-
19、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Ω。带有刻度尺的木板上有a和b两个接线柱,把电阻丝拉直后固定在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带有接线柱c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阻约为1Ω);
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为0.2Ω);
电阻箱R(0~999.9Ω);
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B.将选用的实验器材,按照图甲连接实验电路;
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
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满偏,然后断开开关,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F.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1)某次测量电阻丝直径d时,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mm。
(2)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选填“A1”或“A2”)。
(3)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L关系图线。图线在R轴的截距为R0 , 在L轴的截距为L0 , 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d,写出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ρ=(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4)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影响(选填“有”或“无”)。
-
2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
(1)该同学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少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采取下列两项措施:
①用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不悬挂砂桶,给小车一初速度,若发现小车通过光电门1的遮光时间小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则应将木块向(“左”或“右”)移动;
②在改变砂子质量时需确保砂和砂桶的质量小车的质量.
A.略小于 B.远小于 C.略大于 D.远大于
(2)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在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多次改变小车静止释放点到光电门2的距离x,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利用所测数据做出-x图象,求得其斜率为k,已知遮光片宽度为d,则小车的加速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