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2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高轨卫星发射过程可简化如下,首先将其发射到圆轨道1,在点点火喷气后进入椭圆轨道2,最终由B点进入预定的圆轨道3。已知卫星在轨道1,3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轨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 B、高轨卫星在点的喷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C、高轨卫星在轨道1上过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过点的加速度 D、高轨卫星在轨道2上过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过B点的速度
-
2、如图,小船从河岸处A点出发渡河。若河宽为100m,河水流速v1=4m/s,方向平行于河岸指向河的下游,船在静水中速度v2=5m/s,船头方向与河岸垂直,船视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从A点出发经过20s到达对岸 B、小船到达对岸的位置在河正对岸下游125m处 C、若河水流速变慢,小船从A点到对岸的时间可能低于20s D、若小船行驶到河中央时水流变快,小船的实际速度方向会改变
-
3、学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铅球比赛,他将同一铅球从空中同一位置A先后两次抛出,轨迹如图乙所示,两轨迹的交点为B。已知铅球两次经过B点时机械能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不计铅球大小,则关于两次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抛出的初速度相同 B、两次铅球在空中运动时间相同 C、两次铅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D、两次铅球在最高点机械能相同
-
4、一满载旅客的复兴号列车以大小为的速度通过斜面内的一段圆弧形铁轨时,车轮对铁轨恰好都没有侧向挤压。图为该段铁轨内、外轨道的截面图,斜面倾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列车受到重力、轨道的支持力和向心力 B、若列车以大于的速度通过该圆弧轨道,车轮将侧向挤压外轨 C、若列车空载时仍以的速度通过该圆弧轨道,车轮将侧向挤压内轨 D、列车对轨道在与斜面垂直方向上的压力大小满足
-
5、如图所示,一无动力飞行爱好者在某次翼装飞行过程中,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从A到B滑出了一段曲线轨迹,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爱好者在某点所受合外力方向不可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B、爱好者的速度可能保持不变 C、分析爱好者受力时,可以忽略空气作用力 D、若爱好者在某点所受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爱好者的速度将减小
-
6、如图是游乐园娱乐项目的示意图,由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细管道组成的竖直光滑“S形”轨道BCD,左侧与长L=2.5R的水平轨道AB连接,D点为管道的最高点,右侧有一半径也为R的水平圆盘(圆盘的厚度不计),N点是圆盘的圆心,MN是圆盘的竖直转轴(与轨道共面),M与N的距离 , A、B、M共线,B与M的距离为3R,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被弹射系统水平贴地弹出后立刻进入AB。已知小物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某次弹射物块恰好能到达D点,求物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2)若物块恰好落到N点,求物块通过D点时管道对物块的作用力大小;
(3)为使物块能落到水平圆盘上,求弹射系统提供给物块的能量范围。
-
7、为提高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最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电动自行车须具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kg,电机功率不超过400W。假设某人驾驶如图所示的电动自行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5s速度达到5m/s,电机恰好达到额定功率。已知人、车(包括头盔)总质量为100kg,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人、车总重力的 , 重力加速度g取。
(1)求匀加速运动时电动自行车的加速度大小及受到的牵引力大小;
(2)求通过计算判断该车电机功率是否符合规定;
(3)假设改进后的电动自行车仍然以(1)问中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功率达到400W时,保持此功率不变继续行驶1min,求此1min内前进的距离。(车已达到最大速度,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8、交通事故发生时,车上的部分物品会因碰撞而脱离车体,位于车上不同高度的物品散落到地面上的位置是不同的,据此可求出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某次雨雪天气,事故发生时物品被水平抛出而陷在泥地里,经比对,散落物品A、B分别从距地面高h和H的位置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交警测得H=3.2m,h=2.45m,重力加速度g取 , 不计空气阻力。
(1)假设物品B的质量m=1kg,求物品B下落的时间及落地时其重力做功的功率;
(2)若A、B落地时它们的水平距离L=2.5m,求碰撞瞬间汽车的行驶速度。
-
9、如图甲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利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1)、实验室使用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则该打点计时器要接图乙中(填“A”或“B”)电源。安装好实验器材做实验时,应(填正确答案标号)。
A.先释放重物,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稳定运行后释放重物
(2)、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在纸带上选取五个连续打出的点A、B、C、D、E,测得A、B、C三点到起始点的距离分别为、、。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从打下O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 动能的增加量为(以上两空均用题中字母表示)。很多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3)、某同学以重物速度的平方为纵轴,以重物下落的高度h为横轴,作出如图丁所示的图像,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0、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中,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1)、图乙是两次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此可判断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A、没有平衡摩擦力 B、斜槽轨道不光滑 C、未调整斜槽轨道末端切线水平 D、小球每次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2)、图丙为拍摄得到的等比例频闪照片,其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0cm,则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s曝光一次,该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m/s(重力加速度g取)。
-
11、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一段时间后物体又落回地面。全过程物体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其动能随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减少12J B、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12m/s C、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机械能相等 D、物体上升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
