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央视《是真的吗》节目中,主持人做了“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的实验:取口香糖锡纸,中间剪掉一些(如图),将锡纸条带锡面的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很快发现锡纸条开始冒烟、着火。(  )

    A、此实验中使用老旧电池效果更好 B、此实验利用了电流热效应,cd段最先燃烧 C、该实验取火的原理和“钻木取火”的原理相同 D、ab=bc=cd , 则ab段电阻最大,cd段电阻最小
  • 2、现代纺纱织布采用的是静电技术,即利用高压静电场使单纤维两端带异种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使纤维伸直、平行排列和凝聚的纺纱工艺。如图所示为其电场分布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可能是等势线 B、电场强度EC < EB < EA C、在C点静止释放一电子,它将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虚线CD运动 D、正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小于其在A点的电势能
  • 3、据报导,华为最新的某型号手机的电池容量达到7000 mA·h,且拥有低功耗芯片加持,使得它的待机时间超过18天,持续播放视频的持续时间为20小时,则播放视频时产生的电流约为(  )
    A、16 mA B、200 mA C、350 mA D、400 mA
  • 4、下面对教材中的插图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斜面 B、乙图桌面上的装置可以用来观察桌面粗糙程度 C、丙图高铁车厢里的电子屏上“126km/h”是指平均速率 D、丁图中汽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由v1变到v2 , 该段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同
  • 5、如图所示,一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块放在长木板的上面,滑块的左端连接着水平轻质弹簧,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现用水平向右、大小F=23N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长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相对地面静止,此时弹簧的长度L=10cm。已知滑块、长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1kgM=4kg , 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 , 弹簧的原长L0=7cm ,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长木板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f1
    (2)、弹簧的劲度系数k;
    (3)、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6、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它可以测量手机自身的加速度。某同学乘车时打开手机的加速度测量软件,测得0时刻由静止启动的汽车在一定时间内的加速度—时间(a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运动,图像中a1a2均已知且大于0,t3时刻汽车的速度大于0,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请说明汽车在0t1t1t2t2t3三段时间内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和运动状态。

  • 7、在以下四个受力示意图中,其中物体在各接触面所受到的弹力不正确的是(       )
    A、杆在B处受到的弹力 B、球所受弹力 C、物体P所受弹力 D、球O所受弹力
  • 8、0时刻可视为质点的汽车甲、乙在平行的相邻平直车道上并排行驶,两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内汽车甲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 B、0t2内汽车甲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 C、t1时刻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 D、t2时刻两车不相遇
  • 9、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如图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A和货车B分别以36km/h57.6km/h的速度在限速90km/h的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A车车身长L1=5m、货车B车身长L2=10m , 某时刻B车尾在A车头前s=3m处,若此时A车司机开始迅速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 , 假定货车B速度保持不变,不计车辆变道和转向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

    (1)、A车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完成超车的最短时间;
    (2)、一般情况下,汽车时速超过限速不到10%的,仅给予警告,不予扣分和罚款。若A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C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车头相距260m , C车速度为43.2km/h , A车超车的整个过程中,C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通过计算分析,A车在不被扣分和罚款的前提下,能否安全超车?若能,请求出A车刚完成超车时,A、C两车车头相距的距离。
  • 10、一根原长为L0=30cm、劲度系数k=100N/m的轻弹簧被压缩在物体A、B之间,物体A压在粗糙竖直墙面上恰好能保持静止,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物体B上,将B放置在粗糙水平桌面,再用一根刚性轻绳连接B,另一端跨过桌子右端的光滑轻质定滑轮悬挂一个轻质吊盘,整个装置的结构如图所示。若A与墙面的摩擦因数μ1=0.5 , B与桌面的摩擦因数μ2=0.4mA=0.8kg , 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g=10m/s2 , 求出:

    (1)、墙面对A的摩擦力的大小?
    (2)、弹簧的长度为多少?
    (3)、轻轻的在吊盘中放入一质量为m=2kg物体,要使整个装置保持静止,则物块B的质量可能值的范围。
  • 11、如图,气球下面用细线吊着一个物体,从地面由静止释放后一起加速上升5s , 速度达到20m/s时,吊着物体的细线恰好断开,在物体落地前的整个过程,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不计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求:

    (1)、物体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上升的最大高度;
    (2)、物体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
    (3)、从细线断开到落地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
  • 12、如图所示,用铁架台、刻度尺、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1)、某次弹簧上的指针在刻度尺上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该处的读数为cm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的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弹簧的劲度系数k=N/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和b得到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B、a的原长比b的长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 13、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是(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填“交流8V”“交流220V”或“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利用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丁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不计空气阻力,g=10.0m/s2

    ①在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B.释放小车时应尽量靠近滑轮

    C.本实验要求瞬时速度,因此需要记录时间的仪器—秒表

    D.用纸带上点求解某点的瞬时速度时,应选择临近该点的左右两个点间距求解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v5=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4、2018年2月24日,平昌冬奥会上单板滑雪女子平行大回转上演,共有三位中国队选手参赛。如图,滑雪轨道由光滑的倾斜直轨道AB和粗糙的水平轨道BC组成。t=0时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之后在BC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在C点,每隔2s物体的瞬时速率v记录在表格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ts

    0

    2

    4

    6

    vm/s

    0

    8

    12

    8

    A、t=10s时物体恰好运动到C点 B、t=4s时物体恰好经过B点 C、A、B间距离是B、C间距离的一半 D、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03m/s
  • 15、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物块的质量M=2.0kg , 木板的质量m=1.0kg。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B、F几乎不变后,长木板开始匀速运动 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35
  • 16、落体运动遵循怎样的规律,伽利略用斜面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图甲所示,伽利略首先探究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然后用如图乙所示的几个斜面的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当s1t1=s2t2=s3t3成立时,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伽利略那个时代,不容易直接测量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 C、伽利略用图乙倾角较大的斜面做实验,是为了“冲淡重力”的效果,延长运动时间 D、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 17、参观古镇时,恰逢下雨,小吴同学饶有兴致地观察屋檐滴水的情景,他观察到滴水中水滴下落时间间隔均匀,测得1分钟内下落水滴180个,由参观资料知屋檐高为3.2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他有以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空中相邻的两个水滴的间距保持不变 B、空中相邻的两个水滴的之间的最大间距是53m C、空中有3个水滴时相邻间距之比始终为1:3 D、空中有3个水滴和2个水滴的时间之比是2:3
  • 18、打印机是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设备,其进纸系统结构简图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某次打印过程中打印机内刚好有10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打印时搓纸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搓纸轮给第1张纸的压力大小为FFmg , 带动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纸张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 重力加速度为g,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张纸受到第2张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μ1不一定大于μ2 C、第2张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22mg+F D、第49张与第50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F)
  • 19、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超声波速度为v0 , 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接收,从小盒子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Δt0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脉冲第一次被运动的物体反射时,物体距离B的距离x1=v0t1 B、脉冲第二次被运动的物体反射时,物体距离B的距离x2=v0t22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2x2x1t2t1+Δt0 D、从开始计时到第二次被B接收过程,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x1+x2
  • 20、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右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弹簧a的伸长量为L,则(       )

    A、b弹簧的伸长量为k2Lk1 B、b弹簧所受的弹力为k2L C、b弹簧的右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k2k1L D、b弹簧的右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k1k2L
上一页 480 481 482 483 4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