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
-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物理试题
-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物理试题
- 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1、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103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7°(cos37°=0.8),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东偏南方向,2.1×103m/s B、西偏北方向,3.0×103m/s C、西偏北方向,2.6×103m/s D、东偏南方向,3.4×103m/s
-
2、如图所示,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5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6s C、在4s<t<6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 D、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
3、正以的速率匀速运行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 , 接一个垂危病人上车。列车决定先以加速度大小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小站恰好停止,停车60s后再以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启动,直到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行驶。(1)、列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各是多少?(2)、列车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来速度的总位移是多少?(3)、该列车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时间?
-
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假设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所用实验器材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绳、钩码、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__(填选项前字母)。A、220V的交流电源 B、4—6V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2)、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操作步骤应先再(选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3)、根据纸带各点间的距离,判断小车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4)、由纸带可知,打点D时小车的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5、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C、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6、汽车在限速为40km/h的道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斑马线有行人,于是减速礼让,汽车到达斑马线处时行人已通过斑马线,驾驶员便加速前进,监控系统绘制出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速前该车已超速 B、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C、驾驶员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约16m D、驾驶员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约10m
-
7、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则( )A、A沿直线运动,B沿曲线运动 B、在时,A、B两质点相遇 C、在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 D、在内,B的加速度等于A的加速度的时刻有两个
-
8、在平直公路上,甲车以初速度从地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运动到地,到地时速度也为 , 乙车以初速度从地先匀减速后匀加速运动到地,到地时速度也为 , 设两次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过程加速度大小均相同,关于两车的运动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的运动时间相同 B、甲车的运动时间较长 C、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D、甲车的平均速度较大
-
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为(位移单位为m、时间单位为s),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7m B、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 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m D、质点的初速度为
-
10、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由静止从山坡匀加速滑过 , 又匀减速在平面上滑过后停下,测得 , 设运动员在山坡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 在平面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 则为( )A、 B、 C、 D、
-
1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甲的位移—时间图像和乙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从原点出发后( )A、0~6s甲做往返运动,乙做单向直线运动 B、乙物体在0~2s和4~6s加速度相同 C、2~4s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均为零 D、0~6s甲的平均速率为 , 乙的平均速率为
-
12、如图所示的是一火箭竖直上升的图像,下列几条叙述中,不符合图像所示的是( )A、在40s末火箭已达到上升的最大速度 B、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120s末 C、在40s之前,火箭的加速度为 D、在40s之后,火箭的加速度为
-
13、东京奥运会后,全红婵马不停蹄地代表广东参加在陕西举行的全运会。10米跳台比赛中,全红婵跳台自由下落,经时间t入水,全程可视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红婵下落后第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 , 最后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 , 则( )A、 B、 C、 D、
-
14、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D点 B、第3s内是指时间轴上AD段 C、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AE段 D、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
15、下列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选项是( )A、位移、速度、速率、加速度 B、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 C、路程、速率、时间、质量 D、位移、时间、平均速率、加速度
-
16、某人在一公交车后方距观后镜的距离处,突然公交车由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后人以某一速度匀速追赶公交车(忽略人的加速过程),司机通过观后镜能看到后方的最远距离 , 并且人要在观后镜中至少出现4 s司机才能发现。
(1)若人以的速度匀速追赶,求人距观后镜的最小距离有;
(2)求人要能被司机发现,人匀速追赶公交车的最小速度。
-
17、如图所示,一滑块从固定斜面顶端A由静止下滑,最终停在C点。已知AD的高度h=3m,BD的长度L1=4m,AD⊥BD,斜面与水平面在B点平滑连接,BC的长度L2=10m,小滑块从A点运动至C点的总时间为5s,假定小滑块在AB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BC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小滑块滑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vB;(2)、小滑块从A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可用根式表示);(3)、若在C点正上方H=20m处有一小球,某时刻将小球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 小球恰好与刚刚停下的滑块在C点相遇,求释放小球瞬间滑块离B点的距离。
-
18、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推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其他冰壶碰撞的情况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按比赛规则,投掷冰壶运动员的队友,可用毛刷在冰壶滑行前方来回摩擦冰面,减小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以调节冰壶的运动。现将冰壶以v0=4m/s的速度投掷出去,发现其滑行总距离为x=40m,假设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冰壶自由滑行7.6m后的速度大小v1;(2)、在冰壶自由滑行7.6m后,运动员开始在冰壶滑行前方摩擦冰面,冰壶运动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0.9倍,求:
(i)冰壶全程运动的总时间t;
(ii)比原来多运动的距离。
-
19、已知一物体在一水平面上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 , 求:(1)、若初速度为v0=2m/s,求物体在t=2s时的速度,(2)、若初速度为v0=2m/s,求物体在t=2s时的位移大小;(3)、若初速度为零,求物体在x=2m处与x=4m处的速度大小之比。
-
20、某学习小组要完成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1)、打点计时器是最基本的(填“计时”或“测速”)仪器,A组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则他们的纸带位置放置正确的是(填“A”或“B”),该打点计时器应接在学生电源的两孔上(填“AC”或“DC”);(2)、在本实验中,必须要保证的操作是( )A、先打开打点计时器,再释放小车 B、细线必须与桌面平行 C、小车应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释放 D、长木板带滑轮的一侧必须要垫高(3)、如图是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段,打点顺序是A、B、C、D、E,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现把一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线和计数点A对齐,则B点的刻度尺读数为cm,打下计数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vC=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得到结果后A组同学发现,他们所用的刻度尺并不标准,刻度尺上的1mm实际上有1.1mm长,则由此得到的加速度的大小相比于真实值(填“偏大”、“偏小”、“不变”),该误差属于(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5)、B组同学是采用作v-t图像的方式求解加速度,较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求解加速度 B、根据数据作出v-t图,量出其倾角θ,由公式a=tanθ求出加速度 C、根据数据作出v-t图,取图像上较远两点,用公式求解加速度 D、依次算出两点间的加速度,取平均值后作为小车的加速度(6)、C组同学为了证明小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采用了以下方法:先把纸带每隔0.1s剪断,得到若干短纸条,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得到如图所示图像,这样的方法(填“可行”、“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