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今年北京时间9月1日18时26分,中国空间站上的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和刘洋成功出舱。如图所示。下列过程中,能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  )

    A、宇航员出舱,研究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姿态 B、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快速对接的过程 C、研究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绕地球一圈的时间 D、利用机械臂抬升、旋转全景相机的工作过程
  •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波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决定还是由波源决定,他做了如下实验,他将PQ两条不同弹性绳连结于O点(左边为P绳、右边为Q绳),O点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t0时刻形成如图所示波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ab两质点振动方向相反 B、b质点再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比a质点短 C、左右两列绳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2 D、左右两列绳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
  • 3、如图所示的装置,左侧两竖直平板间存在加速电场,加速电压U1=200V,紧靠其右侧的是彼此平行的A、B两块水平金属板.A、B板长L=8cm,板间距离d=8cm,板间电势差UAB=300V.一电量q=+10-10C,质m=10-20kg的带电粒子,在靠近加速电场的正极板附近由静止开始经U1加速后沿A、B两板中心线处的小孔R水平射入A、B板间的电场,粒子飞出A、B平行板后,经过界面MN进入固定在MN右侧的孤立点电荷Q所形成的电场区域做圆周运动,最后粒子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EF上.(假设不考虑不同电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即界面MN左侧为AB板间的匀强电场,右侧为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静电力常数k=9×109N·m2/C2 , cos370=0.8,sin370=0.6,求:

    (1)粒子射入A、B两板时的初速度v0大小;

    (2)粒子穿过界面MN时偏离中心线RO的距离y;

    (3)点电荷Q的电量大小.

  • 4、如图所示,是一对彼此绝缘相距d=5cm的平行金属带电极板MN,N板接地(电势为0),M板带电量的绝对值为Q=6×10-6C。在两极板MN间A点有一带电量为q=4×10-6C的带电液滴,其质量m=4×10-4kg,恰好处于静止状态,g=10m/s2 , 求:

    (1)、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为多少?
    (2)、UNM等于多少伏?M点的电势是多少?
    (3)、平行金属板MN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C等于多少法拉?
  • 5、为测量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他截取了其中的一段,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D,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约为R。

    (1)该同学将米尺的0刻度线与金属丝的左端对齐,从图甲中读出金属丝的长度L=mm;

    (2)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从图乙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D=mm;

    (3)该同学选择多用电表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220Ω;

    (4)接着,该同学用伏安法尽可能精确地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B.电流表A1(量程0~3mA,内阻约50Ω)

    C.电流表A2(量程0~15mA,内阻约30Ω)

    D.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10kΩ)

    E.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25kΩ)

    F.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G.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H.待测电阻丝Rx , 开关、导线若干

    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流表应选 , 电压表应选 ,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即可)

  • 6、测定压力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所示,A为固定电极,B为可动电极,组成一个电容大小可变的电容器。当待测压力施加在可动电极上时,可动电极发生形变,从而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将电容式传感器连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待测压力增大时,电容器的电容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的方向是(填“a→b”、“b→a”或“电流为零”)。

  • 7、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a、b两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 C、a电势能减小,b电势能增大 D、a和b的动能一定都增大
  • 8、如图所示,一带电液滴在重力和匀强电场的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b沿直线运动到d,且bd与竖直方向所夹的锐角为4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此液滴可能带正电 B、液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合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等于零 D、液滴的电势能减少
  • 9、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C是一只静电计,合上开关S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下述做法可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的是(  )

    A、使A、B两板靠近一些 B、使A、B两板正对面积减小一些 C、断开S后,使B板向右平移一些 D、断开S后,使A、B正对面积减小一些
  • 10、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金属球a。在a的近旁有一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正电,则(  )

