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等效原理,其等效性是指A、使两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 B、使弹簧秤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 C、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D、使两次橡皮筋与细绳套的结点都与某点O重合(2)、下列哪些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小越好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 D、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3)、如图2所示是甲、乙两名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若按实验中要求的符号表示各个力,则可判定实验结果中尊重实验事实的是。 -
2、某水平圆形环岛路面如图(a)所示,当汽车匀速率通过环形路段时,汽车所受侧向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时的最大速度称为临界速度,认为汽车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中两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所受的合力为零 B、汽车受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 C、如图(b)甲车的临界速度大于乙车的临界速度 D、如图(b),若两车质量相同,以大小相等的角速度绕环岛中心转,乙车比甲车更易发生侧滑 -
3、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0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在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现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使OA绳逆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在此过程中,P、Q及斜面均保持静止,则( )
A、斜面对物块P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B、斜面对物块P的支持力一直增大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一直增大 -
4、如图所示,为了将横放在水平地面的钢管直立起来,工人控制起重机,使横梁上的电机水平移动,同时以速度v匀速收短牵引绳,使钢管绕定点O转动,绳始终保持竖直且与钢管在同一竖直面内,钢管长为L,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管在转动过程中角速度大小变小 B、当钢管与地面夹角为θ时,电机水平移动速度为vtanθ C、当钢管与地面夹角为θ时,钢管顶端的速度为vcosθ D、当钢管与地面夹角为θ时,钢管顶端的速度水平向左 -
5、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已知图线甲为一条直线;图线乙为抛物线的一部分,且与t轴相切于10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乙车的初位置在x0=80m处 C、5s时两车速度大小相等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
6、动车作为我国重要交通工具,大大提高大家出行效率。设动车每次启动都是加速相同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和谐号动车组由静止出站,一列动车(8节车厢)长L,测得列车通过距车头L处的A点用时;由于国庆出游人员增加,和谐号动车组增挂了一列动车,列车总长度(16节车厢)为2L,测得列车通过距车头前L处的A点用时。则为( )
A、 B、 C、 D、 -
7、氢原子能级跃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结构,并从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大量氢原子处于n=4能级上,其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些氢原子能级跃迁过程中所发出的a、b、c三种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b光照射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会发生电离 B、b光光子的动量最大 C、相同条件下,a光最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在真空室中,c光的波长等于a、b两光波长之和 -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甲图,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 B、研究乙图,祝融号在MN段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 C、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运动员不能看作质点 D、研究丁图,选取地球为参考系,空间站处于运动状态且为完全失重状态 -
9、如图所示,倾斜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的速度沿顺时针匀速转动,倾角 , 一个物块从传送带的底端A以的速度沿传送带向上滑去,结果物块刚好能到达传送带的顶端B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 )
A、传送带A、B间距离为1.6m B、传送带A、B间距离为1.8m C、物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1s D、物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1.2s -
10、台式电子秤上竖直固定一弹簧,金属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位置竖直落下,根据电子秤示数的大小变化情况,就能判断小球的超、失重情况,在从小球接触弹簧到被弹起离开弹簧过程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小球下落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小球上升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小球下落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 D、小球上升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 -
11、用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一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质弹簧压缩了x(小球与弹簧不拴连,弹簧劲度系数为k),如图所示。将细绳剪断瞬间( )
A、弹簧弹力发生变化 B、小球速度不为零 C、小球立即获得的加速度 D、小球加速度为 -
1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另一细线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的最小值( )
A、mg B、1.5mg C、3mg D、2mg -
13、质量为3kg的物块,重力约30N,从5m高处下落,2s后静止在海绵上,如下图所示,上述涉及了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及其他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B、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N、m、s C、海绵比物块形变更明显,物块对海绵的力大于海绵对物块的力 D、kg、m/s、N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 -
14、某研究人员将一铁质小圆盘放入聚苯乙烯颗粒介质中,在下落的某段时间内,小圆盘仅受重力G和颗粒介质对其向上的作用力f。用高速相机记录小圆盘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相邻位置的时间间隔相等,如图所示,则该段时间内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f一直大于G B、f一直小于G C、f先小于G,后大于G D、f先大于G,后小于G -
15、固定在点的细线拉着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带正电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的圆周运动,该区域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强度 , 圆周上A点在圆心O的正上方,小球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方向水平向左,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 求:
(1)、小球过A点时对细线的作用力;(2)、小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率;(3)、若小球过A点时断开细线,之后的运动中小球经过其电势能最大位置时的速率为多大? -
16、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斜面倾角为37o , 一带电量为+q的小物体质量为m,置于斜面上,当沿水平方向加一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时,小物体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从某时刻开始,电场强度突然减为原来的0.5,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tan37°=0.75)求:
(1)原来电场强度的大小;
(2)当电场强度减小后物体沿斜面下滑距离为L时的动能。

-
17、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出某段金属线的长度直径和电阻。
(1)、在某次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金属的直径时,读数如图甲,则金属丝的直径为。(2)、在对上述金属线选取1.87米长度并接入到电路图中进行测量,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 电流表的读数为A。
(3)、根据上述步骤中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测得该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用科学记数法表达,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8、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其中E为电源,R为定值电阻,C为电容器,A为电流表,V为电压表。

(1)当开关“S”接在“1”端时,电容器处于过程中(填“充电”或“放电”),此时电流表A示数将逐渐(填“增大后趋于稳定”、“减小后趋于稳定”或“减小后趋于零”)。
(2)在放电过程中,得到的I-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约为C。(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电子围绕原子核在高速旋转。设电子质量为 , 电荷量为 , 氢原子核电荷量为 , 静电力常量为 , 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已知在孤立点电荷q的电场中,以无限远处电势为0时,距离该点电荷为处的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 B、电子绕核运动时等效电流为 C、电子绕核运动一周时,该氢原子核施加的库仑力对其做功 D、若无限远处电势为零,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为 -
20、如图所示,直线为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方向未标出),A、B、C为电场线上等间距的三点,一个带负电粒子从电场中P点(图中未标出)分三次以不同的方向射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分别经过A、B、C三点,粒子经过这三点时,在A点速度变化最快,则A、B、C三点中( )
A、A点场强最大 B、场强方向从A指向C C、A点电势最高 D、A、B间电势差绝对值大于B、C间电势差绝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