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空间存在沿x轴方向的电场,x轴上各点电势φ随坐标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1处电场强度最大 B、0~x1间只有一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0=φ0x1 C、将电子由x1处移到x3的处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D、质子在x2处电势能为零,受到的电场力也为零
  • 2、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的速度沿原路反弹。求:

    (1)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守门员接触球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3、如图所示,轮滑训练场沿直线等间距地摆放着若干个定位锥筒,锥筒间距d=0.5m,某同学穿着轮滑鞋向右匀减速滑行。现测出他从1号锥筒运动到2号锥筒用时t1=0.4s,从2号锥筒运动到3号锥筒用时t2=0.5s,问:

    (1)、t1、t2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多大?
    (2)、该同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
    (3)、最远能经过几号锥筒?
  • 4、嫦娥六号利用向下喷射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有效地控制了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其中一段着陆过程中,探测器减速的加速度大小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3t0时刻探测器的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0~3t0时间内,探测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2t0时刻探测器的速度 14a0t0 C、探测器在 t0~3t0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是 2t0~3t0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的4倍 D、0~t0时间内,探测器的位移大小为 32a0t02
  • 5、一长为L=0.4m的金属管从地面以v0的速率竖直上抛,管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竖直,管口正上方高h=1.2m处有一小球同时自由下落,金属管落地前小球从管中穿过。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若小球在管下降阶段穿过管,则v0可能是(  )

    A、1m/s B、2m/s C、3m/s D、4m/s
  • 6、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  )

    A、A船肯定向左运动 B、A船肯定是静止的 C、B船肯定向右运动 D、B船可能是静止的
  •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是由某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导体棒,实验证明通过它的电流I和它两端电压U遵循I=kU3的规律(式中k=0.02A/V3);R2是普通电阻,阻值为24Ω,遵循欧姆定律,电源电动势E=6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16A。求:

    (1)R1两端的电压;

    (2)电源的内电阻r;

    (3)R1、R2和r消耗的电功率P1、P2和Pr

  • 8、如图所示,电阻R3=4 Ω,电表为理想表.开始时R1、R2、R3中都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示数为2 V,电流表示数为0.75 A.后来R1发生断路,使电压表示数变为3.2 V,电流表示数变为0.8 A.

    (1)求电阻R1、R2的阻值各为多少?

    (2)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各为多少?

  • 9、如图所示电路中,E =3V,r =5Ω,R0 =1.5Ω,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10Ω。在R为何值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在R为何值时,R 消耗的功率才最大?R为何值时,R0 消耗的功率才最大?

  •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

    (1)按正确的器材连接好实验电路后,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压表的示数U,并作记录。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了U-I图线。根据图线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引起该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源实际输出的电流大

    B.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电压表读数总是比电源实际输出的电压大

    C.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源实际输出的电流小

    D.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电压表读数总是比电源实际输出的电压小

  • 1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和两个电压表。电流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且都没有超过量程,则(     )

    A、电流表A1的读数大于电流表A2的读数 B、电流表A1的偏转角小于电流表A2的偏转角 C、电压表V1的读数等于电压表V2的读数 D、电压表A1的偏转角等于电压表V2的偏转角
  • 12、如图所示,a、b两点处分别固定有电荷量相同的正点电荷,c是线段ab的中点,g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且cd=ce=c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连线上,c点的电场强度最大 B、d、e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c点的电势比g点的低 D、将一正点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g点,其电势能减少
  • 13、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绕月卫星,绕月运行高度为100公里。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运行高度为200公里,如图所示。“嫦娥二号”卫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周期小,线速度大 B、周期大,加速度大 C、线速度大,加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小
  • 14、质量为m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角速度的大小为ω.则该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大小为
    A、mωr B、mω2r C、mωr D、mω2r
  • 15、有三个力,大小分别为13N、3N、29N。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应该是(  )
    A、29N,3N B、45N,0N C、45N,13N D、29 N,13N
  • 1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前6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在1s末加速度相同 C、乙在前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6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第2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 17、物体在某1s内的加速度为4m/s2 , 表示(       ).
    A、物体在这1s内,末速度是初速度的4倍 B、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一定是4m/s C、物体在这1s内速度的变化量一定是4m/s D、物体在这1s内速度的变化量不一定是4m/s,还要看初速度的情况而决定
  • 18、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置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图像是一段抛物线,且在t0时刻的切线与乙的图像平行,乙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以甲、乙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图中坐标均为已知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曲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的加速度为2x0t02 C、甲的初速度为x02t0 D、t=0时刻,甲、乙间的距离为x02
  • 19、如图所示,一重为mg的苹果用一根足够长细绳悬吊于天花板上的O点,某同学用一根光滑的金属钩子勾住细绳,向右缓慢拉动,保持勾子高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绳子可能发生断裂 B、OA段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时,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为3mg C、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D、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可能等于2mg
  • 20、乙同学为测量自己反应时间,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请甲同学用手捏住直尺,乙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处做捏住直尺准备,在看到甲松手后,乙立刻捏住直尺,读出捏住直尺的刻度,即可算出自己反应时间。后期甲乙同学又合作设计了一种测量反应时间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越大,其反应时间越短 B、尺子未竖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直尺刻度20cm处对应“反应时间测量尺”示数0.2s D、直尺刻度40cm处对应“反应时间测量尺”示数0.4s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