    A、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B、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C、b立即把a排斥开 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 11、如图是一个点电荷电场中一条方向水平向右的电场线,a、b、c为该电场线上的三个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场强方向与c点场强方向相同 B、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 C、a点电势一定小于b点电势 D、该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 12、一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截面直径为d,电阻为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5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  )
    A、R1000 B、R25 C、625R D、10000R
  • 13、2018年我国的1100千伏特高压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填补世界空白。超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工穿戴的工作服是用包含铜丝的织物制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丝电阻小,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B、电工被铜丝纺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C、电工被铜丝纺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D、铜丝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 14、如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图是(  )
    A、 B、 C、 D、
  • 15、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B、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 C、负电荷逆着电场线移动,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减少 D、负电荷逆着电场线移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 16、某物流公司用如图所示的传送带将货物从高处传送到低处。传送带与水平地面夹角θ=37° , 顺时针转动的速率为v0=2m/s。将质量m=25kg的物体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顶端A,物体到达底端B后能无碰撞地滑上质量为M=25kg的木板左端。已知物体与传送带、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5 μ2=0.3 , 木板下表面可以涂抹不同材料的涂层,使得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3在一定范围内,满足0.1μ30.3。AB的距离为s=8.2m,木板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刚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通过传送带所需要的时间;
    (3)、物体离开传送带后运动总路程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50 kg的杂技演员利用动滑轮(图中未画出)悬挂在绳子上进行杂技表演。绳子一端固定在竖直杆上的a点,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静止在粗糙斜面上质量M = 60 kg的物体连接,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 0.5。当杂技演员静止在最低点时,动滑轮两侧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α=30° , 斜面倾角 β=37°。绳子不可伸长,不计绳子和动滑轮质量以及滑轮摩擦,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sin37°=0.6cos37°=0.8 , g取10 m/s2 , 求:

    (1)、杂技演员静止在最低点时,绳子张力的大小;
    (2)、杂技演员静止在最低点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
    (3)、保持定滑轮和物体位置不变,将竖直杆往左侧移动,滑轮左侧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减小,为了不让物体发生滑动,sinα的最小值。
  • 18、抛石机是古代远程攻击的一种重型武器,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模型。如图所示,支架固定在地面上,O为转轴,长为L的轻质硬杆A端的凹槽内放置一石块,B端固定一重物,AO=0.9LOB=0.1L。石块发射时,在重物上施加一向下的作用力,使杆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杆转动到竖直位置时,石块立即被水平抛出,此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gL , 石块直接击中前方倾角为15°的斜坡,且击中斜坡时的速度方向与斜坡成60°角,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影响,求:

    (1)、石块被水平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2)、石块击中斜坡时的速度大小;
    (3)、石块被抛出后至击中斜坡,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
  • 19、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中国蹦床队展现了卓越的实力与风采,成功包揽了男子与女子蹦床项目的冠军,这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队的成绩也再次证明了中国体育的强大实力和深厚底蕴。如图为我国男子冠军严浪宇训练画面,某次运动员从脚离床面高h1=1.25m下落,经反弹上升到最高处,脚离床面高h2=5m,在空中始终保持直立状态,运动员与蹦床接触时间为0.5 s,假设把运动员空中的运动看成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g取10m/s2 , 求∶

    (1)、运动员下落h1所用的时间t1
    (2)、运动员脚刚离开蹦床时的速度大小v2
    (3)、从h1高处运动到h2高处的平均速度大小。
  • 20、
    (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A、理想实验 B、等效替代法 C、微元法 D、控制变量法
    (2)、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把两个质量相等的钢球分别放在A、C位置,A 、C到塔轮中心的距离相同,将皮带处于左右塔轮的半径不等的层上。转动手柄,观察左右露出的刻度,此时可研究向心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A、质量m B、角速度ω C、半径r
    (3)、在(2)的实验中, 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手柄转动的速度,则下列符合实验实际的是          
    A、左右两标尺的示数将变大,两标尺示数的比值变小 B、左右两标尺的示数将变大,两标尺示数的比值不变 C、左右两标尺的示数将变小,两标尺示数的比值变小 D、左右两标尺的示数将变大,两标尺示数的比值变大
上一页 111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