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两点在另外同一等势面上,甲、乙两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分别为acb曲线和adb曲线。若两粒子通过a点时具有相同的动能,仅考虑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粒子带异种电荷 B、甲粒子经过c点时与乙粒子经过d点时的动能相同 C、两粒子经过b点时的动能相同 D、若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则甲粒子在c点的电势能小于乙粒子在d点时的电势能
  • 2、使用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 3、“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尸佼所写的《尸子》中对于宇宙时空的理解,这里的“宇”和“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时间在时间轴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轴上的某一点则代表某一瞬间,也就是时刻,比如古代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午时三刻”。时刻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或位置相对应)。而时间间隔指的则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B、第3s内是指时间轴上AD段 C、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DE段 D、第3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 4、如图为一半径为R的半圆柱透明介质的横截面,O为圆心,线段AB为直径,紧贴B点放置与AB共线的光屏。一束平行于直径AB的红、蓝复色光从真空射到半圆柱透明介质上的C点,经两次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D、E两个光点。已知COA=45° , B、D两点的距离为21R

    (1)画出形成光点D的大致光路图并判断光点D的颜色;

    (2)求介质对形成光点D的光束的折射率。

  • 5、如图(a),位于坐标原点O的波源从t=0时刻开始振动,形成了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3s时,平衡位置位于x=15m处的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质点B的平衡位置位于x=30m处,波源O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B、该波的波速为10m/s C、t=3.5s时,质点A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 D、t=0t=3s的过程中,质点A运动的路程为12cm E、t=3.75s时,质点B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
  •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再从c状态变化到d,其过程如VT图上三条线段所示,bccd段为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则气体(  )

    A、b的压强小于c的压强 B、由a变化到b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等于其增加的内能 C、由b变化到c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等于其增加的内能 D、由c变化到d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E、由a变化到b为等压变化
  • 7、在一次救援中,消防员利用如图(a)所示的三脚架对井底的被困人员进行施救,将三脚架简化为如图(b)所示的模型。在前2s的过程中,被困人员通过吊绳从井底开始竖直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段时间被困人员被提升了2m。已知被困人员的质量为60kg,吊绳、支架和固定在支架顶端的电动铰轮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每根支架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地面对每根支架的作用力恰好沿支架且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求:

    (1)2s时,吊绳对被困人员拉力的瞬时功率;

    (2)在前2s的过程中,地面对每根支架作用力的大小。

  • 8、某学习小组欲测量由某种新材料制成的电热丝的电阻率ρ。

    (1)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电热丝的长度为L=50.00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热丝不同位置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a)所示,该读数为d=mm。多次测量后,得到直径的平均值恰好与d相等。

    (3)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电热丝的电阻Rx约为50Ω

    (4)为精确测量该电热丝的电阻Rx , 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电路图。现有实验器材:

    电池组E,电动势为15V , 内阻忽略不计;

    电压表V(量程为3V , 内阻为RV=3kΩ);

    电流表A(量程为0.3A , 内阻比较小);

    定值电阻R0(阻值可选用6kΩ9k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开关、导线若干。

    ①要求电热丝两端的电压可在0~12V的范围内连续可调,应选用阻值为(填“6kΩ”或“9kΩ”)的定值电阻R0

    ②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应置于(填“a”或“b”)端;

    ③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尽量大些,读出此时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分别为U、I,则该电热丝电阻的表达式为Rx=(用U、I、R0RV表示,不得直接用数值表示);

    ④多次测量得到电热丝的电阻Rx的平均值为50Ω

    (5)由以上数据可估算出该电热丝的电阻率ρ约为(填标号)。

    A.4×103Ωm             B.4×105Ωm

    C.4×107Ωm             D.4×109Ωm

  • 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在圆周运动中的动能定理,铁架台上固定着拉力传感器。一小钢球(可视为质点)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拉力传感器的下端,拉力传感器可记录小钢球在摆动过程中各时刻受到的拉力大小。将小钢球拉至A点,用刻度尺量出轻绳的长度L以及拉到A点时小钢球到拉力传感器下端的竖直高度H,释放小钢球,小钢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记录拉力传感器的最大示数F和此时小钢球的位置O点。已知小钢球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拉力传感器的最大示数F(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钢球的重力mg

    (2)小钢球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合外力对小钢球做的功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小钢球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小钢球动能的变化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4)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合外力对小钢球做的功和小钢球动能的变化量近似相等,则可验证动能定理成立。

