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在距地面10m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g=10m/s2
    A、1s B、2s C、2s D、(22)s
  • 2、“神舟七号”飞船在刚离开地面后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加速直线运动,若飞船从t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则飞船从t时刻开始(  )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高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3、“子弹在枪筒里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a,经过时刻t,子弹以瞬时速度vt从枪口射出”。这段话中用错的概念是(  )
    A、初速 B、时刻 C、瞬时速度 D、加速度
  • 4、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采取紧急刹车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从司机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停下来,汽车前进的距离称为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一辆货车A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它的安全距离为120m。因疲劳驾驶,货车A的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他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时,两车距离仅有109m。求:

    (1)货车A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当A车司机发现B车时,B车恰好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向前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如果A车司机没有采取刹车措施,是否会撞上B车?若相撞,求出从A车发现B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的最近距离;

    (3)若A车司机发现B车后采取了刹车措施,同时B车在被发现时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B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就能避免两车相撞?

  • 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48m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运动员以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 , (g10m/s2),求:
    (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
    (2)、离开飞机后,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
  • 6、“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假设某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 弹射系统可使战斗机的速度大小瞬间增加30m/s,当战斗机对地速度达到60m/s时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战斗机在跑道上运动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航空母舰停止时,战斗机须在甲板上滑行的时间和相对甲板的距离;

    (2)航空母舰以10m/s运动时,战斗机需要在甲板上滑行的时间和相对甲板的距离。

  • 7、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

    (1)、用刻度尺画出汽车在010s1040s4060s内的vt图像(图乙)(不用写分析过程);
    (2)、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位移大小;
    (3)、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大小。
  • 8、图中的甲、乙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两种打点计时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是(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填“交流8V”,“交流220V”或“四节蓄电池”);

    (2)、该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填入下表中;(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速度

    vB

    vC

    vD

    vE

    vF

    速度m/s

    0.400

    0.479

    0.560

    0.640

    ②将BCDEF对应的瞬时速度标在图丁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③由速度—时间图像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9、A、B两质点在同一平面内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是顶点过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B是过点(0,3)的一条直线,两图象相交于坐标为(3,9)的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点B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前3s内,质点A比B向前多前进了9m D、在3s前某时刻质点A、B速度相等
  • 10、关于“理想化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B、“理想化模型”是研究的问题中实际存在的 C、“质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简化,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实际存在的 D、“理想化模型”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的一种近似反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 11、关于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加速度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ΔxΔt知,速度与位移Δx成正比,与时间Δt成反比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则其加速度a就越大 C、蹦床运动员以5m/s的速率竖直下落到弹簧床上,以7m/s的速率竖直向上弹起,其速度变化量Δv的大小是12m/s D、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 12、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均属于矢量的一组是( )
    A、时间、时刻 B、位移、路程 C、速度、速率 D、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
  • 13、质量为m的小球离地面高度为h,以水平初速度为v0抛出,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理论轨迹与实际轨迹如图所示,已知小球实际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实际落地时重力的功率
    (2)、小球实际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3)、小球实际下落过程的水平位移大小。
  • 14、如图所示,ABCD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光滑绝缘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以轨道的圆心O为坐标原点,沿水平直径AC方向建立x轴,竖直直径BD方向建立y轴。y轴右侧(含y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通过轨道最高点D后,又落回到轨道上的A点处。不考虑小球之后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到达D点的速率大小;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小球从A下滑到电场内的B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 15、如图,带电量为Q=+5×107C的小球A固定在光滑绝缘桌面的上方,高度h=0.3m , 一个质量为m=2×104kg带电量q=5×108C的小球B在桌面上以小球A在桌面上的投影点O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半径为r=0.4m。(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求:

    (1)小球A、B之间的库仑力F的大小;

    (2)小球运动的线速度v的大小。

       

  • 1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固定一个点电荷Q,y轴上固定一根光滑绝缘细杆(细杆的下端在坐标原点O处),将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轻环(可视为质点)套在杆上,从P处由静止释放,圆环从O点离开细杆后恰好绕点电荷Q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环沿细杆从P运动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增大 B、若增大固定点电荷Q的电荷量,圆环离开细杆后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C、若增大圆环所带的电荷量,圆环离开细杆后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若将圆环从杆上P点上方由静止释放,圆环离开细杆后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17、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前进,如果发动机的牵引力保持恒定,汽车所受阻力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       )
    A、汽车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汽车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C、汽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汽车发动机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
  • 18、如图甲所示为某一玩具汽车的轨道,其部分轨道可抽象为图乙的模型,ABBD为两段水平直轨道,竖直圆轨道与水平直轨道相切于B点,D点为水平直轨道与水平半圆轨道的切点。在某次游戏过程中,通过遥控装置使小车以一定的速度过A点同时关闭发动机并不再开启,测得小车运动到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4.5N , 小车通过水平半圆轨道时速率恒定。小车可视为质点,质量m=50gAB1mBD0.6m , 竖直圆轨道半径R=25cm , 水平半圆轨道半径r=10cm。小车在两段水平直轨道所受的阻力大小均为f=0.5N , 在竖直圆轨道和水平半圆轨道所受的阻力均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

    (1)、小车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车在水平半圆轨道上运动受到的向心力大小;
    (3)、要使小车能沿着轨道到达水平半圆轨道,在A点时的速度至少达到多少?(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 19、如图甲所示为旅游景点的滑草场,图乙为其中一条滑道的示意图。该滑道由倾角为θ=37°的斜坡AB和水平滑道BC组成。一位游客坐在滑草车上,从斜坡顶端A点静止滑下,最终恰好在水平滑道末端C点停下。已知AB的长度为LAB=25m , 在AB段运动时间t1=5s , 滑草车与整个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以及滑草车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 , g取10m/s2)求:

    (1)、滑草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滑草车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道BC的长度LBC
  • 20、如图所示是还原库仑扭秤的原理图,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两端分别固定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A(Q>0)和不带电小球B;把另一个带电量为q的金属小球C靠近A,A、C两球相互排斥至距离为r,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忽略球的大小。则C球带电(填“正”或“负”),A、C两球间库仑力大小为。若Q=4q , 则A、C两球连线中点处的场强方向是(填“A指向C”或“C指向A”),场强大小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