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如图,是一个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要求摆线与悬点连接处要用铁架夹住摆线,不能随意地将摆线绕在铁架上,其原因是:
A.防止摆角大于5度
B.防止测量摆长时无法得到较精确的数据
C.防止摆球在摆动过程中摆长不断发生变化
D.防止摆线固定点松动,造成摆长越来越长
(2)以下是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记录到的两组数据,请根据表格数据,把表格中需要计算的物理量填上,并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保留两位小数)
次数
摆线长度(cm)
摆球直径(cm)
50次全振动时间(s)
摆长L(cm)
重力加速度g
(m/s2)
1
97.0
2
100
2
79
2
90
结论:本次实验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m/s2).
(3)若两个摆长不等的单摆,摆球质量之比
, 在同一地方做小角度摆动时摆角相等,他们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之比
, 则他们的周期之比
.
-
2、霍尔元件在笔记本电脑开屏变亮、合屏熄灭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原理图简化为图乙所示,材料为一块长、宽、高分别为a、b、c的半导体(载流子带正电)元件,电流方向向左。当合上显示屏时,水平放置的元件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元件前、后表面间产生电压,当电压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屏幕自动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屏过程中,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高 B、合屏过程中,元件前、后表面间的电压变小 C、经长时间使用,磁体磁性变弱,可能出现闭合屏幕时无法熄屏 D、要想提高屏幕自动熄灭的灵敏度,可适当减小宽度b
-
3、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7 kg·m/s,B球的动量为 5 kg·m/s,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后, A、B两球的动量可能为( )A、pA=6 kg·m/s pB=6 kg·m/s B、pA=3 kg·m/s pB=9 kg·m/s C、pA=-2 kg·m/s pB=14 kg·m/s D、pA=-4 kg·m/s pB=16 kg·m/s
-
4、如图在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a、b分别与有铁芯的线圈L和定值电阻R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自感线圈的直流电组与定值电阻R的阻值相等),闭合开关S达到稳定后两灯均可以正常发光.关于这个实验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的瞬间,通过a灯的电流大于通过b灯的电流 B、闭合开关后,a灯先亮,b灯后亮 C、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通过a灯的电流不大于原来的电流 D、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通过b灯的电流大于原来的电流
-
5、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加速运动,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经过A、B两点时速度分别为和vB , A、B之间的距离为L。由A到B的过程,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I;运动至B点时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 , 则:( )。A、 B、 C、 D、
-
6、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等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可见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要大 D、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
-
7、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测光电效应,已知实验中测得某种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 )A、普朗克常量为 B、该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C、若用频率是的光照射该金属,则最大初动能为 D、若要测该金属的遏止电压,则电源右端为负极
-
8、下列关于原子、原子核物理的四副关系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甲图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B、由乙图看出,同种颜色光的强弱不同,截止电压也不同 C、由丙图看出,放射性元素的数量因衰变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所经历的时间是相等的 D、由丁图看出,核平均结合能随着原子核的质量数增大而增大
-
9、如图所示,一长度 , 质量为的滑板Q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右侧的竖直墙面固定一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质量为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以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滑板,当物块滑至距离滑板Q右端处时恰好与滑板达到共速,之后滑板撞到水平弹簧左端。物块与滑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为 , 取重力加速度 , 求:
(1)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滑板右端与弹簧左端初始距离的最小值;
(3)滑板与弹簧接触过程中,物块与滑板始终无相对滑动,求弹簧劲度系数的取值范围。
-
10、如图所示,用长度L=1m的轻绳,拴着一质量m=1kg,的小球(视为质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张力 , 圆心O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6m,小球在最低点时轻绳恰好断开,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求:
(1)绳断时小球的线速度大小;
(2)绳断后小球的落地点与绳断时小球所在位置间的水平距离。
-
11、2023年11月3日,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发射升空。若卫星在距地球表面某高度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地球可视为均匀球体,其半径为 , 引力常量为 , 忽略地球自转影响。求:
(1)地球的质量;
(2)卫星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
12、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
(1)下列器材中,实验时不需要的是。(多选,填正确答案前的标号)
A.弹簧测力计 B.重垂线 C.打点计时器 D.坐标纸
(2)关于此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前的标号)
A.斜槽轨道要保持水平且光滑
B.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3)如图乙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获得的相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小方格的边长为L,则图中A点(选填“是”或“不是”)平抛的起点。
(4)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如图丙所示,该同学在轨迹上任取一点M,测得其坐标为(x,y),g已知,则初速度的测量值为(用x、y、g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3、一辆机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启动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机车的质量 , 机车前进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时机车达到额定功率 , 之后保持该功率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B、机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C、内牵引力做功为 D、机车的最大速度为
-
14、如图所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工人师傅握紧绳子一端,绳子另一端跨过定滑轮连接质量为的重物,工人师傅通过水平向右运动以控制重物在空中以速度匀速下落某时刻他手中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不计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人师傅做匀速运动 B、工人师傅受到的绳子拉力大小大于重物的重力 C、工人师傅此时的速度大小为 D、绳子拉力对工人师傅做功的功率为
-
15、游乐场中有一种魔盘游戏,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的小孩(可以看作质点),坐在水平圆盘上到转轴距离为处。某时刻圆盘从静止开始加速转动,小孩始终相对圆盘静止,圆盘角速度从零增加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孩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 B、小孩所受摩擦力做功为 C、小孩所受重力的冲量为零 D、小孩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运动轨迹切线方向
-
16、如图甲所示,一物块以一定初速度沿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滑,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大小恒定,物块动能与运动路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过程,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做负功 B、图乙中的过程,物块受到的重力始终做负功 C、图乙中的过程,物块克服摩擦力的功等于摩擦增加的内能 D、图乙中的过程,物块机械能增加
-
17、2024年2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高轨卫星发射过程可简化如下,首先将其发射到圆轨道1,在点点火喷气后进入椭圆轨道2,最终由B点进入预定的圆轨道3。已知卫星在轨道1,3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轨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 B、高轨卫星在点的喷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C、高轨卫星在轨道1上过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过点的加速度 D、高轨卫星在轨道2上过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过B点的速度
-
18、如图,小船从河岸处A点出发渡河。若河宽为100m,河水流速v1=4m/s,方向平行于河岸指向河的下游,船在静水中速度v2=5m/s,船头方向与河岸垂直,船视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从A点出发经过20s到达对岸 B、小船到达对岸的位置在河正对岸下游125m处 C、若河水流速变慢,小船从A点到对岸的时间可能低于20s D、若小船行驶到河中央时水流变快,小船的实际速度方向会改变
-
19、学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铅球比赛,他将同一铅球从空中同一位置A先后两次抛出,轨迹如图乙所示,两轨迹的交点为B。已知铅球两次经过B点时机械能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不计铅球大小,则关于两次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抛出的初速度相同 B、两次铅球在空中运动时间相同 C、两次铅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D、两次铅球在最高点机械能相同
-
20、一满载旅客的复兴号列车以大小为的速度通过斜面内的一段圆弧形铁轨时,车轮对铁轨恰好都没有侧向挤压。图为该段铁轨内、外轨道的截面图,斜面倾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列车受到重力、轨道的支持力和向心力 B、若列车以大于的速度通过该圆弧轨道,车轮将侧向挤压外轨 C、若列车空载时仍以的速度通过该圆弧轨道,车轮将侧向挤压内轨 D、列车对轨道在与斜面垂直方向上的压力大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