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太空中的某三个天体可以做相对位置不变的圆周运动,假设a、b两个天体的质量均为M,相距为2r,其连线的中点为O,另一天体(图中未画出)质量为m(m << M),若c处于a、b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某特殊位置,a、b、c可视为绕O点做角速度相同的匀速圆周,且相对位置不变,忽略其他天体的影响。引力常量为G。则( )

    A、c的线速度大小为a的3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b的一半 C、c在一个周期内的路程为2πr D、c的角速度大小为GM8r3
  • 2、 沿空间某直线建立x轴,该直线上的静电场方向沿x轴,其电电势的φ随位置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一电荷都为e带负电的试探电荷,经过x2点时动能为1.5eV,速度沿x轴正方向若该电荷仅受电场力。则其将( )

    A、不能通过x3 B、在x3点两侧往复运动 C、能通过x0 D、在x1点两侧往复运动
  • 3、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方案。容器过中心轴线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其宽度为16cm,让单色光在此剖面内从空气入射到液体表面的中心。调整入射角,当反射光与折射光垂直时,测出竖直器壁上的反射光点与液体表面的距离h,就能得到液体的折射率n。忽略气壁厚度,由该方案可知( )

    A、若h = 4cm,则n=3 B、若h = 6cm,则n=43 C、n=54 , 则h = 10cm D、n=32 , 则h = 5cm
  • 4、 活检针可用于活体组织取样,如图所示。取样时,活检针的针蕊和针鞘被瞬间弹出后仅受阻力。针鞘在软组织中运动距离d1后进入目标组织,继续运动d2后停下来。若两段运动中针翘鞘整体受到阻力均视为恒力。大小分别为F1、F2 , 则针鞘( )

    A、被弹出时速度大小为2(F1d1+F2d2)m B、到达目标组织表面时的动能为F1d1 C、运动d2过程中,阻力做功为(F1+F2)d2 D、运动d2的过程中动量变化量大小为mF2d2
  • 5、 某救生手环主要由高压气罐密闭。气囊内视为理想气体。密闭气囊与人一起上浮的过程中。若气囊内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则( )
    A、外界对气囊内气体做正功 B、气囊内气体压强增大 C、气囊内气体内能增大 D、气囊内气体从外界吸热
  • 6、 如图所示,某滑雪爱好者经过M点后在水平雪道滑行。然后滑上平滑连接的倾斜雪道,当其达到N点时速度如果当0,水平雪道上滑行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在倾斜雪道上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M到N的运动过程中,其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 7、一台电风扇,内阻为20Ω,接上220V电压后,消耗功率66W.

    (1)电风扇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2)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少?转化为内能的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效率多少?

    (3)如果接上电源后,电风扇的风叶被卡住,不能转动,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以及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发热功率是多少?

  • 8、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进行实验。使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0~5 V),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对多用电表进行机械调零后,将选择开关拨到“×1 k”挡,进行欧姆调零。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应和(选填“1”或“2”)端相连。

    (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分别如图(b)、(c)所示,则电压表读数是V,电压表内阻是kΩ,可以求出多用电表“×1k”挡内部电源电动势为V。

    (3)用此多用电表测电阻,选择“×1”挡测20 Ω的电阻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1 , 选择“×1”挡测100 Ω的电阻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2 , 则I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I2

  • 9、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常温下纯净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以控制管内纯净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过程如下:

    (1)按图甲连接电路,电源为理想电源,内阻不计;R为电阻箱,R1、R2为两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V1、V2为两个量程相同的理想电压表。

    (2)不同水柱长度L及其电阻R的测量。

    ①用1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mm;

    ②向玻璃管内注满纯净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

    ③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

    ④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则此时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Rx=

    ⑤根据测量数据,可得纯净水的电阻率为ρ=。(用Rx、d、L表示)

    ⑥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重复实验,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

    ⑦断开S,整理好器材。

  •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R1、R2是定值电阻,R0是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L是小灯泡。闭合开关,当照射到R0的光照强度减小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不变 C、灯泡亮度变亮 D、电源效率增大
  • 11、随着“共享单车”的持续火热,“共享汽车”也悄然出现.下表是某种共享汽车的主要参数:

    空车质量

    800kg

    电池容量

    44kW·h

    标准承载

    200kg

    最大续航(充满电最大行驶路程)

