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甲所示是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其原理简图如图乙所示,在板状收集器A与线状电离器B间加恒定高压,让废气从一端进入静电除尘区经过净化后从另一端排出,其中一带负电的尘埃微粒沿图乙中虚线向收集器A运动,P、Q是运动轨迹上的两点,不计微粒重力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不考虑微粒运动过程中的电荷量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P点电势比Q点电势高 B、微粒在P点速度比Q点的大 C、微粒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Q点的大 D、微粒在P点具有电势能比Q点的小
  • 2、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成熟,无人汽车陆续进入特定道路进行实验。如图所示是两辆无人汽车在某一水平直线道路上同时同地出发的运动v-t图像,运动过程没有发生相碰,对两辆无人汽车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甲的加速度始终大于乙的加速度 B、2.5s时,甲无人汽车回到出发点 C、2.5s时,甲、乙无人汽车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4s时,两辆无人汽车距离为12m
  • 3、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存在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在P点以与x轴正方向成60°的方向垂直磁场射入,并恰好垂直于y轴射出磁场。已知带电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OP = a。不计重力。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  )

    A、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方程 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率 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D、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 4、神舟十六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十六次任务,也是中国空间站运营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处于半径为r1的圆轨道Ⅰ、空间站组合体处于半径为r3的圆轨道Ⅲ,两者都在其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通过变轨操作后,飞船从A点沿椭圆轨道Ⅱ运动到B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飞船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空间站组合体沿轨道Ⅲ运行的周期 C、飞船在轨道Ⅰ上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 D、空间站组合体在轨道Ⅲ运行的周期T3=2πRr33g
  • 5、某核电站利用中子轰击核燃料92235U释放核能来发电,轰击后产生3890Sr54136Xe , 并放出粒子a;3890Sr具有放射性,半衰期为29天,衰变后产生3990Y , 并放出粒子b,同时释放0.546MeV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a为质子11H B、3890Sr的衰变是α衰变 C、3890Sr的结合能小于3990Y的结合能 D、通过增大环境温度,可使3890Sr的半衰期变为28天
  • 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圆心为O,O点正上方固定一根竖直的光滑杆.质量为m的小球A套在圆环上,上端固定在杆上的轻质弹簧与质量为m的滑块B一起套在杆上,小球A和滑块B之间再用长为2R的轻杆通过铰链分别连接.当小球A位于圆环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当小球A位于圆环最右端时,装置能够保持静止.若将小球A置于圆环的最高点并给它一个微小扰动(初速度视为0),使小球沿环顺时针滑下,到达圆环最右端时小球A的速度vA=gR(g为重力加速度).不计一切摩擦,A、B均可视为质点.求:

    (1)此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

    (2)此过程中,弹簧对滑块B所做的功;

    (3)小球A滑到圆环最低点时,弹簧弹力的大小.

  • 7、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气柱长为L=12.5cm,左端长为h=4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气柱长度为也为h,且两端最上方液面齐平.现再往左端缓慢加入长为h的水银柱.已知大气压强为P0=76cmHg,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当气柱稳定时,求: 右端液面上升的高度L0及气柱A的长度LA(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 8、如图所示,真空中水平放置两块间距为d的无限大平行极板,两极板间的电场是匀强电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油滴,从两极板中央以水平速度v0射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试求:

    (1)两极板分别带何种电荷;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是多少;

    (2)若保持两平行极板间距d不变,仅将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一倍,小油滴将打到哪个极板上;其落点距入射点的水平位移是多少。

  • 9、工作出差时移动电源已经是智能手机的最佳搭配,用电动势为5V的电源给手机充电时,测得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为4.5V,已知电源铭牌中标有电源容量为2Ah,且电源电能全部释放出来,则:

    (1)电源放出的总电能是多少焦耳?

    (2)手机得到多少电能?

    (3)电源给手机充电过程中发出多少热量?

