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项目比赛过程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动作 B、研究乒乓球在空中的旋转问题 C、研究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D、研究羽毛球运动员扣球的动作
  • 2、某兴趣小组对“蝉宝跳台跳水”进行研究,因运动员跑、跳、翻等运动过于复杂,做了假设简化:将运动员看作质量为m的木块,在距水面上H=3m高处以v0=2m/s竖直上抛,落入水中,不计空气阻力和入水过程木块的大小,入水后受到水对木块的浮力和摩擦阻力总计大小恒为体重的3.5倍,直到速度减为零再上浮。有人认为入水过程将木块看作质点太过简化,经查资料后在入水过程将木块改成1.6m长的竖直直杆(全程保持竖直不翻转),从杆接触水面到没入水中过程视为减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杆入水深度关系为v=ll+hv1 , (其中l为杆长,h为杆入水的长度,v1为杆刚入水时的速度大小)。杆全部入水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杆入水前、全部入水后受力与木块相同。请你帮助计算:(提示:可以用1vh图像下的“面积”代表时间)

    (1)、将运动员简化为木块(质点):

    ①木块竖直上升过程离跳台的最大高度和从抛出到刚入水的时间;

    ②为不让木块碰到池底,水至少多深;

    (2)、将运动员简化为竖直直杆:

    ③直杆刚没入水中时的速度大小;

    ④直杆从抛出到入水最深的过程(池水足够深),全程平均速度大小。

  • 3、小明同学尝试推动家中质量m=52kg的沙发。

    (1)、小明以F=200N的力水平向前推沙发,但没有推动,求沙发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
    (2)、小明以更大的力推动沙发,待沙发达到一定速度后放手,沙发经过1s滑过2m停下。求沙发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3)、小明在沙发停下前,改用与水平面成37°角斜向上的力拉沙发,恰好使沙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拉力的大小。(已知:sin37°=0.6cos37°=0.8
  • 4、如图所示,汽车上高速公路通过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通道),需要汽车先在收费站入口处减速到5m/s,再通过长10m的匀速行驶区间后允许加速驶离。以15m/s行驶的小车,正要过ETC通道,设小车减速的加速度a大小恒为1m/s2 , 求:

    (1)、小车需在离收费站入口多少距离处开始减速?
    (2)、小车通过匀速行驶区间后再匀加速驶过25m,速度增加到15m/s,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3)、小车从开始减速、匀速、加速到15m/s的总时间。
  • 5、某实验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并用图钉把橡皮筋的左端点固定在方木板A点上,橡皮筋的右端点拴上两个细绳套;

    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右端点伸长到某一位置O,记录两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 并记录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

    C.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筋的结点拉至O点,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套的方向;

    D.选定一个合适的标度,在图丙中,用力的图示法作出F1、F2和F的图示;

    E.用虚线把F的箭头端分别与F1、F2的箭头端相连接,得到四边形,分析力F与F1、F2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F.发现F与F1、F2构成的四边形接近平行四边形,适当修改,使其严格满足。

    G.整理器材,得出结论。

    (1)、上述实验步骤中做法错误的是 , 缺少的操作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测力计拉绳套时外壳不能摩擦到纸面 B、测力计通过调整面板或指针位置来调零 C、两测力计校准时必须用标准测力计检验 D、只有一个弹簧秤也能完成力的合成实验
    (3)、某次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2.20N,另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读数F2=N。
    (4)、F1、F2的方向如图丙所示,用作图法求F1、F2合力大小F=N。

  • 6、
    (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可用于“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①图甲中的打点计时器,放大后如图乙所示,墨粉纸盘应放置于纸带的面(选填“上”、“下”),使用频率为50Hz、电压为V(选填“8”、“220”)的交流电。

    ②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下列措施有必要的是

    A.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B.小车必须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C.小车质量远大于槽码质量

    D.必须补偿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③如图丙所示, A、B、C、D、E是打好的纸带上5个连续的计数点(每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C=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④如果实验时交流电的频率实际为50.2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仍按照50Hz进行计算,求得的速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2)、按课本要求用此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①还需要增加的器材有:刻度尺、

    ②以小车为研究对象,槽码的重力当成细线的拉力,(选填“能”、“不能”)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数据。