    200km

    所受阻力与汽车总重比值

    0.09

    根据上述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时,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B、电池容量为44kW·h指的是汽车电池充满电时的电量 C、标准承载下,电动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的耗电量为3kW·h D、若标准承载下汽车速度能达120km/h,则汽车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不少于30kW
  • 12、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的分布如图所示,A、B、C、D是x轴上的四点,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大小分别是EAEBECED , 则(  )

    A、EA<EB B、EC<ED C、A、D两点在x方向上的场强方向相反 D、同一负点电荷在A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
  • 13、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电键S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电键S闭合。一带电液滴悬浮在两板间P点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A板向右平移一小段位移,电容器的电容C减小 B、若断开S,将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带电液滴的电势能减小 C、在S仍闭合的情况下,增大两极板距离的过程中,电阻R中有从b到a的电流 D、若断开S,减小两极板距离,则带电液滴向下运动
  • 14、图1是实验室的可拆卸铅蓄电池装置,图2是其示意图.利用铅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该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中M为电池正极(二氧化铅棒上端)N为电池负极(铅棒上端)P、Q分别为与正、负极非常靠近的探针(探针是为测量内电压而加入电池的,它们不参与化学反应).用电压传感器(可看做理想电压表)测量各端间的电势差,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MP

    UPQ

    UQN

    外电路断开时

    1.51V

    约为0

    0.59V

    在M、N之间接入10Ω电阻时

    1.47V

    -0.42V

    0.63V

    A、外电路接通时稀硫酸溶液中的电流方向向右 B、该电池的电动势约为0.59V C、该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1V D、该电池的内阻约为2.50
  • 15、如图所示,虚线是某静电场的一簇等势线。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为轨迹上的三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轨迹在一条电场线上 B、粒子带负电 C、场强EA>EC D、粒子的电势能EPA>EPC
  • 16、产生闪电的积雨云底层带负电,为避免闪电造成的损害,高大的建筑物会装有避雷针。图中虚线为避雷针周围的等势线,a、b两点的场强大小分为Ea、Eb , 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 , 则(  )

    A、φab B、Ea>Eb C、避雷针的顶端带负电 D、一带负电的雨滴从a下落至b,电场力做负功
  • 17、两个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质点周围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两质点带异号电荷,且Q1>Q2 B、两质点带异号电荷,且Q1=Q2 C、两质点带同号电荷,且Q1>Q2 D、两质点带同号电荷,且Q1=Q2
  • 18、由于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同学们没有直观的认识,因此学习完静电场之后,对电场的性质不容易理解。关于电场强度,某同学有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若在电场中的P点不放试探电荷,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0 B、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表明,点电荷周围某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该点到场源电荷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在r减半的位置上,电场强度变为r处的4倍 C、电场强度公式E=Fq表明,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成反比,若q减半,则该处的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2倍 D、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处处相同,所以任何电荷在匀强电场中受力都相同
  • 19、法国科学家库仑精心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叫库仑扭秤,他用此装置找到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总结出了库仑定律。库仑扭秤能研究微小的库仑力,它在设计时应用的最主要物理学思想方法为(  )

    A、等效替代法 B、微小量放大法 C、微元法 D、理想模型法
  • 20、如图,圆弧轨道AB的圆心为O,半径为R=2.5m , 圆弧轨道AB的B点与水平地面BE相切,B点在O点的正下方,在B点的右侧有一竖直虚线CD,B点到竖直虚线CD的距离为L1=2.5m , 竖直虚线CD的左侧有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1(大小未知),竖直虚线CD的右侧有场强大小为E2(大小未知)、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竖直虚线CD的右侧有一竖直墙壁EF,墙壁EF到竖直虚线CD的距离为L2=1m , 墙壁EF底端E点与水平地面BE相连接,墙壁EF的高度也为L2=1m。现将一电荷量为q=+4×102C、质量为m=1kg的完全绝缘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圆弧轨道AB下滑,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4m/s,最后进入竖直虚线CD右侧。已知滑块可视为质点,圆弧轨道AB光滑,水平地面BE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0m/s2AOB=53°sin53°=0.8cos53°=0.6。求:

    (1)场强E1的大小;

    (2)滑块到达竖直虚线CD时速度的大小和滑块从B点到达竖直虚线CD所用时间;

    (3)要使滑块与竖直墙壁EF碰撞,求E2的取值范围。

       

上一页 1192 1193 1194 1195 119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