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图中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
2、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将一水平放置的长为l的金属棒ab以某一水平速度v0抛出,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关于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棒不会产生电动势 B、ab棒产生的电动势越来越大 C、ab棒的电动势保持不变,且a端电势低于b端电势 D、ab棒的电动势保持不变,且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 -
3、如图所示,正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球面半径为R,为通过半球面顶点C和球心O的轴线。P、M为轴线上的两点,距球心O的距离均为。在M右侧轴线上点固定一带负电的点电荷Q,、M点间的距离为R,已知P点的场强为零。已知均匀带电的封闭球壳外部空间的电场强度可等效在球心处的点电荷,则M点的场强为( )
A、 B、 C、 D、 -
4、根据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下列有关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内,也可以称为3s时 B、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4s内 C、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ns内 -
5、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2r,向东;r C、r,向东;r D、2r,向东;0 -
6、在多年前的农村,人们往往会选择让驴来拉磨把食物磨成粉浆,假设驴对磨杆的平均拉力为 , 驴对磨杆的拉力方向时刻与麻杆垂直,半径为 , 转动一周为 , 则( )
A、驴转动一周拉力所做的功为 B、驴转动一周拉力所做的功为 C、驴转动一周拉力的平均功率为 D、磨盘边缘的线速度为 -
7、
某同学把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纸带、质量为的重物甲和质量为的重物乙()等器材组装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以此研究系统机械能守恒。此外还准备了天平(砝码)、毫米刻度尺、导线等。

(1)他进行了下面几个操作步骤:
A. 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 C. 用天平测出重物甲和重物乙的质量; D.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E. 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得出重物甲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物甲增加的动能。 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填步骤前字母)
(2)如图乙,实验中得到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先记下第一个点O的位置。然后选取A、B、C、D四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分别测量出A、B、C、D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打下B点时重物甲的速度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系统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则表明系统机械能守恒。(用给出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8、由相同材料的导线绕成边长相同的甲、乙两个正方形闭合线圈,两线圈的质量相等,但所用导线的横截面积不同,甲线圈的匝数是乙的2倍。现两线圈在竖直平面内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后进入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水平,且磁场的宽度大于线圈的边长,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下落过程中线圈始终平行于纸面,上、下边保持水平。甲的下边开始进入磁场时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上边进入磁场前也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 B、甲和乙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线的电荷量之比为1∶2 C、一定是甲先离开磁场,乙后离开磁场 D、甲、乙下边开始离开磁场时,一定都做加速运动 -
9、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中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时并排行驶,则( )
A、在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时,甲车在乙车前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
10、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11、如图在真空中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一根绝缘细线长为L,一端固定在图中的O点,另一端固定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的小球,O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小球拉至与O点等高的位置A处从静止释放.求:
(1)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此刻细线对B点处的小球的拉力大小
(3)若小球通过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求小球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位移x.
-
12、如甲图所示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实验装置.电源输出电压恒为 , S是单刀双掷开关,G为灵敏电流计,C为平行板电容器.

