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飞船的发射过程可简化为:飞船从预定轨道Ⅰ的A点第一次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时,再次变轨进入空间站的运行轨道Ⅲ,与变轨空间站实现对接。假设轨道Ⅰ和Ⅲ都近似为圆轨道,不计飞船质量的变化,空间站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椭圆轨道Ⅱ经过A点的加速度比飞船在圆轨道Ⅰ经过A点的加速度大 B、飞船在椭圆轨道Ⅱ经过A点的速度一定大于7.9km/s C、飞船沿轨道Ⅱ由A点到B点的时间为πR+hRR+hg D、在轨道Ⅰ上飞船与地心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小于在轨道Ⅲ上飞船与地心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
  • 2、如图所示,半径R=0.8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4个相同的木板紧挨着圆弧轨道末端静置,圆弧轨道末端与木板等高,每块木板的质量为m=1kg , 长l=1.5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 , 木板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让一质量M=2.5kg物块A从圆弧顶端由静止滑下,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10m/s2 , 则

    (1)求物块A滑至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求物块A刚滑离木板1时的速度大小;

    (3)试判断物块A滑行过程中能否使木板滑动?若木板会滑动,计算木板滑动前系统的摩擦生热。若不会滑动,计算全过程系统的摩擦生热。

  • 3、某物流公司研发团队,为了更好地提高包裹的分收效率,特对包裹和运输装置进行详细的探究,其情景可以简化为如图甲所示,质量M = 2kg、长度L = 2m的长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水平面(可视为光滑)上,左端固定一竖直薄挡板,右端静置一质量m = 1kg的包裹(可视为质点)。现机器人对长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6s后将力F撤去。已知包裹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包裹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 0.1,重力加速度取g = 10m/s2。从施加作用力F开始计时,求:

    (1)t1=4s时,长木板的速度v1大小;

    (2)与挡板碰撞后瞬间,包裹的速度v'm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其示数如图1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d=mm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阻值约3Ω

    可选用的器材规格如下:

    电源E(电动势3V , 内阻不计);

    电流表A(00.6A , 内阻约0.5Ω);

    电流表G(010mA , 内阻为50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5Ω , 额定电流2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1kΩ , 额定电流1A);

    定值电阻R3=250Ω

    定值电阻R4=2500Ω

    开关S和导线若干.

    ①为了便于操作,并使测量尽量精确,定值电阻应选 , 滑动变阻器R应选

    ②某次测量时电流表G的读数为5.0mA , 安培表示数为0.50A , 计算Rx的准确值为Rx=Ω(计算结果保留3为有效数字)

  • 5、下列关于磁场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回旋加速器示意图要使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增大,可增大加速电场的电压U B、图乙是磁流体发电机示意图,由此可判断B极板是发电机的正极,A极板是发电机的负极 C、图丙是速度选择器示意图,速度方向从P到Q,不考虑重力的带电粒子能够沿直线匀速通过速度选择器的条件是v=BE D、图丁是磁电式电流表内部结构示意图,当有电流流过时,线圈在磁极间产生的匀强磁场中偏转
  • 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固定圆弧轨道BC,它与竖直轨道AB和水平轨道CD相切,轨道均光滑。长为R的轻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小球a、b(可视为质点),小球a的质量为m,小球b的质量为3m,现使轻杆竖直且小球b与B点等高,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小球a、b沿轨道下滑且始终与轨道接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滑过程中a球的机械能减小 B、下滑过程中b球的机械能减小 C、小球a滑过C点后,a球的速度大小为5gR2 D、从释放至a球滑过C点的过程中,轻杆对b球做的功为34mgR
  • 7、如图是我们的校园一卡通,在校园内将一卡通靠近读卡器,读卡器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一卡通内线圈产生感应电流,驱动卡内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读卡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卡内信息.与图中具有同一原理最近的是(  )

    A、 B、 C、 D、
  • 8、“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10月26日顺利发射升空,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宫空间站之旅。神舟十七号飞船经历上升、入轨交会飞行后,与已经和天舟货运船形成组合体的空间站核心舱对接,航天员进入空间站组合体,整体在距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的轨道稳定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七号”的运行周期大于24小时 B、“神舟十七号”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神舟十七号”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已知“神舟十七号”的线速度与角速度,可以求得“神舟十七号”质量
  • 9、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1)实验时必要的措施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图乙中A、B、C、D、E、F、G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s1=7.08cms2=7.70cms3=8.29cms4=8.91cms5=9.50cms6=10.11cm ,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0、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间的距离是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

       

