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医学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I113n产生γ射线,而I113n是由半衰期相对较长的S113n衰变产生的。对于质量为m0S113n , 经过时间t后剩余的S113n质量为m,其mm0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个I113n原子核在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50个 B、温度升高S113n原子运动更剧烈,其半衰期将变小 C、S113n原子与O2反应后生成的氧化物将不再具有放射性 D、从图中可以得到S113n的半衰期为115.1d
  • 2、对下列四个有关光的实验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光在玻璃球中的速度较大 B、图乙若只减小屏到挡板的距离L,则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减小 C、图丙中若得到如图所示明暗相间条纹说明被检测工件表面平整 D、若只旋转图丁中M或N一个偏振片,光屏P上的光斑亮度不发生变化
  • 3、汽车主动降噪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减少车内噪音的技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产生噪音,系统会通过车身的声学反馈技术,通过扬声器发出声波将车外噪音反向抵消,从而减少车内噪音。某一噪声信号的振动方程为y=Asin100πt+π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抵消声波频率应为100Hz B、抵消声波和噪音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频率不相等 C、抵消声波和环境噪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等 D、汽车降噪过程应用的是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原理
  • 4、科学家因在阿秒激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通过阿秒激光,可以像看电影的慢动作回放一样,观察电子在原子内部的运动,历史上,为了研究原子的性质,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下面四幅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利用经典电磁理论,成功解释了图①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图②表示的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裂变过程释放能量,裂变产生的子核的比结合能比铀235的比结合能小 C、③中向左偏转的是β粒子,向右偏转的是α粒子,不偏转的是γ粒子 D、锌的逸出功为3.34eV , 用④中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41eV
  • 5、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处于失重状态 B、如图乙,小球固定在杆的一端,在竖直面内绕杆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过最高点的速度至少等于gR C、如图丙,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mB=2mArA=2rB , 转台转速缓慢加快时,物体A最先开始滑动 D、如图丁,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外轮缘会有挤压作用
  • 6、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水平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光滑圆环,轻绳一端拴在环上,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木块,现有质量为m0的子弹以大小为v0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立刻留在木块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速度大小为m0v0m0+m+M B、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绳子拉力等于(M+m0)g C、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环对轻杆的压力大于(M+m+m0)g D、子弹射入木块之后,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7、关于磁通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磁场中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就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 B、在匀强磁场中,磁通量在数值上等于磁感应强度 C、在磁场中,某一面积与该处的磁感应强度的乘积,叫做磁通量 D、在磁场中,垂直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与该面积的比值,叫做磁通量
  • 8、高速公路上因大雾导致车辆追尾的事故时有发生。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同一车道上50m处有一辆重型大货车正以10m/s同向行驶,为防止发生意外,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

    (1)若小汽车从30m/s紧急制动,可以滑行90m,求小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若满足(1)条件下,小汽车发现大货车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则两车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米?

    (3)实际情况是小车司机发现货车到采取制动措施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则要想避免发生追尾,允许小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最长为多少秒?

  • 9、电动机与小电珠串联接入电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小电珠的电阻为R1 , 两端电压为U1 , 流过的电流为I1;电动机的内电阻为R2 , 两端电压为U2 , 流过的电流为I2 . 则(  )
    A、I1<I2 B、U1U2>R1R2 C、U1U2=R1R2 D、U1U2<R1R2
  • 10、如图所示,有一个玻璃三棱镜ABC,顶角A为30°,一束光a垂直于AB射入棱镜,由AC边射出进入空气,测得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30°,则棱镜的折射率为 (  )

    A、2 B、22 C、3 D、32
  • 11、如图甲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上的电荷量随时间的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3s时的电流方向如图甲中标示,则(  )

    A、0.5s至1s时间内,电容器在放电 B、t=1s时,电路的电流为0 C、t=0.5s时,线圈的自感电动势最大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电容器的电容,LC振荡电路周期减小
  • 12、磁电式电表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两磁极装有极靴,极靴中间还有一个用软铁制成的圆柱。极靴与圆柱间有均匀辐向分布的磁场。线圈常常用铝框做骨架,把线圈绕在铝框上,指针也固定在铝框上。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左右两边导线受到安培力的方向相反,于是安装在轴上的线圈就要转动,从线圈偏转的角度就能判断通过电流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内的磁感应强度处处为零 B、线圈无论转到什么位置,它的平面都跟磁感线平行 C、将线圈绕在闭合的铝框上,可使指针摆动加快 D、在运输时用导线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连在一起,可减小线圈中因晃动而产生的感应电流
  • 13、如图所示为某一游戏装置的示意图。AB为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倾斜直轨道,圆轨道最低点分别与水平直轨道BC、EF相接于C、E两点(C与E前后略错开),轨道各部分平滑连接,轨道右侧存在一挡板MN,轨道与挡板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已知EF长L2=2.4m , 圆轨道半径R=0.2 m,M点位于F点正下方H=2 m处,以M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挡板形状满足y=0.5x2。将质量m=0.2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轨道上距B点L1处静止释放。滑块与轨道AB、EF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其余轨道均光滑。受材料结构强度的限制,圆轨道能够承受来自滑块的最大压力Fmax=34N。(sin37°=0.6,cos37°=0.8,g=10m/s2