-
12、如图为“亚洲第一飞人”驾驶汽车成功飞越黄河天堑壶口瀑布的情景。已知车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1.6s,水平方向飞越黄河55m,假设车在空中做抛体运动,且起点与落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 ,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车在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B、车在最高点处于平衡状态 C、车在最高点的速度约为34m/s D、车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为16m/s
-
13、如图甲所示,竖直轻弹簧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小球(与弹簧不拴接)往下按至A位置,迅速松手后,弹簧把小球弹起,上升过程中以速度v经过位置B,此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最后小球升至离地面高度为h的最高位置C(图乙)。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整个上升过程中(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小球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D、小球经过B时的机械能等于mgh
-
14、2024年2月9日,3名航天员在距离地面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里贴春联、挂灯笼、系中国结,并通过视频向祖国和人民送上新春祝福。2月23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发射成功,顺利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空间站里漂浮的中国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C、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和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的周期相等 D、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的向心加速度
-
15、“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描绘了诗人以茶待友的画面。在某次茶道表演时,表演者保持如图所示的倒茶姿势不变,茶从长嘴铜壶壶嘴O点水平流出,忽略空气阻力,随着碗中水面逐渐升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茶水从O点流出时的速度不变 B、茶水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变小 C、茶水从O点至水面的时间变长 D、茶水从O点至水面落点的水平距离变大
-
16、如图所示,A、B、C分别是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以及后轮边缘上的点,一修车师傅在把自行车后轮架越来,检测大、小齿轮和后轮转动情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线速度大于B点的线速度 B、A点的角速度小于B点的角速度 C、C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的角速度 D、C点的线速度等于B点的线速度
-
17、一只小蜜蜂从A点飞到B点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其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所示,关于小蜜蜂受到的合外力及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蜜蜂在C点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 B、小蜜蜂在C点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 C、小蜜蜂在D点的加速度可能为 D、小蜜蜂在D点的加速度可能为
-
18、下列关于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卡文迪什(许)用扭秤测量引力常量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加速度和功率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定义法 C、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测得真空中的光速大小可能不同 D、地球使树上苹果下落的力,与太阳使地球绕其运动的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
19、2024年5月3日17时36分,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5月8日10时12分,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椭圆环月轨道飞行。椭圆环月轨道的近月点高度200千米,远月点高度8600千米,周期12小时。嫦娥六号再次制动后,进入了近月点高度200千米、远月点高度2200千米、周期4小时的椭圆停泊轨道。第三次制动,嫦娥六号进入周期2小时,高度200千米的圆形环月轨道。嫦娥六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在环月飞行后,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留轨运行,着陆器承载上升器实施月球背面预选区域软着陆,并开展月面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在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后,上升器搭载的火箭发动机点火,其推力可视为3000N的恒力,从着陆器上发射升空,在经历竖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约6分钟后进入到相应的环月飞行轨道,通过远程导引和近程导引技术,上升器与轨道返回组合体逐步完成交会对接,上升器中存放的月球样品通过轨道器转移到返回器中,最终返回器返回地球。(1)、已知上升器的质量为700kg,在竖直上升阶段,假设上升器从静止开始上升到75m时速度为。在此过程中,可认为上升器的质量保持不变,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不变。求:
(1)此过程上升器火箭发动机推力做的功?
(2)上升到75m时火箭发动机的瞬时功率?
(3)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1)求椭圆环月轨道与椭圆停泊轨道的半长轴之比。(结果可保留根号)(2)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引力势能(引力势能实际上是卫星与月球共有)。设月球的质量为M,以离月球无限远处时卫星的引力势能为零,则卫星在距离月球球心为r处时的引力势能为(G为万有引力常量)。有人认为,任一绕月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所具有的机械能的绝对值恰好等于其动能,你是否认同,说明理由,并求出嫦娥六号在高度200千米的圆形环月轨道上的机械能大约是多少(忽略地球引力的影响,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月球的平均半径约为1737km,月球的质量约为 , 嫦娥六号的质量约8000kg,)
-
20、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槽码和滑块(包括遮光条)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将遮光条安装在滑块上,用天平测出遮光条和滑块的总质量 , 槽码和挂钩的总质量为。实验时,将滑块系在绕过定滑轮悬挂有槽码的细线上,滑块由静止释放,数字计时器记录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和 , 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1)打开气泵,待气流稳定后调节气垫导轨,直至看到导轨上的滑块在短时间内保持静止,该操作的目的是;
(2)本实验中(填“需要”或“不需要”)槽码和挂钩的总质量远小于遮光条和滑块的总质量;
(3)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移动光电门2,并测出光电门1和光电门2之间的距离 , 让滑块每次从相同的位置释放,多次实验,记录多组数据,作出随s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若该图线的斜率 , 就可以验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