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质量为m=8×102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变加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30m/s , 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 , 并描绘出如下图像(图中均为直线),若电动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求:

    (1)、汽车的额定功率P;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 2、如图所示,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6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所受静电力F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m;

    (3)剪断细绳后2s末,小球的速度v的大小。

  • 3、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沙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细沙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1)、在实验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滑块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一条件。
    (2)、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花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槽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 4、某空间存在一电场,电场中的电势φ在x轴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x轴上,从x1到x2电场强度方向向左 B、在x轴上,从x1到x2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C、把一负电荷沿x轴正向从x1移到x2 , 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D、把一负电荷从x1移到x2 , 电场力做负功
  • 5、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各卫星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

    A、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近似等于重力加速度g B、在相同时间内卫星d转过的弧长最长 C、卫星c的速度一定比卫星d的速度大 D、卫星d的角速度比卫星c的角速度大
  • 6、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别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分别均匀的球体,设想沿地球的直径挖一条隧道,将物体从此隧道一端由静止释放刚好运动到另一端,如图所示,不考虑阻力,在此过程中关于物体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 7、如图所示,餐厅服务员托举菜盘给顾客上菜。若服务员托举菜盘快到餐桌前,使菜盘水平向左减速运动,则(  )

    A、手对菜盘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手对菜盘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菜盘对手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方 D、菜盘对手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下方
  •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吸引物体、物体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作用力,乙物体受到作用后,才产生反作用力,所以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C、甲、乙两队拔河,甲队取胜,说明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 D、“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 9、一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t0又弹回到原来的位置,不计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和空气阻力,能反映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是(     )
    A、    B、    C、    D、   
  • 10、某物理兴趣小组到户外进行超声测速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B为超声波发射器,B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小车反射后又被B接收,从B发射第一列超声波开始计时,到B接收到第二列超声波的过程中,计算机描绘出超声波运动的x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求:

    (1)、图乙中t1和x2
    (2)、被测小车接收第一列超声波与接收第二列超声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3)、被测小车的车速?(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1、如图所示,图甲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在A点的正下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某实验小组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实验中,小张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F2 , 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 , F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请考生在图中画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θ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4N       B.F=12N       C.θ2=30°       D.F'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3)、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在重复进行实验时,结点O的位置(填“可以”或“不可以”)变动。
  • 12、小球A从离地面20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从A下方的地面上以20 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g取10 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相遇时速率都是10 m/s B、两球相遇位置离地面高度为10 m C、开始运动2 s时相遇 D、两球在空中相遇两次
  • 1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F1F2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5NF2=10N。若撤去力F1 ,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可能为(       )(认为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

    A、7N,方向向左 B、3N,方向向左 C、7N,方向向右 D、3N,方向向右
  • 14、如图,用磁扣将卡纸“吸”在黑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板对卡纸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B、磁扣对卡纸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卡纸对黑板的摩擦力小于卡纸的重力 D、卡纸对黑板的摩擦力大于卡纸的重力
  •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块木板,其左端放有一个质量为m1=0.95kg的小木块,木板质量为m2=4kg , 两者初速度均为0,且它们之间动摩擦因数μ=0.5。一颗质量为m0=0.05kg的子弹,以v0=200m/s的初速度水平射入小木块(未穿出),入射时间极短,取g=10m/s2

    (1)、求子弹瞬间射入小木块后两者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
    (2)、若最终小木块和木板相对静止,求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Q多大;
    (3)、若木板的质量与长度L成正比,即m2=kLk>0),求当L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不管k取何值小木块都不会从木板上掉落。
  • 16、如图甲所示,飞行时间质谱仪通过探测不同离子到达探测器左端探测头Q的时间,可以测得离子比荷。假设离子源P产生的正离子电荷量为q,质量为m,离子在A极板处初速度为0,AB极板间的加速电压为U0 , 离子加速后从B板小孔射出,沿图中虚线方向进入C、D板间的偏转控制区。已知AB的间距为L,偏转极板的长度和间距也为L。设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均为匀强电场,不计离子重力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离子沿虚线到达B板的速度大小;
    (2)、若离子刚好从D极板右端射出,求UCD的大小;
    (3)、若偏转电压UCD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周期T=L22mU0q , 并且离子在t = 0时刻开始连续均匀地射入偏转电场。以D极板的右端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建立y轴,探测器可在竖直方向上自由移动,要使探测头Q能收集到所有粒子,求探测头坐标yQ的范围。
  • 17、某同学制作航模时发现电动机两端电压小于某一值时电动机无法转动,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过程中发现:在电动机两端加U1=0.5V的电压时,电动机不转动,测得电流为I1=0.5A;在电动机两端加U2=3V的电压时,电动机正常转动,测得电流为I2=0.8A。求:

       

    (1)、此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2)、当U2=3V时,电动机工作的机械功率。
  • 18、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简谐运动的规律。现有下端缠有铁丝的粗细均匀的较长木棒漂浮在水中,水面足够大。把木棒向下缓慢按压一小段距离后释放,木棒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某时刻开始计时,木棒上A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求:

          

    (1)、A点的振动方程;
    (2)、A点在第20s时的位移和前20s内的路程。
  • 19、某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橙汁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橙汁电池,现要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1)、甲同学想利用已完成机械调零的多用电表对该电池进行粗测,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
    A、用直流电压2.5V挡,粗略测出电池电动势; B、用电阻×1k挡,经欧姆调零后,粗略测出电池内阻。
    (2)、乙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灵敏电流表的内阻Rg=100Ω , 量程为0~300μA , 电阻箱阻值的变化范围为0-9999Ω。

    ①连接电路后,开关闭合前电阻箱的阻值应调节到(选填“最大”或“最小”或“任意值”)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得到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R/kΩ

    8

    7

    6

    5

    4

    3

    I/μΑ

    102

    115

    131

    152

    180

    220

    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电阻箱R与电流I的乘积IR , 作出的IRI图像如图3所示,则从图像中得出该橙汁电池的电动势为E=V,内阻为r=kΩ。(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④实验时,乙同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且时间较长,这样操作是否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20、如图所示,牛顿摆是一组相互紧挨且悬挂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相同小钢球,小明用牛顿摆进行探究活动,下列四组实验中左图为释放前的初始状态,右图为他预测的某些球升至最高点的状态,则下列选项中可能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285 286 287 288 2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