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匀速行驶,突遇紧急情况司机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式为:(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B、刹车后6s内的位移72m C、刹车后,汽车第一个1s内,第二个1s内,第三个1s内位移之比为 D、刹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
-
2、物理思想和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把一个物体当作“质点”进行研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B、“瞬时速度”概念的建立蕴含了极限的思想 C、在研究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过程中,利用了等效的思想 D、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采用了推理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
3、如图甲描述的是龟兔赛跑故事中兔子和乌龟比赛的位移-时间图像,图乙是A和B两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两幅图中关于兔子和乌龟、A和B的运动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兔子做曲线运动 B、图甲中时刻兔子离出发点更近 C、图乙时间内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 D、从图乙中无法知道A、B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
4、传送带是现代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装置,如图所示。相同的物体由静止被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转动的传送带左端,到达最右端前物体与传送带已达到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传送带上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物体向下形变产生的 B、物体放上传送带时,传送带受到物体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物体在传送带上先受到滑动摩擦力,后受到静摩擦力 D、如果只增大传送带的转速,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
5、加速度是初学者不易准确掌握的概念。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小,加速度一定小 B、物体可能做加速度正在减小的加速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正在变大,则加速度也一定在变大 D、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反
-
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的原木处于静止状态,图乙为其侧视截面图。M为原木P与水平地面的接触点,N为P与原木堆的接触点。关于原木P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点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假如M、N点接触处光滑,原木P仍可以保持静止状态
-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B、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 C、不受空气阻力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
8、有两个力,一个是10N,一个是5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A、4N B、7N C、10N D、13N
-
9、如图所示,游客在苏州两景点间获三条导航行车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4到达”是指时间间隔 B、“6.7公里”表示位移大小 C、汽车沿三条路线运动平均速度方向相同 D、研究汽车轮胎的转动情况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
1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弹力 B、速度 C、密度 D、加速度
-
11、质量为10kg的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物块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1)、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水平推力为32N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
12、C919飞机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自行研制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程干线客机。一架C919飞机在某机场着陆,其着陆速度为70m/s,着陆后的运动可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7m/s2 , 求:(1)、飞机着陆后5s内的平均速度;(2)、飞机着陆后11s内滑行的距离。
-
13、在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甲同学选用了如图乙所示的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源是( )A、交流220V B、直流220V C、交流8V D、直流8V(2)、乙同学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远离)打点计时器(3)、丙同学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完成后得到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如图丙所示,A、B、C、D、E的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D=m/s,此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本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画出v-t图像,量出其倾角α,由公式a=tanα算出加速度 C、画出v-t图像,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连续两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
14、相机曝光时间是指快门从打开到关闭的时间间隔,在这一段时间内,物体可以在底片上留下影像。如图所示,现有一直径等于2cm的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在某一位置被一固定相机抓拍到,该相机的曝光时间为1毫秒。观察图片发现小球影像上下错开的距离约为小球直径的50%,则小球释放位置至被拍摄位置的高度大约为( )A、3m B、5m C、8m D、10m
-
15、如图所示,A同学捏住直尺上端,B同学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A同学放手让直尺下落时,B同学立即捏住直尺。若将直尺上的刻度转换为时间刻度,制作了“反应时间测量仪”,正确标度时间的是( )A、
B、
C、
D、
-
16、重力为1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的水平拉力F作用,如图所示,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4N,水平向右 B、4N,水平向左 C、2N,水平向右 D、2N,水平向左
-
17、如图所示,顽皮的小孩让大人踩着滑板拔河比赛,小孩竟然拉着大人往左边加速运动,大人心服口服,明白了这样的道理( )A、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大于大人拉小孩的力 B、大人拉小孩的力等于小孩拉大人的力 C、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双方力气大小、质量大小的较量 D、上述情景不可能发生
-
18、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的变化 B、速率 C、路程 D、时间
-
19、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和弹簧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 , 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
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方案填“甲”或“乙”更合理。
甲方案中,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和。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的示数为 , 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20、如图甲所示,上表面光滑的固定平台上有A、B两物体,A与一轻弹簧相连,以初速度向B运动。从弹簧接触B到与B分离过程A、B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从到时间内,A运动的距离为。完全分离后B滑上静止在光滑地面上与平台等高的木板C,C由水平粗糙轨道和1/4光滑圆弧轨道组成、两者相切,圆弧轨道半径 , 水平轨道长度。已知B、C质量均为m,A、B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求:(1)、A物体质量;(2)、为使B物体能进入圆弧轨道,且在上升阶段不脱离C,则B与C的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满足的条件;(3)、A、B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