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小石块从塔顶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到达地面前的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是55m。不计空气的阻力(g取10m/s2)求:

    (1)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时间;

    (2)塔的高度。

  • 2、某同学测量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伸长量x(102 m)

    0.74

    1.80

    2.80

    3.72

    4.60

    5.58

    6.42

    在上图中画出F与x的关系图线 , 并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 3、粗糙水平面上并排放着两个长方体木块,质量分别为mA=mmB=2m , 木块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木块A通过轻质水平弹簧与竖直墙壁相连,现用外力缓慢向左水平推木块B,使木块A、B一起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突然撤去外力,木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设撤去外力瞬间弹簧弹力大小为F , 则(  )

    A、撤去外力的瞬间,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大小为F3 B、撤去外力的瞬间,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大小为2F3 C、木块A、B分离时,弹簧的弹力为0 D、木块A、B分离前,A、B一直做加速运动
  • 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4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6 m/s
  • 5、放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滑块A以加速度a1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如图甲。在滑块A上放一物体B,物体B始终与A保持相对静止,以加速度a2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如图乙。在滑块A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滑块A以加速度a3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如图丙。则(  )

    A、a1=a2=a3 B、a1=a2<a3 C、a1<a2=a3 D、a1<a2<a3
  • 6、在一平直的水平路面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某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15m处,从该时刻开始计时,0~4s内甲、乙两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s时刻,甲车刚好追上乙车 B、t=4s时刻,甲车刚好追上乙车 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甲车的加速度大小 D、此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
  • 7、在如图所示的Oxy平面内,x轴和y=a区间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质子从坐标原点O沿y轴射入磁场。入射速度为v0时,质子恰好不从磁场上边界射出。

    (1)、求磁感应强度大小B
    (2)、若入射的质子数按速度大小均匀分布在010v0范围,求能到达磁场中横坐标x=32a位置(图中虚线PQ)的质子数占总质子数的百分比η
    (3)、若磁场区域存在沿-y方向的非匀强电场,电场强度随y方向均匀增大,关系式为E=ky , 要使入射速度为10v0的质子不从磁场上边界射出,求k满足的条件。
  • 8、在水平桌面上用竖直挡板围成固定轨道,俯视图如图所示,半圆形轨道ABCDEF的半径为R , 在P点处有一个加速器,小滑块每次通过加速器后,速度增大为通过前的k倍。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C点处以初速度v0沿轨道内侧逆时针运动,每次经过C点时速度均为v0。已知轨道ABC处桌面粗糙,其他摩擦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滑块经过E点时,所受挡板弹力的大小N
    (2)、小滑块在轨道ABC处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
    (3)、小滑块通过轨道ABC的时间t
  • 9、如图所示,MNPQ是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距L=0.1m , 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0.5T。断开开关S,将质量m=0.02kg、有效电阻R=0.1Ω的导体棒从静止释放,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水平,不计导轨的电阻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导体棒速度v=10m/s时,闭合开关,求此时导体棒的

    (1)、热功率P
    (2)、加速度大小a
  • 10、压缩空气储能简化过程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 D,AB为等温过程、CD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CD过程中气体内能减少量为E。求:

    (1)、该气体在状态A的体积VA
    (2)、CD过程,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W
  • 11、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图1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
    (2)、用多用电表试测合金丝电阻,电阻值约为25Ω。现采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合金丝的电阻,可选用的电流表有:电流表A1(量程0100mA , 内阻约为5Ω)、电流表A2(量程00.6A , 内阻约为1Ω)。用两节干电池供电,电路中电流表应选择。(选填“A1”或“A2”)
    (3)、连接实物电路,如图3所示,连接错误的一根导线是。(选填”①”“②”或“③”)
    (4)、正确连线后,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端。(选填“A”或“B”)
    (5)、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将电压表改接在ac间,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该同学认为:用UI的比值表示合金丝的电阻可以消除电表内阻引起的系统误差。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 12、如图所示,一辆卡车在雨中以速度v匀速行驶,雨滴竖直匀速下落且均匀分布。将卡车前脸看成竖直放置的矩形挡板,卡车行驶一段距离前脸接收到雨水的质量为m , 若卡车以速度2v匀速行驶相同的距离,前脸接收到雨水的质量为(  )

    A、2m B、m C、12m D、14m
  • 13、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材料作K极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其逸出功W<W , 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实验得到电流I随电压U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其静电场的电势φ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处与x3处电场方向相同 B、x1处与x3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质子在x1处的电势能大于在x2处的电势能 D、质子沿x轴从x1处移动到x3处,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块用细线连接,中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两滑块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某时刻细线突然断裂,甲与弹簧分离后向左运动,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

    A、甲的动能一直减小 B、甲的动量一直减小 C、甲、乙系统的动能一直增大 D、甲、乙系统的动量一直增大
  • 16、如图所示,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OO'轴匀速转动,转动周期为2×102s , 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20V ,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其表达式为(  )

    A、e=2202sin100πtV B、e=2202cos100πtV C、e=220sin100πtV D、e=220sin50πtV
  • 17、某种材料制成的长方形透明砖平放在方格纸上,用插针法测其折射率,ab cd为材料的边界线,大头针位置如图所示,该材料的折射率约为(  )

    A、1.33 B、1.41 C、1.50 D、1.73
  • 18、在竖直运行的电梯里,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在5s~10s时间内,该同学(  )

    A、速度增大,处于失重状态 B、速度增大,处于超重状态 C、速度减小,处于失重状态 D、速度减小,处于超重状态
  • 19、在玻璃管内加入水银,液面出现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银浸润玻璃,表面层中的水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水银浸润玻璃,表面层中的水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水银不浸润玻璃,表面层中的水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水银不浸润玻璃,表面层中的水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 20、“洪荒70”是利用磁约束实现受控核聚变的装置,内部核反应方程为12H+X24He+01n , 已知X的比结合能为E。则X的结合能是(  )
    A、E B、2E C、3E D、4E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