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赛车比赛中经常出现赛车腾空而起的精彩镜头。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赛车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功率P爬坡,保持最大功率不变行驶时间t后关闭发动机,再经过一段时间赛车从A点以水平速度v0腾空离开路面,已知A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 , 重力加速度为g , 忽略空气阻力,求

    (1)赛车从开始运动到经过A点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2)将A点附近的路面等效成一段圆弧,A点为该段圆弧的最高点,求该等效圆弧半径的最小值。

  • 2、某实验小组利用压敏电阻设计可测量气体压强的实验电路,并验证等温条件下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反比关系。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所用到的压敏电阻工作面受到的压力F与阻值R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图中压力F4N9N之间时,阻值RP与压力F满足RP=3000F+32000(Ω),该实验小组在此压力范围内进行实验。已知实验室大气压强为p0=1×105Pa , 压敏电阻工作面面积为S=4×105m2

    该实验小组把压敏电阻(工作面向下)嵌入到活塞上,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来进行实验,主要实验器材有:

    微安表(0100μA , 内阻r=1000Ω);

    电阻箱R1099999.9Ω);

    电源E(电动势为1.5V , 内阻不计);

    开关K、导线若干。

    (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当工作面受到压力为4N时,电流表示数为50μA , 则电阻箱接入阻值为Ω , 此时压敏电阻工作面所处环境的压强为Pa
    (2)、打开针管的出气口,调节活塞位置至气体体积为100mL , 然后关闭出气口,缓慢推动针管活塞,记录多组针管内气体的体积V以及与之对应的电流I , 实验过程中,气体体积越小,微安表的示数(选填“越大”或者“越小”);
    (3)、在(2)过程中,电流的倒数1I与气体体积的倒数1V若满足的关系为: , 即可验证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压强和体积满足反比关系。
  • 3、两小球对心碰撞后相对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对速度大小的比值被称为此情形下的“恢复系数”,用e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恢复系数”的因素。实验所用的小球为三个相同大小的钢球、玻璃球、橡胶球,钢球质量大于另外两球质量。

    (1)、先用钢球和玻璃球来进行实验探究,具体步骤如下:

    (a)安装实验装置,调整斜槽末端水平,在适当位置铺放好白纸和复写纸,复写纸在上,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b)先不放被撞的玻璃球,让入射的钢球从斜槽上某位置处自由释放,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1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c)再把被撞玻璃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钢球仍从斜槽上同一位置自由释放,使它们发生对心正碰,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b)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钢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1和被碰玻璃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1 , 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OM1P1N1的距离;

    (d)多次改变钢球释放点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分别测量O到落点MiPiNi的距离。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表格如表1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ONiOMi/m

    0.2841

    0.3044

    0.3365

    0.3723

    0.4234

    0.4859

    OPi/m

    0.3952

    0.4223

    0.4665

    0.5181

    0.5882

    0.6741

    e

    0.719


    0.721

    0.719

    0.720

    0.721

    表1

    表1中第2次实验的恢复系数e=(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把被撞小球更换为橡胶球,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表格如表2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ONiOMi/m

    0.3729

    0.4184

    0.4561

    0.5287

    0.6107

    0.6588

    OPi/m

    0.4052

    0.4553

    0.4965

    0.5742

    0.6631

    0.7165

    e

    0.920

    0.919

    0.919

    0.921

    0.921

    0.920

    表2

    根据以上两组实验数据可得,恢复系数e与碰前速度(选填“有关”或者“无关”),与小球的材料(选填“有关”或者“无关”)。

  • 4、某同学利用轻弹簧模拟横波的产生,如图甲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P端固定,手握O端沿垂直于弹簧方向在桌面内做周期为1s的简谐运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弹簧上只有MN间的各质点做简谐运动,MN两点间距离为0.5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点的起振方向与手开始运动方向相反 B、N点的起振方向与手开始运动方向相同 C、波速为0.5m/s D、波速为1m/s
  • 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闭合金属线框可绕圆心O在纸面内逆时针匀速转动,过O点的边界上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初始时线框直径与虚线边界垂直。已知线框的电阻为r , 线框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 ,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以顺时针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下列关于线圈中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 6、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鹊桥二号”临近月球时,先在周期为24小时的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Ⅰ上运行一段时间,而后在近月点P变轨,进入周期为12小时的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Ⅱ。已知轨道Ⅰ的近月点P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1 , 远月点Q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2 , 月球半径为R1430.6 , 忽略地球引力的影响,则轨道Ⅱ的远月点Q'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  )

    A、3h22h14R5 B、3h22h18R5 C、3h23h14R5 D、3h23h18R5
  • 7、如图所示,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固定轴OO'匀速转动,产生的正弦式交流电通过自耦变压器给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供电。已知线圈abcd的电阻不可忽略,自耦变压器可看作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时刻线圈abcd中感应电流大小为零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Q向上移动,灯泡变亮 C、将自耦变压器的滑片P逆时针转动,自耦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大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Q向上移动,自耦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
  • 8、如图所示,带玻璃管的塞子塞住玻璃瓶口,瓶中装有部分水,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瓶内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关于瓶内封闭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压强增大 B、压强不变 C、吸热 D、放热
  • 9、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示意图,单色光源S到两缝S1S2的距离相等。要使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小且干涉条纹上移,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

