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在如图所示中,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宽的中心线(图中虚线所示)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的车头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s=31ms=41m时,道口恰处于红、绿灯转换,甲、乙两车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或制动等措施,以致两车相撞。已知两车型号相同,汽车的车长a=6m , 车宽b=2m。并已知甲车的车速为v1=40km/h , 设两车相撞前均匀速行使。试判断在穿过路口过程中,乙车车速的范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以v0=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车站A时关闭油门以a1=4m/s大小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t0=2s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a2=1m/s2大小的加速度从同一车站A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问
    (1)、乙车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
    (2)、乙车出发后多少时间追上甲车?
  • 3、从离地面高H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落地前瞬间小球的速度为100m/s,取g=10m/s2 , 求小球:
    (1)、释放处离地面的高度H;
    (2)、自开始下落计时2s内的位移大小h1
    (3)、小球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的大小h2
  • 4、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下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74cmx3=6.40cmx4=8.02cmx5=9.64cmx6=11.28cmx7=12.84cm

    (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1

    2

    3

    4

    5

    6

    各计数点的速度(m/s)

    0.50

    0.70

    0.90

    1.10

    1.51

    (2)、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像(以0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由图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3)、若打点计时器所加电压偏大将使加速度测量值实际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打点计时器所加电压频率是51Hz而该同学仍用50Hz代入计算将使加速度测量值实际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5、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车的加速度约为(     )

    A、1m/s2 B、2m/s2 C、3m/s2 D、4m/s2
  • 6、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 , 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 , 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 ,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v1t1=v2t2=v3t3 B、v12=v22=v32 C、S1S2=S2S3 D、S1t12=S2t22=S3t32
  • 7、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sAB=sBC , 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那么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
    A、4m/s B、4.5m/s C、5m/s D、5.5m/s
  • 8、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 9、如图所示,用大小为100N的握力握住一个重为40N的瓶子.瓶子竖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手掌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  )

    A、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0N B、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0N C、当握力进一步增大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成正比增大 D、当握力持续减小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持续减小
  • 10、为了使公路交通安全有序,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青岛还有150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A、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位移 B、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路程 C、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位移 D、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路程
  • 11、如图所示,某人在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石块,分别落在A,B两处。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A处的石块(       )

    A、初速度大,运动时间短 B、初速度大,运动时间长 C、初速度小,运动时间短 D、初速度小,运动时间长
  • 12、实验用弹射器的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度大小是30m/s , 弹射器每隔1s竖直向上开一枪.假定子弹在上升过程中都不相碰且枪口离地面的高度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空中最多能有几颗子弹?

    (2)设在t=0时,将第一颗子弹射出,则在哪些时刻它和以后射出的子弹在空中相遇?

    (3)这些子弹在距射出点多高的地方依次与第一颗子弹相遇?

  • 13、我市某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5.0 m,假设绿灯亮起瞬时,每辆汽车都同时以加速度a=1.0 m/s2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v=5.0 m/s时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20.0 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绿灯结束时刻,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求:

    (1)一次绿灯时间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若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则刹车后汽车经多长时间停下?

    (3)事实上由于人要有反应时间,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t0=0.90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 14、图(a)为自动感应门,门框上边缘中央安装有传感器,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某个设定值(可称为水平感应距离)时,中间两扇门分别向左右平移,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大于设定值时,门将自动关闭;图(b)为感应门的俯视图,A为传感器位置,实线大圆是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已知每扇门的宽度为d , 最大移动速度为v0 , 若门开启时先匀加速运动而后立即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每扇门完全开启时的速度刚好为零,移动的最大距离为d , 不计门及门框的厚度,则:

    (1)、求门开启时做加速运动的时间t
    (2)、若人以2v0的速度沿图中虚线S走向感应门,要求人到达门框时左右门同时各自移动d2的距离,那么设定的传感器水平感应距离l应为多少?
    (3)、若以(2)的感应距离设计感应门,欲搬运宽为17d9的物体(厚度不计),并使物体中间沿虚线S垂直地匀速通过该门,如图c所示,则物体的移动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 1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案测量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当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遮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Δt1、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Δt2、光电门从第一次开始计时到第二次开始计时经历的时间Δt3 , 已知光电门上两黑点间的距离为L , 该同学先后用两种方法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1=dΔt2dΔt11Δt3a2=12LdΔt22dΔt12 , 你认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1<a2 B、a1=a2 C、a1>a2
  • 16、A、B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0时刻开始计时,A、B两物体的xt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t=5s时A、B在同一位置,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A、B在0时刻相距10m B、t=4s时,物体B正在追赶物体A C、0~5s内,物体A、B间的最大距离为12.5m D、物体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1m/s2
  • 17、质点自x轴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经过时间t0速度变为v0 , 接着以加速度a运动,当速度变为v02时,加速度又变为a , 直至速度变为v04时,加速度再变为a , 直到速度为v08 , 质点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 B、若时间足够长,质点可以返回到原点 C、13t04时刻,质点的速度为v04 D、t0~2.5t0时间内,质点平均速度小于0.25v0
  • 18、甲、乙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水平面的两个位置,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距抛出点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两个小球同时在同一水平线上时,距离最高点的高度为(  )

    A、18gt22 B、18gt12 C、14gt22t12 D、18gt22t12
  • 19、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如图所示的xt图像,甲图像过O点的切线与乙图像AB段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乙图像OA段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两车相遇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B、0~t2时间内,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0~t2时间内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 D、0~t1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
  • 20、有一旗杆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20m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旗杆历时0.8s , 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 , 则旗杆的高度为(  )
    A、13.8m B、12.8m C、11.8m D、10.8m
上一页 428 429 430 431 4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