  • 10、如图(a),轿厢内质量为0.5kg的物块的右边被一根轻弹簧用1.2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着且保持静止,物块与轿厢水平底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t=0时,轿厢在竖直轨道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对轿厢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t=10s时,物块恰好相对轿厢底面滑动。轿厢和厢内物块的总质量为500kg ,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t=10s时,轿厢的加速度大小为2.4m/s2 B、t=10s时,轨道对轿厢的作用力大小为4000N C、t=10s时,轿厢的速度大小为10m/s D、物块从开始滑动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1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虚线CD上方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分界线OE、OF与x轴的夹角均为θ=30°t=0时,一对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负粒子从坐标原点O以大小为v0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场,正粒子通过坐标为3L,3L的P点(图中未画出)进入电场,然后沿y轴负方向经y轴上的Q点射出电场,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则(  )

    A、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mv02qL B、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mv0224qL C、在坐标为0,23L的位置,两粒子相遇 D、t=4L2π+333v0时,两粒子相遇
  • 12、如图为地理教科书上的等高线图,图中数字的单位是米。现将该图看成一个描述电势高低的等势线图,图中数字的单位是伏特,a、b、c为电场中的三个点。则(  )

    A、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B、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该点所在等势线向右 C、一正电荷从a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 D、一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 13、某小型水电站发电、输电的简易模型如图所示。已知水轮机叶片的转速为每秒n转,水轮机带动发电机线圈转动,发电机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水电站经过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4的理想变压器给定值电阻R供电。滑片P的初始位置在副线圈的最上端,发电机线圈电阻的阻值为r,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9r。则(  )

    A、当滑片P在初始位置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8πNBSn B、当滑片P在初始位置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42πNBSn C、将滑片P缓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R消耗的功率一直增大 D、将滑片P缓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R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 14、如图为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实验图像,该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并且第一次利用光电效应实验测定了普朗克常量h。若该图线的斜率和纵截距的绝对值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h可表示为(  )

    A、k B、ek C、b D、eb
  • 15、奥斯特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研究电流的磁效应。将一个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的白金丝导线正下方,导线两端与一伏打电池相连。接通电源前,小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接通电源后,小磁针偏转60°角后达到稳定状态。若导线中电流在小磁针处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小磁针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大小为B , 则(  )

    A、B=B B、B<B C、B>B D、BB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 16、如图,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跳起将篮球投入篮筐,投球点和篮筐正好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和转动的影响,该篮球在斜抛运动过程中(  )

    A、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 B、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为零 C、进筐时的速度与抛出点的速度相同 D、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 17、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门计时器(后续简称“光电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某同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条,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可通过调节旋钮调节气垫导轨左右侧的高度,从光电门1的右侧轻推滑块,滑块先后通过光电门1、2,配套的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光电门2的时间分别为t1、t2 , 并记录了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

       

    (1)某次实验时测得t1<t2 , 说明滑块在做(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2)该次实验时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v2= , 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平均加速度大小a=。(用题目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18、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丙三艘船经过一个码头的情景图,其中乙船上的乘客看到甲船在向东运动,看到丙船和码头都在向西运动,则码头上的人看到三艘船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三艘船都在向东运动,丙船速度最大 B、三艘船都在向东运动,丙船速度最小,甲船速度最大 C、甲船在向西运动,乙、丙两船都在向东运动 D、甲、乙两船都在向东运动,丙船静止,甲船速度小于乙船速度
  • 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m,从桌面右侧边缘上方离水平地面1.5m的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橡皮擦(可视为质点),橡皮擦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以橡皮擦经过桌面边缘的位置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橡皮擦在最高点的坐标和橡皮擦从释放位置到落地点的位移分别为(  )

       

    A、0.5m1.5m B、0.5m1.5m C、1m1.5m D、0.5m1.5m
  • 20、航拍仪是一种拍摄仪器,具有体积小、使用灵活、机动性强等优点。在一次拍摄中,航拍仪从地面由静止启动,获得竖直向上、大小恒定的升力F,开始匀加速起飞,经过一段时间后航拍仪突然出现故障而失去动力,航拍仪在上升过程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航拍仪的质量m=2kg , 它在竖直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变,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求:

    (1)航拍仪上升的最大高度H

    (2)航拍仪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

    (3)航拍仪匀加速起飞时升力的大小。

       

上一页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