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如图所示,P、Q是两个光滑的定滑轮,吊着A、B、C三个小球的三条轻绳各有一端在O点打结,悬吊A、C两个球的轻绳分别绕过定滑轮P、Q,三个球静止时,OQ段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已知B、C两球的质量均为m, , 则A球的质量为( )
A、m B、1.2m C、1.5m D、1.6m -
2、如图所示为一价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可见光光子能量在之间。处在能级的一价氮离子向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可能属于电磁波谱中的( )
A、紫外线 B、可见光 C、红外线 D、无线电波 -
3、如图所示,将质量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杆上,圆环的内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现对圆环施加一与杆成θ角、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圆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作用t=2s后撤去,圆环总共运动了m后静止,已知圆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m/s , , 求:
(1)圆环的最大速度;
(2)拉力F对圆环的冲量大小I。

-
4、2023年9月21日下午,在中国“天宫”空间站内“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太空授课,课堂上两位航天员带来动量守恒的演示实验。如图所示,两位航天员在等间距的网格布前用大、小钢球完成了多次碰撞。某同学将其中一次碰撞的视频下载后进行逐帧分析,在此次实验中航天员将小钢球向右推向静止的大钢球,在碰撞前的连续3帧画面里小钢球在背景中刚好向右移动了1格,在碰撞后的连续13帧画面里小钢球向左移动了4格、大钢球向右移动了2格。设小钢球的质量为m,大钢球的质量为M,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小钢球与大钢球的质量之比 .(2)、本次碰撞为(填“弹性碰撞”或“非弹性碰撞”)。(3)、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
5、花样游泳被誉为水中芭蕾。运动员在花样游泳表演赛中,用手拍皮球,水波向四周散开,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时,波源O开始振动(起振方向向下),激发的简谐横波沿水面向四周传播,水面上的各点均在竖直方向做振幅为4cm的简谐运动。已知s时,离O点10m的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谷,s时,离O点20m的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横波的波长为10m B、简谐横波的波速大小为4m/s C、0~10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2cm D、0~10s内,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24cm -
6、如图所示,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有效值为U,理想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5∶4,图中两个定值电阻、及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均相等,四个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上端滑到下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一直减小 B、电流表A2的示数一直增大 C、电压表V1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D、电压表V2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
7、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可以对调,用一定强度、频率为的激光照射阴极K时,得到的光电子遏止电压为 , 饱和电流为 , 如图乙所示。已知光电子的质量为m,所带的电荷量为 , 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K的逸出功为 B、阴极K的截止频率为 C、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为 D、阴极K单位时间内射出的光电子数为 -
8、南平建瓯的挑幡技艺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有“华夏绝艺”的美称。如图所示,挑幡表演者顶着一根外表涂有朱红油漆、顶部顺杆悬挂绵幡的毛竹,从半蹲状态到直立状态,此过程中毛竹经历由静止开始加速和减速到速度为零的两个阶段,两阶段均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已知毛竹上升过程总时间为t,上升高度为h,毛竹和绵幡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毛竹上升过程中:
(1)最大速度的大小;
(2)匀加速阶段加速度a的大小;
(3)匀减速阶段对表演者的压力的大小。

-
9、如图,一对金属板水平放置,间距足够大,极板间的电压为U,在金属板右侧有一竖直屏。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两板中央以水平速度入射,入射方向的延长线与屏的交点为O点,粒子打在屏上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为y。将U变为0.5U,变为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粒子打在屏上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将变为( )
A、4y B、2y C、y D、0.5y -
10、沙漠蜃景和海市蜃景主要是由于大气层不同高度空气的温度不同造成的,已知空气的折射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下列图中能正确描述蜃景现象的是( )A、
B、
C、
D、
-
1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在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Q是波传播路径上的两个质点,此时质点P在平衡位置,质点Q的位移为 , 质点P比质点Q振动超前0.3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为 B、波的传播速度为 C、质点Q在内运动的路程为10cm D、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 -
12、如图所示,匀强磁场垂直于水平面向上,折成“L”形的金属棒ACD固定在磁场中的绝缘水平面内,金属棒a(与CD平行)、b(与AC平行)均放在绝缘的水平面上,与ACD围成一个矩形回路,给金属棒a、b施加外力,让a、b两金属棒从图示位置沿图示方向分别以、的速率匀速平移,已知四根金属杆完全相同且足够长,围成矩形周长保持不变,则在两金属棒匀速运动(a到CD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回路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C、回路中的电流先变小后变大 D、b受到的安培力总是和方向相反 -
13、如图所示,长为的轻绳拴一质量为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小球摆动到最高点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另一长也为的轻绳拴着同样的小球在水平面内以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已知 , , 重力加速度为 , 、两球均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轻绳的拉力大小为 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轻绳的拉力大小为 C、若不变,增大小球的质量,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 D、若不变,增大小球的质量,运动到最低点时轻绳拉力变大 -
14、如图所示,某创新实验小组制作了一个半径为12cm的圆环,将3个相同的轻弹簧一端等间距地连接在圆环上的A、B、C三点,另外一端连接于同一点,结点恰好在圆心O处。将圆环水平放置,在结点O处悬挂一瓶矿泉水,缓慢释放直至平衡时测得结点下降了5cm。已知轻弹簧的自然长度为9cm,矿泉水的重力为6N,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
15、对以下物理问题探究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图(a)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利用了类比法 B、图(b)装置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C、图(c)中卡文迪什扭秤实验装置利用了放大法 D、图(d)中研究物体沿曲面运动时重力做功用到了微元法的思想 -
16、一定量某种气体的质量为m,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0和V0 ,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A、 B、 C、 D、
-
17、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出如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根据纸带所给数据,打下C点时重物的速度为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选用两个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重物a和b进行实验,测得几组数据,画出图象,并求出图线的斜率k,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a的质量m1(选填“大于”或“小于”)b的质量m2。
(3)通过分析发现造成k2值偏小的原因是实验中存在各种阻力,已知实验所用重物的质量m2=0.052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78m/s2 , 求出重物所受的平均阻力Ff=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8、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宣言:“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上班和上学时选择共享单车出行就能够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如图所示的一辆共享单车,A、B、C三点分别为单车轮胎和前后两齿轮外沿上的点,其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19、在轴上的点和A点分别固定有点电荷和点电荷轴上点之间各点的电势随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为的中点,且图线在点处斜率最小。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轴上点之间,点的电场强度最小 B、点电荷带的都是正电荷 C、将电子从点移动到A点的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减小 D、点之间电场强度的方向沿轴正方向 -
20、如图所示是一款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游戏装置。半径的半圆形细管轨道AB与半径的半圆形内轨道BC在B点平滑连接,圆心分别为和 , 直径AB和BC处于竖直方向。倾角α=37°的足够长直轨道CD与轨道BC在C点用一小段圆弧轨道平滑连接,C点位于水平地面。在水平地面上可左右移动的P点能够斜向上发射质量m=0.15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只有当小滑块到达A点时速度刚好水平才可进入细管轨道。已知轨道AB和轨道BC均光滑,小滑块与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忽略空气阻力,不计细管管口直径,重力加速度g取 , sin37°=0.6,cos37°=0.8。
(1)若小滑块刚进入A点时与细管壁无挤压,求小滑块第一次运动到内轨道BC的B点时受到轨道的弹力大小;
(2)若小滑块从A点进入细管后最终还能从A点飞出,求发射点P到C点的距离需要满足的条件;
(3)通过计算说明小滑块从A点进入细管后能通过B点的最多次数,并求出为达到该次数在P点发射时速度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