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017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017年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四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上海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重点班2016-2017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二高2016-2017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祥符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为检测某新能源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平直公路上,某一辆新能源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某一时刻司机踩下制动器后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内前进。求:(1)、开始制动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开始制动后末汽车的速度大小;(3)、开始制动后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已知电火花计时器连接的是频率为的交变电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组装实验器材时,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尽可能近一些 B、先释放小车,小车开始运动后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C、在纸带上选取第一个计数点时,必须要用打出的第一个点 D、此实验还需要使用刻度尺(2)、某次实验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的纸带及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A、为相邻的六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3)、结合图乙中的测量数据,纸带上打出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4)、当使用的交变电源频率高于时,如果仍按来计算,则测得的加速度将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
3、利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的遮光条,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 , 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 , 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为。
(1)、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2)、要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可适当(填“增大”或“减小”)遮光条的宽度。(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
4、物体从点由静止开始先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后,速度大小为 , 紧接着物体改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时间物体恰好回到点,且速度大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物体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5、物理学中有一些经典实验通过巧妙的设计使用简陋的器材揭示了深刻的物理本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揭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某同学用现代实验器材改进伽利略的经典斜面实验。如图甲,他让一小球从固定斜面顶端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经过处到达斜面底端处,通过两处安装传感器测出间的距离及小球在、间运动的时间。改变点及处传感器的位置,重复多次实验,计算机作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小球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C、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D、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
6、一辆汽车以某一恒定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某时刻司机发现前方施工,立即开始刹车,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汽车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前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C、从刹车开始,汽车在第内的位移大小为 D、从刹车开始,汽车在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7、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辆汽车,其图像分别如图中直线a和曲线b所示,已知b曲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且直线a和曲线b相切于点(6s,3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6s时刻两车相遇,但速度不相同 B、在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6s时,乙车速度为4m/s -
8、北京科技馆有一个“最速降线”的展品。如图,在高度差相同的三个不同轨道中,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铁球a、b、c分别放在Ⅰ、Ⅱ、Ⅲ轨道的起点M,同时由静止释放,发现Ⅰ轨道上的铁球a最先到达终点N。关于三个铁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铁球到达N点的速度相同 B、三个铁球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C、铁球c的平均速度最大 D、铁球a的平均速率最大 -
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体的加速度为 , 该物体一定做减速直线运动 B、某物体的加速度为 , 该物体可能做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越大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减小
-
10、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已于2月14日落下帷幕,中国队获得32枚金牌,追平了哈萨克斯坦在2011年亚冬会上创造的单届金牌数记录。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高亭宇的成绩是34秒95。他凭借这一成绩以0.02秒的优势绝杀日本选手森重航,成功卫冕该项目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亭宇在本次比赛中的位移是500米 B、比赛用时34秒95,“34秒95”指的是时刻 C、以自己为参考系,高亭宇感觉终点线迎面而来 D、研究高亭宇在弯道处的技术动作时,高亭宇可以被看成质点
-
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路程、位置、位移 B、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 C、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D、瞬时速度、加速度、速率
