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斜向下方推箱子,第一次的推力大小为F1 , 箱子没有运动,第二次的推力大小为F2 , 箱子做匀加速运动。已知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明:

    (1)、第一次推箱子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第二次推箱子时,箱子的加速度大小a。
  • 2、高速公路上的隧道设置限速以保证行驶安全,某汽车以速度v1行驶,在离隧道x1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刚好保持限速v2通过隧道,出隧道后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经过时间t速度恢复为v1 , 求汽车
    (1)、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加速阶段通过的位移大小x2
  •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和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1)、实验中使用的打点计时器如图乙所示,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选填“约为8 V”或“为220 V”)。
    (2)、补偿阻力时,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小车在不挂槽码时拖动纸带运动,若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则表明阻力补偿恰当。
    (3)、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小车质量槽码的质量时,可以认为槽码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4)、图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计时点,已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在小车中加质量为m的砝码,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实验,作出的1am图像如图丁所示,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则小车的质量为

  • 4、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挂一物体,上端用手牵引使物体匀速上升,若手突然停止运动,从该时刻到物体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率v、加速度大小a随运动时间t或上升高度h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5、如图所示,三根细线a、b、c将相同的小球1和2连接,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c水平。则细线中的张力FaFbFc的大小关系是(  )

    A、Fa>Fb>Fc B、Fa>Fc>Fb C、Fb>Fa>F D、Fb>Fc>F
  • 6、如图所示,一晒衣架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横杆与四根相同的轻质斜杆垂直,两斜杆间的夹角为θ , 横杆对每根斜杆的压力沿斜杆方向。当θ缓慢增大时(  )

    A、地面对每根斜杆的支持力不变 B、横杆对每根斜杆的压力大小不变 C、地面对每根斜杆的摩擦力不变 D、地面对每根斜杆的摩擦力减小
  • 7、如图所示,虚线是竖直平面的圆,固定的光滑细杆交于圆的最低点O。现套在杆上的小球甲、乙同时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并运动到O点,上述整个过程中两球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 8、一地铁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小华用细线将一支圆珠笔悬挂在地铁的竖直扶手上,地铁运行时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细线相对扶手向东偏转,重力加速度为g。分析照片可知(  )

    A、地铁一定向西加速运动 B、细线与扶手间的夹角与圆珠笔的质量无关 C、测出细线与扶手间的夹角θ , 地铁的加速度a=gsinθ D、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与地铁的加速度大小无关
  • 9、如图所示,在小球A自由下落的同时,小球B做竖直上抛运动,两小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的初始下落高度是B的最大上升高度的2倍 B、A的初始下落高度是B的最大上升高度的3倍 C、两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A相对于B做匀速运动 D、两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A相对于B做加速运动
  • 10、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得到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弹簧的伸长量 B、从图像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4N/m C、弹簧的长度为40.0cm(未超出弹性限度)时,弹簧的弹力为12.0N D、实验中未考虑弹簧在自身重力下的形变量,这会导致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偏大
  • 1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力F将课本压在竖直墙壁上,课本静止。现仅逐渐减小F的大小直至为0,上述过程中(  )

    A、课本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B、课本静止时,课本和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C、课本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课本下滑时,受到的墙壁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 12、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6N,不计弹簧测力计、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0N B、4N C、6N D、16N
  • 13、某实验小组“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先、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一端拉至O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和绳套无需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B、两次都将橡皮条的一端拉至O点是为了保证作用效果相同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绳的夹角越大越好 D、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只需记录测力计的读数
  • 14、下列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
    A、N B、km C、m/s D、kg
  • 15、在人行立交天桥上,偶尔有建筑材料脱落现象,给正在天桥下方行驶车辆带来安全隐患。如图,地面上O点正上方的天桥P点处有一软胶脱落,当软胶以a = 9 m/s2加速度自由下落时,与O点水平距离s = 0.5 m处,刚好有一长L = 2.5 m的平板汽车朝O点向左行驶。软胶与小车上表面的竖直高度为h = 4.5 m。

    (1)、求软胶下落到与小车上表面等高的A处的时间;
    (2)、若汽车以v1 = 0.5 m/s的速度,加速度大小a1 = 2 m/s2向左匀加速运动,试判断软胶是否能落到小车上?如果能,求落点到小车左端的距离;如果不能,求软胶落到A处时小车左端到A点的水平距离;
    (3)、若从图中位置开始,让平板车以v2 = 1 m/s初速度,分别以不同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使软胶不落到小车上,求小车的加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 16、小飞和小敏在一起玩遥控小车,小敏操纵遥控器使小车从水平面上O点静止起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0.03m/s2 , 到达坡底A点的速度为0.3m/s , 立即关闭小车电源,此时小飞以恒定的速率从O点出发跑去追小车,刚好在小车停下时追到小车,小车沿着粗糙的斜坡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0.15m/s2。不计小车在A点处的速度损失,求:

    (1)、小车从O点出发到停在斜坡上B点过程中运动的时间和路程:
    (2)、小飞追小车的平均速率。
  • 17、如图所示,一重为40N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间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力F1F2的作用,其中F1=13NF2=6N , 已知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撤去力F2 , 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 18、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分组实验中: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如图(a)所示的Fl图像,其中F为弹簧弹力,l为弹簧长度。请通过图(a),分析并计算该弹簧的原长l0=cm , 弹簧的劲度系数k=N/m。该同学将该弹簧制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l=cm。
    (2)、探究实验中某小组作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c所示,出现这样的原因应该是(     )
    A、误将弹簧的长度当作形变量 B、悬挂钩码数量过多,导致弹簧的形变量超出了其弹性限度 C、悬挂的钩码没有成倍增加
  • 19、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是小球自由下落时频闪照片示意图,以A位置为刻度起点,单位是频闪仪每隔0.02s闪光一次。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______。(填正确答案前面的标号)
    A、毫米刻度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2)、小球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操作员的疏忽忘了记录D位置的刻度,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D位置对应的刻度是mm,小球下落到B位置的速度为m/s,通过这幅照片得到小球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 20、如图甲所示,一人用由0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0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f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的推力为20N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20N B、当人的推力为25N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20N 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5 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