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一弹性轻绳沿x轴水平放置,绳左端位于坐标原点,沿y轴振动,在x轴上形成一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4cm。在t0=0时刻平衡位置在x=1.5m处的A质点正处在波峰,平衡位置在x=6.5m处的B质点位移为+2cm且向y轴负方向振动,经t=0.01s , A处质点位移第一次到达+2c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机械波的波长为6m B、质点A振动的周期可能为0.12s C、A点的振动方程为yA=4sin100π3tcm D、该机械波在介质中的最大波速为100m/s
  • 2、如图所示为某一游戏的局部简化示意图,滑块从开始运动到停下来为一次完整的游戏过程。质量为1kg的滑块在A点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拉力F作用,拉力大小为10N , 使滑块静止从A点运动到B点,到B点撤去外力,滑块滑过以v0=4m/s的顺时针匀速运行的传送带上,恰能冲到光滑的斜面CD的最高点。倾斜直轨道CD固定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10m的圆形支架上,C为圆形的最低点。滑块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其中滑块与AB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 , 与传送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2=78,AB的长度为0.75mBC长度为4.0m , 斜面CDh=0.8m , 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所有接触面平滑连接。(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及到达B点的时间;

    (2)滑块第一次到达C点时速度的大小;

    (3)滑块从A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

  • 3、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粒子源,能够连续不断的发出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带电粒子经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偏转电场两极板间的中心线O1、O2射入电压为2U的偏转电场,刚好从偏转电极下极板右边缘Q点飞出。已知偏转电极的极板长度为L,荧光屏AB到偏转电极极板右边缘的距离PA=2L,图中AB=PQ=DC,且C、D为QB、PA的中点,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

    (1)求偏转电场极板间的距离d;

    (2)求带电粒子通过AB延长线上的位置离O2的距离y;

    (3)平行于QB的K板为绝缘反射板,其右端可沿着DC延长线上下平移,若带电粒子打到K板上能够反弹,平行于板方向速度不变,垂直于板方向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要使粒子经K板反弹后能够打到荧光屏AB上的任意位置,当K板长度最短时,求K板上下可移动范围的宽度s。

  • 4、如图所示,卫星A、B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卫星A、B的线速度v、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a、向心力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A>vB B、ωAωB C、aA<aB D、FA>FB
  • 5、如图所示,半径为R=1.0m的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另一个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C点右侧的水平地面上紧挨着C静止放置一足够长的木板,木板质量M=0.5kg , 上表面与C点等高。质量为m=0.5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1.8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1.25J。已知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 , 木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05 , 求:

    (1)物块在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2)物块在经过C点时,圆弧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

    (3)经过足够长时间,系统产生的摩擦热为多少?

  • 6、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是2m、m的两物块A、B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壁相接触。t=0时,物块C以速度v0向右运动,t0时刻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作用时间极短、可忽略)与物块A粘在一起不再分离。在0~3t0时间内,物块C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C的质量;

    (2)离开墙壁后,物块B的最大速度。

  • 7、2024年2月24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经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假设“梦舟”飞船绕月球表面飞行的周期为T , “揽月”飞行器在月球表面着陆后,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将一小球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水平速度v0拋出后,仍落在斜面上,如图所示。月球半径为R , 空中运动时不计阻力,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2)从斜面上拋出的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距斜面最远。

  • 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滑块和遮光条的质量M、钩码的质量m;

    ②调整气垫导轨水平,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固定滑块;

    ③测量遮光条中点与光电门光源之间距离L及遮光条宽度d,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光电门记录遮光条遮光时间t;

    ④重复以上实验多次。

    根据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本实验可以不用测量M和m B、实验中不需要保证m远小于M C、滑块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始终与钩码相等 D、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滑块
    (2)、某同学测量得滑块和遮光条的质量M=300.0g、钩码的质量m=100.0g、遮光条宽度d=0.48cm , 某次实验中滑块静止时遮光条中点与光电门光源之间距离L=86.00cm , 遮光条遮光时间t=3.00ms , 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v=m/s,测量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J,滑块和钩码增加的动能总和为ΔEk=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9、如图所示,Ⅰ为同步卫星轨道,其对地张角为2θ , Ⅱ为近地卫星轨道。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0 ,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根据题中条件,可求出(       )

