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GPS等获取汽车的状态和所处的环境,并且实现车辆的自主安全驾驶。在某次行进过程中,无人驾驶汽车先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经过两段位移x1x2 , 在经过这两段位移的过程中,无人驾驶汽车的速度变化量均为Δv , 则无人驾驶汽车连续经过这两段位移的总时间为(       )

    A、2x2x1(Δv)2 B、x2x12Δv C、(Δv)22x2x1 D、2x2x1Δv
  • 2、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 4t − 2t2(m),则质点每秒内速度的变化量为(  )
    A、2 m/s B、−2 m/s C、4 m/s D、−4 m/s
  • 3、如图所示为某高山滑雪运动员在倾斜赛道上高速下滑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赛道对运动员的弹力竖直向上 B、运动员对赛道的摩擦力方向沿赛道斜向下 C、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与赛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赛道对运动员的弹力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4、2024年8月16日15时3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若地球可看作半径为R、密度为ρ的均质球体,引力常量为G,则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为(  )
    A、4πGRρ3 B、4πGhρ3 C、4πGR3ρ3(R+h)2 D、4πG(Rh)3ρ3R2
  • 5、如图所示,两个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之间相距如d=5cm , N板接地,A、B为电场中的两点,A点距M板1cm,B点距N板2cm,将电荷量q=2×108C的试探电荷从电场中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的功为6×107J。求:

    (1)、金属板M带什么电;(写出所带电性即可)
    (2)、A、B间的电势差UAB
    (3)、该试探电荷在A点时所具有的电势能。
  • 6、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i)甲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B. 轨道倾斜部分必须光滑
    C. 入射小球的质量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D. 同一组实验中,入射小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2)甲同学在实验中记录了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P、N,发现M和N偏离了OP方向,使点O、M、P、N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若要验证两小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是否动量守恒,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ii)乙同学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绳子将大小相同、质量分别为mAmB的小球A和B悬挂在天花板上;

    ②在A、B两球之间放入少量炸药,引爆炸药,两球反方向摆起。

    用量角器记录两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分别为αβ

    (3)实验中所用两绳长度应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若两球动量守恒,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mAmBαβ表示)。

  • 7、有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d四点的位置如图所示,cd、cb分别垂直于x轴、y轴,其中a、b、c三点电势分别为2V、6V、8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坐标原点O的电势为6V B、电场的方向由b点指向a点 C、匀强电场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2V/m D、将电荷量为q=2×103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d点其电势能增加了8×103J
  • 8、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它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物理量的大小而改变,下面式子属于比值定义法的是(  )
    A、a=Fm B、E=kQr2 C、φ=Epq D、C=εrs4πkd
  • 9、2024年3月20日,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当抵达距离月球表面某高度时,鹊桥二号开始进行近月制动,并顺利进入捕获轨道运行,如图所示,轨道的半长轴约为51900km。后经多次轨道调整,进入冻结轨道运行,轨道的半长轴约为9900km,周期约为24h。则鹊桥二号在捕获轨道运行时(       )

    A、周期约为144h B、近月点的速度大于远月点的速度 C、近月点的速度小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速度 D、近月点的加速度大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加速度
  • 1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1,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  )

    A、l+μm1gk B、l+μm1+m2gk C、l+μm2gk D、l+μm1m2gkm1+m2
  • 11、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某带电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则(  )

    A、粒子一定带负电 B、粒子一定是从a点运动到b点 C、粒子在c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c点的速度一定大于在a点的速度
  • 12、如图所示,AB为空心圆管、C是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长度为L=1m , AB与C在同一竖直线上,空心圆管处于初始位置时,A与C之间距离h=20mg=10m/s2

    (1)、若圆筒从初始位置做自由落体运动,圆筒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2)、若圆筒静止,小球从地面以初速度v0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穿过圆筒的时间为0.1s , 求小球上抛时的初速度v0
    (3)、若圆筒从初始位置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同时,小球从地面以初速度v0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

    ①小球在圆筒落地前向上穿过圆筒,小球初速度v0至少多大;

    ②小球向上穿过圆筒的时间为0.01s , 小球初速度v0多大。

  • 13、某有雾天气下,能见度为x=48m,若汽车刹车时加速度为a=-6m/s2(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为避免与前方停在路中的故障车相撞。

    (1)若不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汽车最多可以多大速度行驶?

    (2)若汽车以18m/s行驶,刹车的加速度仍为a=-6m/s2 , 则司机的反应时间最多为多少秒?

  • 14、如图所示,滑块在钩码的牵引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滑块上安装的遮光板的宽度为d=2.4mm,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1=0.003s , 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2=0.002s。已知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m/s2。(用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求:

    (1)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

    (2)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

  • 15、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s,然后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10s,求:

    (1)汽车在第20s末的速度大小;

    (2)在题给坐标中画出汽车在这20s内的v-t图线并标出必要的坐标值;

    (3)汽车在这20s内的位移是多大?

  • 16、实验题(I、Ⅱ两题)

    I.在如图甲所示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某同学选用了如图乙所示的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源是__________;
    A、交流220V B、直流220V C、交流约为8V D、直流约为8V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把木板一端稍微抬高平衡小车运动过程受到的阻力
    (3)、实验中,把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 , 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明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甲和乙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得到2条纸带。对每条纸带,均选择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再依次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并在各计数点处将其剪断,然后将这些剪断的纸条粘贴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判断__________。

    A、乙物体的加速度比甲大 B、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打第三个计数点时,甲物体的速度比乙大 D、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甲物体的速度有可能为零
    (5)、Ⅱ.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两接线柱上分别接导线,导线另一端分别接50Hz交流电源的两接线柱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 , 并压在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v¯=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17、在某次新能源汽车直线运动性能检测实验中,在两条平行的平直公路上,甲和乙两车头平齐,同时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停止后车头仍平齐,如图a所示,两车的vt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最大速度之比为74 B、甲、乙两车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C、甲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再经过时间15t0两车速度相等 D、甲车运动了45t0时,两车相距最远
  • 18、如图甲所示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P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P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速度为v),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P接收。从P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显示屏上如图乙所示,t1 t t2均为已知量t1>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近 B、第一次发射超声波被汽车反射时,汽车与盒子之间的距离为vt1 C、汽车两次接收超声波的时间间隔为t D、汽车速度为vt1t22t+t2t1
  • 19、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某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车A、B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在距离为d=6m的两条平直轨道上,O1O2的连线与轨道垂直,A车自O1点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m/s2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车自O2点以速度v0=6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当两车间的距离超过10m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若两车同时出发,则两车能通信的时间(  )

    A、2s B、4s C、(3+17)s D、(1+17)s
  • 20、子弹垂直射入叠放在一起的相同木板,穿过第20块木板后的速度变为0。可以把子弹视为质点,已知子弹在木板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认为子弹在各块木板中运动的加速度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子弹穿过第1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1920t B、子弹穿过前15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2 C、子弹穿过第15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为30510t D、子弹穿过最后1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20
上一页 774 775 776 777 7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