  • 10、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V , 额定电流0.32A);电压表(量程3V , 内阻3);电流表(量程0.5A , 内阻0.5Ω);固定电阻R0(阻值1000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Ω);电源E(电动势5V , 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1)、设计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请你在乙图中用笔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该同学利用电压表与电阻串联作用,扩大了电压表的量程。
    (3)、合上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应置于原理图中的点。
    (4)、当滑片移动到某点时,电压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丁所示。则小灯泡在3.5V0.5V的电压下的电阻之比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1、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的电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G1(内阻Rg1=100Ω , 满偏电流Ig1=10mA

    B.电流表G2(内阻Rg2=100Ω , 满偏电流Ig2=25mA

    C.定值电阻R0(100Ω,1A

    D.电阻箱R109999Ω1A

    E.滑动变阻器R2(100Ω,1A

    F.电源E(36V,内阻不计)

    G.多用电表

    H.开关S和导线若干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10”挡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该电阻丝的阻值,将多用电表的欧姆挡位换到(填“×1”或“×100”)进行再次测量,并重新进行(填“机械调零”或“欧姆调零”),若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示数为Ω

       

    (2)测量电阻丝阻值,某同学设计电路图如图乙所示。为采集到多组数据,应尽可能让电表同时接近满偏状态。所以图乙中,A1处应选择(填“G1”或“G2”)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量程为36V的电压表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测得电流表G1的示数为I1 , 电流表G2的示数为I2 , 则该种材料的电阻R=

  • 12、如图用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5gR , 当小球转到与圆心等高的左侧时,一质量为m的小钢珠从小球正下方竖直射入小球中(碰撞时间极短),之后小球与钢珠一起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钢珠撞击前的瞬时速度可能是3gR B、小钢珠撞击前的瞬时速度可能是53gR C、撞击后两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是3gR D、撞击后两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是53gR
  • 13、如图甲所示,下端与挡板拴接的轻弹簧置于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用细线与挡板相连(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剪断细线,从此时开始计时,滑块沿斜面向上运动,滑块向上运动的v-t图像如乙图所示,已知bc段是直线且滑块bc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t=t3时滑块恰好到达斜面顶端,t=0时滑块与斜面顶点间的竖直高度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t2时刻滑块与弹簧分离 B、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 C、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mgh D、剪断细线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mgh
  •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大后物体内能会增大 B、温度升高时,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均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 D、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E、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每一个分子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 15、实验室里的交流发电机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正方形线圈在水平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OO'轴匀速转动.今在发电机的输出端接一个电阻R和理想电压表,并让线圈每秒转25圈,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10 V.已知R=10 Ω,线圈电阻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线圈中的瞬时电流为2A B、从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开始计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i=2sin 50πt A C、流过电阻R的电流每秒钟方向改变25次 D、电阻R上的热功率等于10 W
  • 16、某离子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Ⅰ区宽度为d1 , 左边界与x轴垂直交于坐标原点O,其内充满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Ⅱ区宽度为d2 , 左边界与x轴垂直交于O1点,右边界与x轴垂直交于O2点,其内充满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3πd12d2Em2ql。足够大的测试板垂直x轴置于Ⅱ区右边界,其中心与O2点重合,以O2为原点建立zO2y坐标系,从离子源不断飘出电荷量q、质量m的正离子,其以某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过O点,依次经Ⅰ区、Ⅱ区到达测试板。离子从Ⅰ区飞出时的位置到O1点的距离l。忽略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计离子的重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离子进入Ⅰ区的初速度v0=d2Eq2ml B、离子在Ⅱ区运动的路程s=d22+2mElB2q C、离子打在测试板上的位置与O2点沿y轴距离ly=2mlEB2q D、离子打在测试板上的位置与O2点沿z轴距离lz=2mlEB2q
  • 17、半径为2R的圆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半径为R的单匝圆形线圈电阻为r,两圆同平面。线圈以速度v沿两圆心连线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线圈里先有逆时针方向电流后有顺时针方向电流 B、线圈穿过磁场过程中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2BRv C、线圈位移为R时,线圈中有最大感应电流im=2BRvr D、线圈进入磁场到位移为R的过程中,感应电动势均匀增加
  • 18、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小球,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 , 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小球从A到BC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电场力大小为2mg C、小球从A到B与从BC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1 D、小球从A到B与从BC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 1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60kg的物体在沿固定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斜面的底端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外力F做的功为120J,此后撤去外力F,物体又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出发点.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小于120J B、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重力势能大于120J C、在撤去外力F之后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等于120J D、在刚撤去外力F时,物体的速率为2 m/s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者质子本身 B、库仑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由它产生的电场 C、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从榆林到西安可以乘坐汽车到达也可以乘坐火车到达,体现了“或”的逻辑关系。
上一页 1264 1265 1266 1267 12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