    (1)若滑块恰好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D,求滑块过最高点时的速度vD

    (2)要使滑块经过圆轨道时不脱轨且能最终落在挡板MN上,求L1需满足的条件;

    (3)当L1为何值时,滑块落在挡板上时的动能Ek最小?Ek的最小值为多少?

  • 14、如图所示,A、B、C为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电场的方向与△ABC所在的平面平行,AB⊥AC,∠ACB=30°。将电荷量q=1.0×109C的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WAB=2.0×108J;将该电荷从B点移动到C点,电势能增加了4.0×108J。设C点的电势φC=0 , A、B的距离L=4 cm,求:

    (1)A与B、C两点间的电势差UABUAC

    (2)A、B两点的电势φAφB

    (3)电场强度E的大小。

  • 15、“旋转飞椅”(图甲)是游乐场中颇受欢迎的游乐项目,其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座椅通过钢索悬挂在水平转盘的边缘,转盘的半径R=6m , 钢索长L=10m , 某游客和座椅总质量m=80kg。装置启动后,转盘拉着游客先向上抬升h=2m , 然后开始绕竖直轴转动,转动的角速度缓缓增大,达到设定值后保持不变,进入稳定状态。此时,钢索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该游客和座椅构成的整体可视为质点,不计所有阻力和钢索的重力,计算中π2取10,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稳定后,钢索的拉力大小F;

    (2)稳定后,游客绕转轴运动的周期T;

    (3)从装置启动到稳定的过程中,钢索对该游客和座椅做的功W。

  • 16、跳台滑雪是一种勇敢者的滑雪运动,运动员穿专用滑雪板,在滑雪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在斜坡上着陆。如图所示,现有某运动员从跳台A处沿水平方向飞出,在斜坡B处着陆,测得该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3 s,斜坡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运动员和装备的总质量m=60 kg,分析时可将其看成质点。不考虑空气对运动的影响,sin37°=0.6,cos37°=0.8。求:

    (1)起点A与落点B间的距离L;

    (2)运动员从A处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A

    (3)运动员到达B处时的动能Ek

  • 17、在探究向心力大小F与物体的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的关系时,某同学用向心力演示器进行实验,实验情境如甲、乙、丙三图所示。

    三个情境中,图正在探究向心力大小F与半径r的关系(选填“甲”、“乙”或“丙”)。在甲情境中,若左边标尺露出1格,右边标尺露出4格,则实验中选取的左、右两个变速塔轮的半径之比为

  • 18、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容器充、放电的规律,发现放电过程中电表的示数变化太快,来不及记录数据。下列操作能解决该问题的是(  )

    A、增大电阻R的阻值 B、增加电容器的电容 C、换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D、换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 19、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
    (1)、下列方法可以探究得出“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

    A、甲图中,多次改变小锤敲击力度,观察A、B小球落地时间的先后 B、乙图中,在白纸上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分析小球下降高度分别为y04y09y016y0时的水平位移 C、丙图中,利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记录做平抛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根据相邻位置时间间隔相等的特点分析小球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2)、利用(1)题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的特点时,除图示的实验器材:斜槽、白纸、复写纸、图钉、钢球、木板和升降支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有________。
    A、 B、 C、 D、
    (3)、利用(1)题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每一小方格边长L=2.50 cm的方格纸替代白纸,并使方格纸的纵线与重垂线平行。实验记录了小球运动过程中的3个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m/s。(g取9.80m/s2 ,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利用(1)题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小球必须从轨道的最高点释放 B、小球运动时不可以与背板上的白纸接触 C、为了确保小球做平抛运动,轨道末端应尽量水平 D、在白纸上建立xOy坐标系时,竖直的y轴可通过作白纸侧边缘的平行线确定
  • 20、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质量均为1.5×103kg , 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104W , 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甲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行驶,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t1=3.3s时汽车的速度为8 m/s,t2=24.3s时汽车的速度为16 m/s。乙车以1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在水平路面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继续行驶。假设两车所受阻力相同且大小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t1时刻加速度是t2时刻的两倍 B、甲车在t1~t2时间内的位移为276 m C、乙车匀加速直线运动持续了20 s D、乙车从静止加速到16 m/s需要的时间为29 s
上一页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