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单刀双掷开关S原来跟2相接,从t=0开始,开关改接1,经过时间t0 , 把开关改接2,则流过电路中P点的电流I和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势差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2、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像。经过Δt=0.4s时间,恰好第一次重复出现图示的波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选项中不能确定的是(  )

    A、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B、Δt=1.2s时间内质点P经过的路程 C、t=0.6s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 D、t=0.6s时刻的波形
  • 3、如图,物体的质量为m,用不可伸长的细绳OC悬于O点。现用同样材料的细绳AB绑住绳OC的A点,再用水平力F缓慢牵引A点,到图中虚线位置时,某段细绳刚好断裂,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所有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则OA段绳先断 B、OA段绳承受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C、OA段和AB段绳的合力不变 D、水平力F逐渐变大
  • 4、如图是在一些较高的建筑物上安装的避雷针,有关建筑物能够避免被雷击的原因是(  )

    A、避雷针尖端产生的感应电荷不断向大气释放,中和了空气中的电荷 B、避雷针与建筑物构成一个很大的电容器可以存储大量电荷 C、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5、敏敏同学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如图所示。把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小木板上,弹簧下端悬吊重物时,弹簧伸长,此时指针位置O点的刻度标记为0,以后该重物就固定在弹簧上,和小木板上的刻度构成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将此装置放置在电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针指在OA之间要比指在OC之间时的加速度大 B、指针指在OA之间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 C、若指针指在OA之间某点时,电梯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D、若指针指在OC之间某点时,电梯可能是在加速向下运动
  • 6、如图,单摆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A、B为运动的最高点,O为平衡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O点时,向心力为零 B、经过A点时,向心力不为零 C、经过O点时,回复力不为零 D、经过A点时,回复力不为零
  • 7、如图,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2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以向上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则(  )

    A、以地面为坐标原点,全过程总位移为3m B、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全过程总位移为3m C、以地面为坐标原点,全过程的路程为10m D、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全过程的路程为4m
  • 8、一辆汽车A沿水平车道以vA=10m/s的速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在相邻车道前方相距x0=20m处有以vB=15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5m/s2 , 从此刻开始计时,若汽车A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B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求:
    (1)、汽车A追上汽车B前,A、B两汽车间的最远距离;
    (2)、汽车A恰好追上汽车B所需要的时间。
  • 9、如图为“眼疾手快”游戏装置示意图,游戏者需接住从支架上随机落下的圆棒。已知圆棒长为0.4m,圆棒下端距水平地面2.1m,某次游戏中一未被接住的圆棒下落经过A、B两点,A、B间距0.4m,B点距离地面1.25m。圆棒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求:

    (1)、圆棒下端经过多长时间到达A点,及圆棒下端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
    (2)、圆棒经过AB段所需的时间。
  • 10、在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物体的时间和位移的仪器,靠电火花和墨粉打点,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秒打一次点,所用实验器材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绳、钩码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还有(填选项代号)。

    A.直流电源       B.刻度尺       C.停表       D.天平

    (2)、小明同学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纸带上O、A、B、C、D、E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纸带可知,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C=m/s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两空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高于50Hz,但该同学仍按50Hz计算小车的速度,则测量得到的小车速度与真实速度相比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1、如图a、b、c、d为光滑斜面上的四个点,一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bc、cd各段所用时间均为T。若滑块自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则(  )

    A、通过bc、cd段的位移之比为1:3 B、通过bc、cd段的时间均大于T C、通过c、d点的速度之比为3:22 D、通过c点的速度大于通过bd段的平均速度
  • 1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 B、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3s末加速度为零
  • 13、如图所示,A、B两轻质弹簧原长分别为l1和l2 , 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 , 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连接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个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缓慢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则(  )

    A、此时A、B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 B、此时A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C、此过程m1上升的高度是k2m1+k1m2k1(k1+k2)g D、此过程m2上升的高度是k1m2+k2(m1+m2)k1k2g
  • 14、两个力F1F2之间的夹角为θ , 其合力为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F2大小不变,θ角减小,则合力F一定增大 B、合力F总比分力F1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C、θ不变,F1大小不变,F2增大,则合力F一定增大 D、F1=6NF2=8N , 则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2NF10N
  • 15、滑板是深受年轻朋友追捧的极限运动。如图所示,当人站在水平滑板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B、人对滑板的压力就是人的重力 C、人在滑板上跳起做动作时不受到重力的作用 D、人在滑板上跳起做动作时重心不一定在人身上
  • 16、如图所示,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车轮外边缘半径为R,气门芯距轮心的距离为r,自行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不打滑,初始时刻气门芯在最高点,不考虑车轮的形变。气门芯从初始时刻到第一次运动至最低点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门芯通过的路程为2r+πR B、气门芯通过的位移的大小为2r C、气门芯通过的位移的大小为4r2+π2R2 D、气门芯通过的路程为4r2+π2R2
  • 17、国庆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中心线前x0=9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m/s。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20m/s和v=34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立即刹车,做加速度大小为a=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收费站窗口前9m处速度恰好减为6m/s,并以该速度匀速通过收费站窗口前区间。求:

    (1)、甲车司机刹车时离收费站窗口中心线的距离;
    (2)、若甲车通过收费站窗口中心线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v1=25m/s后匀速行驶,求甲车从开始减速至运动到速度为v1所用时间;
    (3)、若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乙车做加速度大小为a=4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m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
  • 18、高空抛物被形象地称作“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为制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某小区物业在每栋楼前架设了一台高清摄像机。在一次高空抛物事件中,查看该摄像机拍摄的一段录像时发现,如图所示,某物体经过三楼所用的时间为t=0.2s。已知物体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且每层楼的高度为h=3.2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物体刚到达三楼住户楼顶时的速度大小v;
    (2)、通过计算判断物体是哪层楼的住户抛下的。
  • 19、质量为4kg的物体,放在水平的地板上,用一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弹簧的伸长量为2.5cm时,物体恰好能够从静止开始运动:当弹簧拉着该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量为2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取10m/s2),求:

    (1)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与地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 20、在一段直线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18m/s,相距35m。在t=0时刻,甲车司机发现前方十字路口处有一辆货车突然冲出来,于是马上采取措施,如图中的甲、乙两图分别是甲、乙两车的运动图像,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5s内,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0~5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为13.5m/s C、甲、乙两车在3.5s末速度相等 D、在0~5s内,甲、乙两车的最小距离为3.5m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