(1)当开关S接时(选填“1”或“2”)平行板电容器放电,流经G表的电流方向与充电时(选填“相同”或“相反”),此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将(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将G表换成电流传感器,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再放电,其放电电流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算出电容器的电容为F(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质点恰好静止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A、电容器的电容将增大,极板所带电荷量将增大 B、带电质点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C、P点的电势将降低 D、若将带电质点固定,则其电势能不变 -
14、 如图,在xOy坐标系中有三个区域,圆形区域Ⅰ分别与x轴和y轴相切于P点和S点。半圆形区域Ⅱ的半径是区域Ⅰ半径的2倍。区域Ⅰ、Ⅱ的圆心连线与x轴平行,半圆与圆相切于Q点,QF垂直于x轴,半圆的直径MN所在的直线右侧为区域Ⅲ。区域Ⅰ、Ⅱ分别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外。区域Ⅰ下方有一粒子源和加速电场组成的发射器,可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由电场加速到。改变发射器的位置,使带电粒子在OF范围内都沿着y轴正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沿纸面射入区域Ⅰ。已知某粒子从P点射入区域Ⅰ,并从Q点射入区域Ⅱ(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影响)
(1)、求加速电场两板间的电压U和区域Ⅰ的半径R;(2)、在能射入区域Ⅲ的粒子中,某粒子在区域Ⅱ中运动的时间最短,求该粒子在区域Ⅰ和区域Ⅱ中运动的总时间t;(3)、在区域Ⅲ加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强度的大小 , 方向沿x轴正方向。此后,粒子源中某粒子经区域Ⅰ、Ⅱ射入区域Ⅲ,进入区域Ⅲ时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成74°角。当粒子动能最大时,求粒子的速度大小及所在的位置到y轴的距离。 -
15、 某游乐项目装置简化如图,A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圆弧形滑梯,半径 , 滑梯顶点a与滑梯末端b的高度 ,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滑板B,紧靠滑梯的末端,并与其水平相切,滑板质量 , 一质量为的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在b点滑上滑板,当滑板右端运动到与其上表面等高平台的边缘时,游客恰好滑上平台,并在平台上滑行停下。游客视为质点,其与滑板及平台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均为 ,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 求:
(1)、游客滑到b点时对滑梯的压力的大小;(2)、滑板的长度L -
16、 虚接是常见的电路故障,如图所示,电热器A与电热器B并联。电路中的C处由于某种原因形成了虚接,造成了该处接触电阻0~240Ω之间不稳定变化,可等效为电阻 , 已知MN两端电压 , A与B的电阻 , 求:
(1)、MN间电阻R的变化范围;(2)、当 , 电热器B消耗的功率(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7、 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器材有电源E、电容器C、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传感器、计算机、定值电阻R、单刀双掷开关、开关、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 , 将接1,电压表示数增大,最后稳定在12.3V。在此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____(填选项标号)A、一直稳定在某一数值 B、先增大,后逐渐减小为零 C、先增大,后稳定在某一非零数值(2)、先后断开开关、 , 将电流表更换成电流传感器,再将接2,此时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方向(选填“”或“”),通过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画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时 , 图中M、N区域面积比为8∶7,可求出(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8、 为验证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某组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橡皮条、轻质小圆环、木板、刻度尺、白纸、铅笔、细线和图钉等器材,按照如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Ⅰ)用图钉将白纸固定在水平木板上;
(Ⅱ)如图(d)(e)所示,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G点,另一端连接轻质小圆环,将两细线系在小圆环上,细线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到某位置,并标记圆环的圆心位置为O点,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大小分别为F1 = 3.60N、F2 = 2.90N;拉力F1和F2 , 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小圆环,使其圆心到O点,在拉力F的方向上标记P3点,拉力的大小为F = 5.60N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e)中按照给定的标度画出F1、F2和F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F1、F2的合力F'。(2)、比较F和F' , 写出可能产生误差的两点原因 -
19、 水平圆盘上紧贴边缘放置一密度均匀的小圆柱体,如图(a)所示,图(b)为俯视图,测得圆盘直径D = 42.02cm,圆柱体质量m = 30.0g,圆盘绕过盘心O1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转动时小圆柱体相对圆盘静止。

为了研究小圆柱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用秒表测圆盘转动10周所用的时间t = 62.8s,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 = rad/s(π取3.14)(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圆柱体不同位置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c)所示,该读数d = mm,多次测量后,得到平均值恰好与d相等。(3)、写出小圆柱体所需向心力表达式F = (用D、m、ω、d表示),其大小为N(保留2位有效数字) -
20、 两根足够长的导轨由上下段电阻不计,光滑的金属导轨组成,在M、N两点绝缘连接,M、N等高,间距L = 1m,连接处平滑。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0°,导轨两端分别连接一个阻值R = 0.02Ω的电阻和C = 1F的电容器,整个装置处于B = 0.2T的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两根导体棒ab、cd分别放在MN两侧,质量分为m1 = 0.8kg,m2 = 0.4kg,ab棒电阻为0.08Ω,cd棒的电阻不计,将ab由静止释放,同时cd从距离MN为x0 = 4.32m处在一个大小F = 4.64N,方向沿导轨平面向上的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两棒恰好在M、N处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前瞬间撤去F,已知碰前瞬间ab的速度为4.5m/s,g = 10m/s2( )
A、ab从释放到第一次碰撞前所用时间为1.44s B、ab从释放到第一次碰撞前,R上消耗的焦耳热为0.78J C、两棒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b的速度大小为6.3m/s D、两棒第一次碰撞后瞬间,cd的速度大小为8.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