    A、卫星在Ⅱ轨道运动的线速度小于Ⅰ轨道的线速度 B、卫星在Ⅰ轨道运动的周期等于T0 C、卫星在Ⅰ轨道和Ⅱ轨道的加速度之比为sin2θ D、同一卫星在Ⅰ轨道机械能和Ⅱ轨道的机械能相等
  • 10、在修筑铁路时,为了消除轮缘与铁轨间的挤压,要根据弯道的半径和规定的行驶速度,设计适当的倾斜轨道,即两个轨道存在一定的高度差。火车轨道在某转弯处其轨道平面倾角为θ , 转弯半径为r , 在该转弯处规定行驶的速度为v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列车运动的圆周平面为图中的b B、列车受到重力、轨道的支持力和向心力 C、若列车以大于v的速度通过该圆弧轨道,车轮将侧向挤压内轨 D、列车在该转弯处规定行驶的速率为v=grtanθ
  • 11、船只通行三峡大坝除了通过五级船闸“走楼梯”外,还可以通过升船机“坐电梯”快速过坝。三峡升船机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提升总重量约15500吨,最大提升高度为113米,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垂直升船机。升船机工作原理简化为用钢绳提升承船箱,已知某次电动机将重2000吨的承船箱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匀加速提升,4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该功率继续提升重物,5s末重物达到最大速度vm该过程中承船箱的vt图像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

    A、4s5s内起重机的牵引力不变 B、起重机的额定功率P=4.002×105W C、重物的最大速度vm=2.001m/s D、04s内承重箱克服重力做功W=1.6×104J
  • 12、有一竖直转轴,转轴上不同高度处的两点分别系有一长为2ll的细绳,细绳另一端分别系有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与A球相连的绳子系得更高,将小球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使小球随转轴一起转动,现逐渐增大转轴的转速,直到两小球均离开桌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球比A球先离开桌面 B、两球同时离开桌面 C、将与A球连接的绳子更换为3l长,则A球将后离开桌面 D、将与A球连接的绳子更换为3l长,A球两次离开桌面时的转速相同
  • 1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的圆环,ab为水平直径,cd为另一条直径,一个小球(可以看成质点)在c点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2m/s拋出,刚好落在d点,已知直径ab与直径cd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g=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圆环的半径为0.375m B、抛出点c距水平直径ab的高度为0.45m C、若小球从c点以不同的速度水平向右拋出,一定不可能垂直落在圆环上 D、若小球从c点以不同的速度水平向右拋出,经过直径cd上不同位置时的速度方向不相同
  • 14、胎压监测器可以实时监测汽车轮胎内部的气压,在汽车上安装胎压监测报警器,可以预防因汽车轮胎胎压异常而引发的事故。一辆装有胎压报警器的载重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驶,其中一段路面的水平观察视图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是水平线,在保证安全行驶的情况下,若要尽量使胎压报警器不会超压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A处应增大行驶速度 B、汽车在B处应增大行驶速度 C、汽车在A、B处均应增大行驶速度 D、汽车在A、B处均应减小行驶速度
  • 15、如图所示,足球场上,守门员会戴着厚厚的手套向水平飞奔而来的球扑去,使球停下,关于此过程守门员戴手套的作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减小球对手的平均作用力 B、减小球对手的冲量 C、使球的动量改变量变小 D、使球的加速度变大
  • 16、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不同的 B、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C、在不同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不同方向的传播速度不同 D、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不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状态而改变
  • 17、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第I象限中有磁感应强度B=0.20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粒子以速率v=25m/s从x轴上P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已知速度v与x轴的夹角θ=30°,P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L=0.25m,粒子所带电荷量q=3.0×10-15C,质量m=6.0×10-18kg,π=3.14,不计粒子重力,求: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 18、如图所示,可沿缸壁自由滑动的活塞(厚度不计)把导热性能良好的竖直圆筒形汽缸内的理想气体分成A、B两部分。活塞静止时与汽缸底部的间距为汽缸高度h34 , A部分气体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已知B部分气体的质量为m , 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 质量为p0S4g ,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整个系统始终处于恒温状态,现将汽缸底部的阀门K打开,将B部分气体缓慢放出一些,当活塞下移14h时关闭阀门K。求关闭阀门时

    (1)B部分气体的压强pB

    (2)B部分气体剩下的质量m'

  • 19、如图,在汽油内燃机的汽缸里,当温度为47时,混合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的体积为9.0×104m3 , 压强为1.0×105pa。压缩冲程移动活塞使混合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到1.5×104m3 , 压强增大到1.2×106pa。汽油内燃机在压缩冲程阶段,汽缸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填“增加”、“减少”、“不变”);汽油内燃机在压缩冲程结束时,汽缸内混合气体的温度为摄氏度T=273+t

       

  • 20、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将灵敏电流计G与线圈L连接,线圈上导线绕法,如图所示.已知当电流从电流计G左端流入时,指针向左偏转.

    (1)将磁铁N极向下从线圈L上方竖直插入L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偏转(选填“向左”“向右”或“不”).       

    (2)当条形磁铁从图中虚线位置向右远离L时,a点电势b点电势(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上一页 814 815 816 817 8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