-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辆平板车以的速度向前匀速行驶,时刻,在平板车前端的正前方距离处有一个小球在离地面高度处正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已知平板车上表面离地高度为 , 车身长度 , 重力加速度 , 不计空气阻力。
(1)、小球运动过程中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2)、求小球落在平板车上的位置到车身前端的距离;(3)、为了避免小球落在平板车上,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的同时,小车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平板车的加速度所满足的条件。 -
13、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光滑水平桌面上静置一质量为1kg的长木板A,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滑轮,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A的右端相连,质量为2kg的物体B挂在轻质动滑轮下端。将物体B由静止释放,当木板A的位移为0.3m时,质量为2.5kg的物块C(可视为质点)以4m/s的水平向左的速度从木板A的右端滑上来,经过一段时间后,C刚好不能从木板A的左端滑出,此过程中木板A始终在桌面上滑动。已知A、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块C没有滑上木板A之前,A和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当木板A的位移为0.3m时,A的速度大小v1;
(3)木板A的长度L。

-
14、某同学在看完精彩的篮球比赛后,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投篮玩具,如图所示。该玩具由斜面体、轻质弹簧和一个缩小的篮架组成,其中弹簧原长和斜面长度相同。把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弹簧下端与斜面体底部的固定挡板相连,上端与轻薄挡板相连。将一小球用力按压在弹簧上端的轻薄挡板上,使弹簧的压缩量为 , 松手后小球将沿斜面向上飞出。该同学进行了多次尝试,每次松手时小球都在同一位置,反复调节篮架与斜面体间的水平距离,直至小球能够斜向下、无碰触地穿过篮框中心。该玩具中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篮框平面到篮板上沿的距离是h=0.1m,小球可以看作质点。某次投篮中,小球穿过篮框中心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 小球到达最高点时恰好与篮板上沿等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小球的质量为m=0.1kg,忽略一切摩擦,空气阻力不计,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形变量为x时,具有弹性势能为。求:
(1)斜面体右侧的竖直面与篮框中心间的水平距离;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15、小李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带滑轮的长木板上静置一个带有砝码的木块,最初木块与砝码总质量为M,木块的左端通过细绳连接一小托盘,木块右端连接纸带。小李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a、将木块中放置的砝码取出一个并轻放在小托盘上,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小车开始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b、继续将木块中放置的砝码取出并放在小托盘中,再次测量木块运动的加速度;
c、重复以上操作,记录下每次托盘中砝码的重力mg,通过纸带计算每次木块的加速度a,数据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托盘中砝码的总重力mg
1.5N
2N
2.5N
3.0N
3.5N
木块的加速度(单位:m/s2)
0.00
1.95
2.97
4.06
a5
第5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此可计算得出a5=m/s2;
d、如果以mg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将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画出a-mg图像。
e、若小托盘的质量忽略不计,且本实验中小托盘内的砝码m取自于木滑块,故系统的总质量始终为M不变,于是可得系统加速度a与木滑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应满足的方程为:=Ma、
f、若根据数据画出a-mg图像为直线,其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b,则μ可表示为 , 总质量M可表示为 , (用k和b表示),并可得到测量值μ=(g取9.8m/s2 ,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16、如图所示,一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收纳架由矩形底座、竖直细立柱和倾斜细挡杆等组成,倾斜挡杆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均为 , 已知篮球A的质量为m,半径为R,两同层倾斜挡杆间、两竖直立柱间的距离均为。现以底座MN边为转轴,将篮球架逆时针缓慢转到倾斜挡杆接近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时一根竖直立柱对篮球A的弹力大小为 B、初始时一根倾斜挡杆对篮球A的弹力大小为 C、转动过程一根竖直立柱对篮球A的弹力逐渐增大 D、转动过程一根倾斜挡杆对篮球A的弹力逐渐减小 -
17、如图所示,在一个倾角=15°的足够长固定斜面底端P点将小球a以某一初速度斜向上抛出,抛出方向与斜面的夹角=30°,小球a将落在斜面上的Q点,P、Q之间的距离为l。若将小球b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从P点抛出,抛出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调整为4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小球a所用的时间为 B、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小球a、b所用的时间相等 C、小球b将落在Q点 D、小球b将落在Q点的下方 -
18、“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受试者听到口令起跑,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从起点A全力跑向5 m处的B点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后折返返回A点,然后依次到C点、D点最终返回A点,所用时间即为“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现测得某受试者成绩为7.50 s,该受试者在测试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0,0 B、4 m/s,0 C、2 m/s,0 D、30 m/s,3 m/s -
19、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m的最高处,之后开始竖直回落,经0.5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m处位置,再经过1.5s到达地面。求:
(1)前1.5s内的平均速度;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20、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斜面底端,最初3s内经过的路程为s1 , 最后3s内经过的路程为s2 , 已知s2-s1=1.2m,s1:s2=3:7,求
(1)加速度为多大?
(2)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
(3)斜面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