    A、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并下移光源 B、减小双缝间距离并上移光源 C、减小光源到双缝的距离并上移光源 D、更换波长更短的单色光源并下移光源
  • 10、某同学将排球垫起,排球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然后下落回到出发点。已知排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描述排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1、高空滑索因其惊险刺激而深受年轻人追捧。人通过轻绳与轻质滑环相连,开始下滑前,轻质滑环固定在钢索ABO点处,滑环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钢索和轻绳的夹角关系如图所示。设OA段钢索的拉力大小为T1OB段钢索的拉力大小为T2OC段轻绳的拉力大小为T3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T3 B、T1>T3>T2 C、T2>T1>T3 D、T3>T2>T1
  • 12、探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的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塔轮匀速转动,槽内的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球的压力提供了向心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就能得到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

    (1)、若探究的是向心力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必须保持小球的相同,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2)、某次实验中,探究的是向心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左、右两边露出的标尺分别是1格和3格,则左、右两边所放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 13、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

       

    (1)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

    B. 需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多次重复实验

    C. 能同时探究平抛运动水平、竖直分运动的特点

    (2)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槽轨道M必须光滑且其末端水平

    B. 上下调节挡板N时必须每次等间距移动

    C. 小钢球从斜槽M上同一位置静止滚下

    (3)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竖直挡板上附有复写纸和白纸,可以记下钢球撞击挡板时的点迹。实验时竖直挡板初始位置紧靠斜槽末端,钢球从斜槽上P点静止滚下,撞击挡板留下点迹0,将挡板依次水平向右移动x,重复实验,挡板上留下点迹1、2、3、4。以点迹0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y,各点迹坐标值分别为y1、y2、y3、y4。测得钢球直径为d,则钢球平抛初速度v0

    A. (x+d2)g2y1       B. (x+d2)gy2y1       C. (3xd2)g2y4       D. (4xd2)g2y4

  • 14、2024年春晚杂技节目《跃龙门》带给观众震撼的视觉盛宴,教练在训练时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蹦床上,记录演员对蹦床的压力。如图是某次彩排中质量为40kg的演员在竖直方向运动时计算机输出的压力—时间(F—t)图像片段,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在a到b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B、演员在b时刻速度最大,速度大小为8m/s C、从a时刻到b时刻,蹦床对演员做的功大于1280J D、从a时刻到b时刻,蹦床给演员的冲量大小为320Ns
  • 15、如图,水平桌面上一小铁球沿直线运动。若在铁球运动的正前方A处或旁边B处放一块磁体,下列关于小铁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体放在A处时,小铁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磁体放在A处时,小铁球做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变 C、磁体放在B处时,小铁球做曲线运动,加速度不变 D、磁体放在B处时,小铁球做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变
  • 16、对下列光学现象解释正确的有(  )
    A、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B、光的色散现象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C、光在光纤中传播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D、照相机镜头表面镀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 17、数据表明,在电动车事故中,佩戴头盔可防止85%的头部受伤,大大减小损伤程度。头盔内部的缓冲层与头部的撞击时间延长至6ms以上,人头部的质量约为2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头盔减小了驾驶员头部撞击过程中的动量变化率 B、头盔减少了驾驶员头部撞击过程中撞击力的冲量 C、事故中头盔对头部的冲量与头部对头盔的冲量大小相等 D、若事故中头部以6m/s的速度水平撞击缓冲层,则头部受到的撞击力最多为2000N
  • 18、理想变压器与两个定值电阻R1R2和电阻箱R3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R1=40ΩR2=60Ω , 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 ,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12。若在a、b间接入交变电流u=1502sin100πtV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R1的电流每秒改变方向50次 B、R3增大时,流经R1的电流增大 C、R3=96.0Ω时,R3消耗的功率最大 D、R3增大时,R3两端电压改变量的大小与流经R3中电流改变量的大小之比增大
  • 19、2023年6月7日,世界首台第四代核电技术钍基熔盐堆在我国甘肃并网发电。钍基熔盐堆用我国储量丰富的钍T90232h作为燃料,并使用熔盐冷却剂,避免了核污水排放,减少了核污染。如图所示是不易裂变的T90232h转化为易发生裂变的U92233并裂变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轰击T90232h生成T90233h的核反应是核聚变 B、T90233h释放的电子是由原子核内部核反应产生的 C、P91233a的比结合能大于U92233的比结合能 D、可以通过升温、加压的方式减小核废料的半衰期,从而减少核污染
  • 20、王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绳波的传播过程,他握住绳上的A点上下振动,某时刻绳上波形如图则绳上A点的振动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1423 1424 1425 1426 14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