    A、3m/s B、2m/s C、1m/s D、0.5m/s
  • 11、如图所示,(a)为氢原子能级图,(b)为某放射性元素剩余质量m与原质量m0的比值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c)为轧制钢板时动态监测钢板厚度的装置图,(d)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变化图像。下列与四幅图对应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能量为10.5eV的光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使之发生跃迁 B、图(b)中,由放射性元素剩余质量m与原质量m0的比值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知其半衰期为115.1d C、图(c)中,探测器接收到的可能是α射线 D、图(d)中,比结合能越大,平均核子质量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 12、下列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是水分子的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B点对应的位置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引力 B、乙图在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中要尽可能保证每颗玻璃球与电子秤碰撞时的速率相等 C、显微镜下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就是微粒的运动轨迹 D、丁图描述了氧气分子分别在0℃和100℃时的速率分布,实线对应100℃时的速率分布
  • 13、如图所示,靠在一起的MN两转盘靠摩擦传动,两盘均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M盘的半径为rN盘的半径R=2rAM盘边缘上的一点,BCN盘直径的两个端点.当O'ABC共线时,从O'的正上方P点以初速度v0沿O'O方向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落至圆盘C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盘转动角速度ω=2πv0r , 则小球抛出时到O'的高度为gr22v02 B、若小球抛出时到O'的高度为gr22v02 , 则M盘转动的角速度必为ω=2πv0r C、只要M盘转动角速度满足ω=2nπv05r(nN*) , 小球就可能落至C D、只要小球抛出时到O'的高度恰当,小球就可能落至C
  • 14、如图所示,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未画出),第二象限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0 , 第四象限交替分布着沿-y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磁场的宽度均为L,边界与y轴垂直,电场强度E=mv02qL , 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2B、3B……,其中B=mv07qL。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从点M(-L,0)以平行于y轴的初速度v0进入第二象限,恰好从点N(0,2L)进入第一象限,然后又垂直x轴进入第四象限,多次经过电场和磁场后轨迹恰好与某磁场下边界相切。不计粒子重力,求:

    (1)电场强度E0的大小;

    (2)粒子在第四象限中第二次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及方向(方向用与y轴负方向夹角的正弦表示);

    (3)粒子在第四象限中能到达距x轴的最远距离。

  • 15、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恒力作用,先后经过a、b两点,速度方向偏转90°。已知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ab连线夹角为60° , ab连线长度为d。对质点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小速度为v2 B、运动时间为d2v C、经过b点的速度为3v D、恒力方向与ab连线的夹角为45°
  • 16、一边长为L、质量为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每边电阻为R,置于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宽为L的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水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虚线与磁场边界的夹角为a=60° , 如图所示,金属框沿虚线方向以初速度v0(大小未知)进入磁场,当金属框完全穿过磁场区域后,其速度大小为v02 , 整个过程金属框始终在水平面内平动,则金属框的初速度v0大小为(  )

    A、2B2L3mR B、43B2L33mR C、B2L32mR D、3B2L33mR
  • 17、一位学生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描绘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与规律,将固定有斜槽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图钉把坐标纸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使坐标纸上的竖线处于竖直方向,并在坐标纸上选定斜槽末端投影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O,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

    实验时,在斜槽上某一(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使小球自由滑下,并从O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先目测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水平位置x处的y值。然后使小球重新自由滑下,用铅笔记下小球实际经过的位置,并记录在坐标纸上。接着依次改变x值,重复上述步骤,确定各点的位置。实验时,斜槽末端的切线(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保持水平位置。

    (2)、实验中得到一条曲线如图b所示,已知从A到B与从B到C下落时间相同,测得A、B间的竖直距离为6cm , B、C间竖直距离为15.8cm , A、B和B、C间的水平距离均为5cm ,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 , 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m/s(结果保留2位小数)。
    (3)、图c所示为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每次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不同位置静止释放,轨道最低点切线水平,并在弧形轨道最低点处装有压力传感器,测出小球对轨道压力的大小F。在轨道最低点右侧水平距离为x=1010m处固定一等高竖直挡板,由小球打在竖直挡板上的点可获得小球在竖直方向的下落距离y,处理数据后作出了如图d所示的F1y图像,则由图可求得小球的重力G=N,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半径R=m。
  • 18、某人驾驶一辆汽车甲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突然发现前方50m处停着一辆乙车,立即刹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刹车后第1个2s内的位移是24m , 第4个2s内的位移是1m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312m/s2 B、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汽车甲在刹车过程中,不会撞上乙车 D、汽车甲刹车时的速度为13.92m/s
  • 19、某汽车公司研发的跑车在某次刹车性能测试中,根据其在时间t内所经位移大小x得到如图所示的xt2-1t图像,由图中相关数据可知这辆跑车(  )

    A、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20m/s B、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C、刹车过程用时5s D、刹车距离为50m
  • 20、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OP底端固定一挡板。劲度系数为k=6.25N/m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弹簧原长时另一端刚好位于斜面最高点P点。质量为m2=1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另一倾角为θ=37°的粗糙斜面上,长木板的上表面刚好和斜面OP共线。将质量为m1=3kg的小木块A从图中位置由静止释放,小木块A刚滑上长木板时的速度为v0=7.2m/s。已知小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长木板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05 ,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12kx2 , 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形变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sin37°=0.6cos37°=0.8

    (1)若μ1=0.25 , 求小木块刚滑上长木板时小木块和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a'

    (2)若μ1=0.5 , 小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滑离长木板,求长木板长度的最小值L

    (3)在第(2)条件下,长木板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经过的路程s

    (4)已知小物块A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2πmk , 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m为小物块A的质量,求小木块A从释放到第一次运动P点所用的时间t

上一页 1422 1423 1424 1425 14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