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 一竖直固定的长直圆管内有一质量为M=3kg的静止薄圆盘, 圆盘与管的上端口距离为l=0.2m,圆管长度为20l。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从管的上端口由静止下落, 并撞在圆盘中心, 圆盘向下滑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与其所受重力大小相等。小球在管内运动时与管壁不接触,圆盘始终水平,小球与圆盘发生的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10m/s2。求:

    (1)、第一次碰撞前瞬间小球速度大小;
    (2)、若第一次碰撞后小球立即以碰前速度大小的一半向上运动, 而圆盘碰后速度大小与小球碰后速度大小相同,则在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之间, 小球与圆盘间的最远距离;
    (3)、第二次碰撞时圆盘下降的总位移
    (4)、从第二次碰开始, 圆盘每次碰后到下一次碰前, 下降距离逐次增加2l, 圆盘在管内运动过程中,小球与圆盘碰撞的次数。
  • 2、如图所示,质量m=50kg的杂技演员利用动滑轮(图中未画出)悬挂在细绳上以完成各种杂技表演。绳子一端固定在竖直杆上的a点,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M=220kg物体连接。当杂技演员静止不动时,定滑轮两侧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30°,β=37°,细绳不可伸长,不计绳子质量、动滑轮质量以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杂技演员静止在最低点时,绳子张力的大小;
    (2)、杂技演员静止在最低点时,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
    (3)、保持定滑轮、物体、竖直杆位置不变,现将竖直杆上a点缓慢往上移动,水平地面对物体摩擦力大小将如何变化?
    (4)、若物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保持定滑轮和物体位置不变,将竖直杆缓慢往左侧移动,为了不让物体发生滑动,sinα的最小值为多少?
  • 3、如图所示, 有一个重量为20N的小物体放在斜面上, 斜面底边长AB=40cm,高BC=30cm,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物体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作匀速直线运动,g=10m/s2。求:

    (1)、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多大? 斜面对小物体的支持力多大?
    (2)、外力F大小。
  • 4、汉中天坑群是全球较大的天坑群地质遗迹, 如图是镇巴三元圈子崖天坑。在某次勘察中, 探险队员想利用探险绳探测深坑最大深度。若队员先以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0s速度为5m/s,然后以此速度匀速运动相同时间,最后匀减速 10s到达坑底时速度恰好为零(从坑沿到坑底可认为是竖直的)。求:
    (1)、匀加速阶段加速度a的大小;
    (2)、匀加速下降的高度h;
    (3)、坑最大深度。
  • 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实验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2)、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 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如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B

    C

    D

    E

    F

    速度/(m·s-1

    0.737

    0.801

    0.928

    0.994

    (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乙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关系的图线。

    (4)、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5)、若实验时交流电源的频率稍偏大,则测量的加速度大小填“偏大”“不变”“偏小”)
  • 6、如图甲所示,一名登山爱好者正沿着竖直崖壁向上攀爬,绳的一端固定在较高处的A点,另一端拴在人的腰间C点(重心处)。人攀爬的过程可以把人简化为乙图所示的物理模型:脚与崖壁接触点为O点,人的重力G全部集中在C点,O到C点可简化为轻杆,AC为轻绳。已知OC长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C杆上的弹力方向可能不沿杆 B、AC绳对人的拉力一定大于人所受的重力 C、AC绳在虚线位置与实线位置承受的拉力大小相等 D、OC杆在虚线位置与实线位置承受的压力大小相等
  • 7、如图所示, 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C物体, 使A、B、C 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则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受到三个力作用 B、C受到的摩擦力向右 C、A受到二个摩擦力作用 D、A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和摩擦力相互平衡
  • 8、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 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 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其中过甲图线的O点的切线与AB平行, 过C点的切线与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 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 B、t1~t3时间内, 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小于乙车的瞬时速度 C、0~t3时间内, 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时速度 D、甲、乙两车相遇前,t2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 9、电动滑板车是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深受现代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人站立在电动滑板车上沿水平地面匀速行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就是人所受的重力 B、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滑板车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某时刻人向上起跳时,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滑板车的压力
  • 10、如图甲、乙、丙体现了利用v-t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思路和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把整个运动过程分割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各小段位移之和可近似代表总位移 B、这种用 v-t图像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的思想也适用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C、用图中矩形面积之和表示位移大小,图甲得到的结果比图乙的更接近真实值 D、若将图丙中纵坐标改为加速度,则图线下方阴影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 11、如图中,光滑接触面对处于静止状态的球的弹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 1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 全部是矢量的有(  )
    A、质量、位移、加速度 B、重力、位移、速度 C、时间、弹力、速度 D、质量、加速度、速度
  • 13、为了提高潜艇的隐蔽性,就需要降低潜艇的噪音,而采用电磁推进器代替螺旋桨推进器是降低潜艇噪音的一个发展方向。图甲是某种电磁推进器式潜艇的示意图,其下方有两组推进器,每组由6个完全相同的、相互独立的直线通道推进器构成,每个直线通道推进器的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在直线通道内充满了电阻率为ρ=0.2Ωm的海水,通道中abcd-efgh的长方体空间内存在由电阻不计的励磁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6T , 方向垂直于adhe平面向外,abcd和efgh是两块与周围其他材料绝缘的金属板,当两金属板与专用直流电源相连后,在两板之间的海水中产生了沿e到a方向的恒定电流,设电流只存在于磁场区域。设海水原来是静止的,当两组推进器都开启,潜艇以v0=15m/s的恒定速度前进时,海水在出口处的速度为v=15m/s , 牵引力的功率为P=3.24×105W。不计专用直流电源的内阻及导线电阻,已知海水密度ρm=1.0×103kg/m3lad =lae=0.3mlab=0.4m153.87。求:

    (1)每个直线通道推进器两金属板间的电流大小;

    (2)专用直流电源对12个推进器提供的总功率。(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4、如图所示,一实验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有粗糙水平轨道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于圆弧轨道最低点。一物块静止于小车最左端,一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悬挂于O点正下方,并轻靠在物块左侧。现将细线拉直到水平位置时,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物块沿着小车上的轨道运动。已知细线长L=1.25m , 小球质量m=0.20kg , 物块、小车质量均为M=0.30kg , 小车上的水平轨道长s=1.0m , 圆弧轨道半径R=0.15m。小球、物块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的速度大小和所受拉力的大小;
    (2)、求小球与物块碰撞后的瞬间,物块速度的大小;
    (3)、为使物块能进入圆弧轨道,且在上升阶段不脱离小车,求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
  • 15、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mm,合金丝的直径为mm。

    (2)、若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约为5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为7.5kΩ)

    C.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为2Ω)       

    D.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约为1Ω)

    E.滑动变阻器R1(0~100Ω,0.3A)       

    F.滑动变阻器R2(0~2000Ω,0.1A)

    G.电池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3Ω)

    H.开关S,导线若干

    ①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中(选填“a”或“b”)为该实验的电路图。

  • 16、如图,拉力传感器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矩形线框CDFECD边长为LCE边长为L3 , 线框正下方L3处有一水平放置的长直导线AB , 现在线框和AB中通入大小均为I、方向如图所示的电流,静止时传感器的示数为零。已知长直通电导线在其周围某处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kIr , 其中I为电流,r为某处到导线的距离,k为常量,则(  )

    A、导线ABCD边的安培力大小为32kI2 B、导线ABCD边的安培力大小为3kl2 C、仅改变AB中电流方向,静止时传感器示数变为32kI2 D、仅改变AB中电流方向,静止时传感器示数变为3kI2
  • 17、为了测量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充满污水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一电磁流量计,如图甲所示,流量计管道和排污管的内径分别为10cm20cm。电磁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如图乙所示,在非磁性材料做成的圆管道处加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当管道中的污水流过此磁场区域时,测出管壁上下M、N两点的电势差U,就可知道管中污水的流量。现通过流量计测得的该厂的排污流量为85m3/h , 已知该流量计能够测量的流经其内部的液体的最大速度为12m/s。则(  )

    A、M点的电势一定低于N点的电势 B、该厂排污管内污水的速度约为3m/s C、电势差U与磁感应强度B的比值约为0.3m2/s D、该电磁流量计能够测量的最大流量约为340m3/h
  • 18、如图所示,B、C、D处放置三根长为L,电流大小均为I的直线电流(其中B、D处的电流固定),ABC在空间构成直角三角形,∠BAC=90°,∠ABC=30°,∠ADC=60°,其中B、D处电流的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C处电流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B处电流在C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 , 已知电流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与距离成反比。C处导线位于水平面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C处导线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

    A、2B0IL B、32B0IL C、3B0IL D、3+12B0IL
  • 19、旅行者1号经过木星和土星时通过引力助推(引力弹弓)获得了足以完全摆脱太阳引力的动能,引力助推是飞行器从远距离接近反向运行的行星时,产生的运动效果就像该飞行器被行星弹开了,科学家们称这种情况为弹性碰撞,不过两者没有发生实体接触。如图所示,以太阳为参考系,探测器以速率v0飞向迎面飞来的行星,行星速率为u , 不考虑其他星系的影响,探测器能绕过行星,并以速率v1远离,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v1=v0 B、v1=v0+u C、v1=2v0+u D、v1=v0+2u
  • 20、“娱乐风洞”是一项新型娱乐项目,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通过风机制造的气流把人“吹”起来,使人产生在天空翱翔的感觉。其简化模型如图,一质量为m的游客恰好静止在半径为R的圆柱形竖直风洞内,已知气流密度为ρ,游客在这种姿势下的受风面积(游客在垂直于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风洞内气流竖直向上“吹”出且速度恒定。假设气流吹到人身上后速度变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气体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速不变,游客在受风面积变化时仍能静止 B、气流速度大小为mgπρR2 C、若风速变为原来的12 , 则游客向下加速,加速度大小为12g D、若风速变为原来的2倍,则游客向上加速,加速度大小为3g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