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某同学为了测定一栋楼房的高度,从楼顶让一石块自由下落,测得石块到达地面的时间是3s,(取g=10m/s2)求:
(1)楼房的高度;
(2)石块落地时的速度;
(3)石块落地前1秒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在学生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使用了电火花计时器,并打出纸带进行有关数据处理。(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打点计时器应使用220V直流电源 B、实验中需用秒表记下运动的时间 C、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电火花计时器 D、实验时,应先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开小车 E、实验时,必须垫高一端使木板倾斜 F、描点做v-t图像时,应将所有的点连接起来(2)、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实验中小车拉着纸带做直线运动,某小组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并按照打点时间先后,依次选定了O、A、B、C、D、E、F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经过测量后计算得到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请根据纸带判断小车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纸带实验数据计算小车在打下E点时的速度是m/s;根据纸带可以计算得到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结果都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电源的频率变成了45赫兹,而该小组成员均不知道,仍按50赫兹处理数据,则该小组得到的加速度测量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加速度真实值。 -
3、自驾游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在人烟稀少的公路上行驶,司机会经常遇到动物过公路的情形。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正在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公路上冲出一群排成直线横穿公路的小动物,司机马上刹车,忽略司机的反应时间,假设刹车过程是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 小动物与汽车距离约为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匀减速末的速度大小为 B、匀减速运动的汽车一定撞上小动物 C、若司机有0.5s的反应时间,则汽车一定会撞上小动物 D、汽车匀减速第末到第末位移为 -
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比为 , 在走完第1m时与走完第2m时的速度之比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5、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 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采用了极限的思想 C、加速度定义式 , 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D、在探究v-t图像面积的意义时,把时间分成很小的时间段,每小段时间内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得出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
6、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揭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某同学对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做了改进。如图(a)所示,小球从固定斜面的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通过固定在斜面底端的传感器测出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位移x及运动的时间t,计算机作出-t图像,如图(b)所示。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6m/s 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2 C、在0~4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0 D、在0~4s内小球运动的位移为6m -
7、某同学操控无人机从地面起飞,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前5s内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无人机在此段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无人机在1s末到达最高点,1~4s匀减速下落 B、无人机在3s末加速度为0 C、无人机在第3s内加速度方向向上 D、无人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m -
8、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x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相遇两次 B、时刻,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出发时物体甲在物体乙前x0处 D、物体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乙做曲线运动 -
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 ,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6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2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
10、质点做直线运动过程中某时刻的速度v=-5m/s,加速度a=-3m/s2 , 且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B、因为质点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 C、因为质点的加速度为负,所以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 D、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可能为最小值
-
11、晓宇和小芳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炮弹即将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速度为零,所以其加速度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很大,所以其加速度很大 D、在研究刘翔跨栏动作时可以把刘翔看成质点 -
12、“区间测速”是通过测出车辆经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从而计算车辆是否超速违章。如图是高速上某一“区间测速”的标牌,一辆汽车通过监测起点和终点的速度分别为和 , 通过测速区间的时间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测速区间长度“”表示位移 B、通过监测起点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大小 C、标牌上的限速120是指瞬时速度大小不超过120km/h D、是指的时刻 -
13、下列图像描述的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
14、下列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A、路程;速率 B、时间;位移 C、平均速度;速度变化量 D、质量;加速度
-
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用水平轻质细线连接,细线绕过光滑的滑轮后其下悬挂一质量为m0的物体,物块放在水平传送带上,水平传送带以v2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块以初速度v1向右运动,传送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关于物块m所受的摩擦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 则 , 方向向左 B、若 , 则 , 方向向左 C、若 , 且物块m保持匀速运动,则 D、若 , 且物块m保持匀速运动,则方向向左 -
16、如图,在地面发射的炮弹在达到最高点处炸裂成质量相同的两块,第一块在炸裂后1秒落到爆炸点正下方的地面上,该处与发射点的距离为s1=1000m,已知最高点的高度为h=19.6m,重力加速度取9.8m/s2 , 忽略空气阻力,试求:
(1)、第一块炸裂后的速度大小;(2)、第二块的落点与发射点的水平距离。 -
17、如图所示,半径m的竖直圆形轨道,E为圆轨道最高点,D为圆轨道最低点,与水平轨道DC和DH平滑相连,所有轨道除DH部分粗糙外,其它部分均光滑。距D点右侧水平距离m处放置了一竖直挡板GH,若滑块与挡板发生碰撞,不损失机械能。轨道AD的左端固定着一弹簧,两个完全相同的可看做质点的滑块1、2,质量kg,滑块2静置于CD轨道之间,现用力作用于滑块1压紧弹簧,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 (未知,可改变),放开后,滑块1被弹出,经过静止的传送带BC段后与滑块2发生碰撞后并粘合在一起。已知BC段长m,滑块与传送带BC和轨道DH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
(1)若滑块恰能通过最高点E,求滑块过最低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整个过程中滑块始终不脱离轨道,求弹簧弹性势能的取值范围。(不考虑GH弹回后脱离的情况)
(3)若撤去滑块2,让传送带顺时针转动,转速可以调节,使得物块1离开传送带的速度随之发生变化,当J时,求物块1最后静止时离GH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
18、某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改变摆长,并多次测量周期和摆长的大小。仅由于摆长测量的误差,得到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仅记录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 B、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将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的直径作为摆长 C、由图象所得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小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 D、由图象所得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 -
19、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如图丙所示,摆球直径为cm。

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单选)
A.摆长应为绳长和摆球直径之和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一点,摆球的初始摆角可以达到
C.若实验中有直径相同的铁球与木球,应选择铁球作为摆球
D.测量周期时,应从摆球经过最高点开始计时,这样摆球速度小,时间测量更精确
-
20、用图甲装置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用力传感器测量力的大小。

①若某次实验中得到图乙纸带,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对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
A.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实验前需要平衡摩擦力
C.作出图像,斜率为小车的质量
D.作出图像,斜率为小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