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固定在振动片上的金属丝周期性的敲击平静水面,可以形成水波。若将水波视为横波,以金属丝在水面上的敲击点为原点,在水平面建立坐标系,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实线代表波峰,虚线代表波谷,图示时刻A、B两质点恰好分别位于波峰和波谷上,且A、B两质点的水平距离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的波长为 B、A、B两质点的高度差始终为振幅的两倍 C、增大金属丝的振动频率,水波的传播速度将增大 D、增大金属丝的振动频率,水波的波长将减小 -
2、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在最初三分钟内,只存在氢和氦两种元素,其中氦元素的获得有几种途径,其中一种为 , 关于原子核和电荷数 , 下列组合可能正确的是( )A、为 B、为 C、为 D、为
-
3、如图甲所示,一阻值为的电阻与理想交流电流表串联后,两端接入图乙所示的正弦式交变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B、电阻中电流的峰值为2A C、在时刻,电流表的读数为2A D、电阻的电功率为880W -
4、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当时。在此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带电粒子只受静电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将做往复运动 B、3s末带电粒子回到原出发点 C、3s末带电粒子的速度不为零 D、前3s内,静电力做的总功为零 -
5、如图所示,“”为某品牌汽车的一款车辆的尾部标识,其中“50”称为G值。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加速到(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的10倍。由此推算,该车百公里加速的时间约为( )
A、 B、 C、 D、 -
6、一光滑小球以初速度v0=16m/s从一固定的光滑斜面底端匀减速直线上滑,5s末的速度大小为8m/s。假设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不变,斜面足够长,求:
(1)、小球的加速度;(2)、3s末小球的速度;(3)、经过多长时间小球的速度减为零。 -
7、一辆汽车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从时刻起,直至汽车停下过程中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甲所示。
(1)、求4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2)、求5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3)、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汽车在8s内的图像(要求标出相应的数值)。 -
8、如图所示,一个篮球从球篮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落,经0.8s落到水平地面上,落地时速度大小为7.84m/s,然后以速度大小为4.16m/s反弹。已知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0.3s。求:
(1)、篮球在空中下落过程的加速度;(2)、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加速度。 -
9、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交流电频率是50Hz),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以下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选项中: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 , 通过计算能得到的物理量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2)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各个速度值如下表。计算出B点速度的大小。
vB
vC
vD
vE
vF
数值/(m·s-1)
0.479
0.560
0.640
0.721
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根据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
-
10、光电门是由门一样的外形和光学传感器组成的,当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物体离开时停止计时,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近似认为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这样就可以根据物体大小与运动时间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d=4.0cm的挡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拉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挡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时间t1为0.2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为0.05s,挡光条从第一个光电门到第二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间隔t为3.0s。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速度v1=m/s,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速度v2=m/s,估算滑块的加速度为a=m/s2.(以下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1、一个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2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cm处的瞬时速度是1m/s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cm处的瞬时速度是2m/s -
12、关于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大,则物体的速度一定在增大,且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D、若物体的速度在减小,则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反
-
13、如图所示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坐标系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m,1m),又由点(3m,1m)沿直线运动到点(1m,4m),然后又由点(1m,4m)沿直线运动到点(5m,5m),然后又由点(5m,5m)沿直线运动到点(2m,2m),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s。则(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率大于1m/s -
14、图a为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图b为丙、丁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的出发点相距x0 , 且t1时刻以后二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比乙先运动t1时间,且t2时刻甲、乙相遇 C、丙和丁同时开始运动,且t1时刻丁的运动方向反向 D、t2时刻丙和丁的速度相同,但二者不一定相遇 -
15、某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一定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该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可能发生改变 C、该物体任意2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一定为6m/s D、该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一定比第2s初的速度小3m/s
-
16、交警通常用超声波来测量高速路上的汽车是否超速,已知发射装置间隔2s的时间发出一个超声波。假设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0时刻发出第一个超声波,经过2s的时间发射装置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同时发射第二个超声波,再经过1.6s的时间发射装置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第二个超声波,已知声速为330m/s,该路段的限速为120km/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正在远离发射装置 B、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间距为132m C、汽车的速度大小约为36.67m/s D、该汽车未超速行驶 -
17、热气球某次沿竖直方向升空过程中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图像的20s~30s段为曲线,其余部分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气球在10s末上升到最高点 B、热气球在0~10s与10s~20s内的速度变化量不相同 C、热气球在0s~10s与10s~20s内的加速度相同 D、热气球在10s~30s内的加速度逐渐变大 -
18、如图所示,一长度为10L的长木板锁定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在距长木板下端L处有一弹性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现将一小滑块(可看作质点)轻放在长木板的上端并同时解除长木板的锁定,则以后长木板每次与挡板碰撞均以原速率反弹,且碰撞时间极短。已知长木板的质量为小滑块质量的两倍,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答案用字母和根号表示)求:
(1)、长木板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小滑块和长木板的加速度;(2)、长木板与挡板第三次碰撞时,小滑块离挡板的距离;(3)、从开始释放到小滑块滑离长木板所用时间。 -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于O点,给物块一个水平初速度使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物块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的拉力大小等于7mg,斜面体ABCD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AB长为L,倾角为30°,BC竖直且长也为L,若物块做圆周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突然断开,此后物块恰好从A点无碰撞地滑上斜面AB,最终落在地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答案用字母和根号表示)求:
(1)、小物块做圆周运动在最低点时速度大小;(2)、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3)、求小物块从细绳断开到落在地上的水平距离。 -
20、某物理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简易电子体温计,其结构如图1所示。
(1)、兴趣小组测出某种热敏电阻的I−U图像如图2所示,那么他们选用的应该是下图电路(填“甲”或“乙”),由图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按图3所示的电路测量热敏电阻t℃时的电阻Rt。小明将单刀双掷开关分别打到处a和b处,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化更明显,由此判断开关打到(选填“a”或“b”)处时进行实验系统误差较小。
(3)、小明为了消除系统误差,他设计用电流计G和电阻箱替代V,电路如图4所示。实验绘制出了图像是如图5所示直线,斜率为k,纵截距为b。R箱为电阻箱阻值读数,I为A示数,Ig为G示数。则Rt=。
(4)、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7所示,在设计的电路中(如图6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5.0V(内阻不计),电路中二极管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启动(导通)电压为3.0V,即发光二极管两端电压U≥3.0V时点亮,同时电铃发声。实验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高于38℃时红灯亮且铃响发出警报,其中电阻(填“R1”或“R2”)为定值电阻,其阻值应调为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