  • 7、看作球体的雨滴在无风的环境中从静止开始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满足Ff=12kρSv2(k为阻力系数,取0.47;ρ为空气密度,约等于1.29kg/m3;S为雨滴的横截面积,S=πr2),开始下落位置足够高,则半径r=1mm的雨滴下落的最大速度约为(球体积公式V=43πr3 , 水密度ρ=1×103kg/m3)(  )
    A、0.2m/s B、4.6m/s C、6.6m/s D、200m/s
  • 8、如图所示,有四根竖直杆A、B、C、D排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杆与杆之间相距分别为2l、5l、8l。一同学从静止开始要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匀加速通过四根杆,则他的起跑位置与A杆的距离为(  )

    A、112l B、124l C、136l D、148l
  • 9、如图甲所示,工人用吊运机将重物吊上一定高度后停住,为了把重物拉到室内,需要用到一根带光滑钩子的轻杆拉动轻绳,其过程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工人握住杆始终在同一水平面内缓慢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的弹力逐渐变大 B、绳子给杆的作用力不变 C、手对轻杆的作用力越来越大 D、手对轻杆的作用力始终水平
  • 10、如图所示,小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在城市道路上,在车头距离“车让人”停车线30m时,驾驶员发现前方有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经过0.5s后刹车使小车匀减速到停止,为了保证小车车头不越过停车线,下列关于匀减速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减速的最大距离为30m B、匀减速的最小加速度大小为3m/s2 C、匀减速的时间可以超过4s D、匀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可以超过6m/s
  • 11、如图所示,四根劲度系数都为50N/m的相同轻质弹簧,右端都用20N的水平力往右拉。甲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乙左端用20N的水平力往左拉,丙左端拉着物体向右匀速运动,丁左端拉着物体向右加速运动。弹簧与水平面无摩擦,均为弹性形变。下列关于弹簧伸长量∆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Δl=0.4m   Δl=0.8m   Δl>0.4m   Δl=0.4m B、Δl=0.4m   Δl=0.8m   Δl=0.4m   Δl>0.4m C、Δl=0.4m   Δl=0.4m   Δl=0.4m   Δl=0.4m D、Δl=0.4m   Δl=0.4m   Δl>0.4m   Δl>0.4m
  •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由圆形链圈套住的静止隔离墩,三根轻绳一端通过圆环套在链圈上,另一端分别施加200N、300N、400N的拉力(因圆环可自由滑动拉力方向可在水平面及上方自由变化)。已知隔离墩和链圈、圆环的总质量120kg,隔离墩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隔离墩受摩擦力最小可为100N B、隔离墩受摩擦力最大可为720N C、隔离墩对地面的压力可为400N D、隔离墩对地面的压力可为300N
  • 13、如图所示,汽车正沿着弧形坡道缓慢下坡,先后经过A、B两点。关于小车在A、B两点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坡道对车的支持力A点比B点大 B、坡道对车的摩擦力A点比B点小 C、车受到的合外力A点比B点小 D、车的重力沿坡道向下的分力A点比B点大
  •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鱼在水中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a从左向右匀加速游动,则水给鱼的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等于零 B、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C、大小等于ma,方向水平向右 D、大小大于mg,方向斜向右上方
  • 15、如图所示,“强磁玻璃双面擦”是相互吸引夹住玻璃的两强磁块,沿着玻璃面移动其中一块另外一块跟着移动,从而达到擦一面净两面的效果。当两磁块夹住两面竖直的玻璃水平匀速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磁块间的吸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磁块对玻璃的弹力是由于玻璃的形变而产生 C、手持磁块对另一磁块的吸引力在竖直面内斜向上 D、手持磁块受到玻璃的弹力和另一磁块的吸引力一定是平衡力
  • 16、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分别是它们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像,则在前6s位移最大的是(  )
    A、 B、 C、 D、
  • 17、如图所示,轻轻下压“平衡鹰”尾部A处或翅膀B处,在晃动几次后依然能静止在支架上。关于“平衡鹰”重心的位置最有可能的是(  )

    A、鹰的腹部中心 B、鹰的尾部中心 C、鹰嘴的正下方 D、鹰嘴的正上方
  • 18、某高速列车从车站沿平直铁路出发,速度从零开始经多次加速和滑行达到250km/h以上,运行到不同路段速度大小有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B、列车高速运行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列车速度增大过程速度变化率一定变大 D、列车速度减小过程速度变化量一定变小
  • 19、游客乘坐如图所示的摩天轮转一圈后回到起点,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客的位移为零 B、游客的瞬时速度为零 C、游客的平均速率为零 D、游客的加速度始终为零
  • 20、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 B、牛顿三个定律都是牛顿通过实验直接验证得到 C、胡克研究发现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