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G分别为棱AA1,CC1,BC上的点,A1E=CF=CG=λ0,1 , 则(       )

    A、EGGF B、平面EFG经过棱AB的中点H C、平面EFG截该正方体,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334 D、D到平面EFG距离的最大值为32
  • 2、已知函数fx=3sinωx+2sin2ωx2(ω>0)的图象在区间0,π上有且仅有三个对称中心,则(       )
    A、ω的取值范围是2,103 B、fx的图象在区间0,π上有2条或3条对称轴 C、fx在区间0,π4上的最大值不可能为3 D、fx在区间0,π6上为增函数
  • 3、一个正八面体的八个面上分别标以数字1到8,将其随机拋掷两次,记与地面接触面上的数字依次为x1,x2 , 事件A=x1=3”,事件B=x2=6”,事件C=x1+x2=9”,则(       )
    A、ABC B、ACB C、B,C互斥 D、B,C独立
  • 4、已知平面向量e1,e2,e3,|e1|=|e2|=|e3|=1,e1,e2=60°.若对区间[12,1]内的三个任意的实数λ1,λ2,λ3 , 都有|λ1e1+λ2e2+λ3e3|12|e1+e2+e3| , 则向量e1e3夹角的最大值的余弦值为(       )
    A、3+66 B、3+56 C、366 D、356
  • 5、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边长为2,点P是上底面A1B1C1D1内一动点,若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表面积恰为41π4 , 则此时点P构成的图形面积为(       )
    A、π B、2516π C、4116π D、2π
  • 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CC1 , AC⊥BC,点D是AB的中点,则直线B1B和平面CDB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22 B、322 C、2 D、22
  • 7、设ab是非零向量,则“存在实数λ , 使得b=λa”是“a+b=a+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 8、在侧棱长为23的正三棱锥SABC中,ASB=BSC=CSA=40 , 过A作截面AEF , 则截面的最小周长为(     )
    A、22 B、4 C、6 D、10
  • 9、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若A=π3 , 且不等式x2-(3+3)x+33<0的解集为{x|b<x<a} , 则B=()
    A、π6 B、5π6 C、π65π6 D、2π3
  • 10、有一组互不相等的样本数据x1,x2,,x6 , 平均数为x¯.若随机剔除其中一个数据,得到一组新数据,记为y1,y2,,y5 , 平均数为y¯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数据的极差可能等于原数据的极差 B、新数据的中位数不可能等于原数据的中位数 C、x¯=y¯ , 则新数据的方差一定大于原数据方差 D、x¯=y¯ , 则新数据的40%分位数一定大于原数据的40%分位数
  • 11、已知复数z=2i , 则z¯zz¯=(       )
    A、12+i B、12i C、12+i D、12i
  • 12、如图,七面体ABCDEF中,菱形ABCD所在平面与矩形ACEF交于AC , 平面CDF与平面ABF交于直线l

    (1)、求证:AB//l
    (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条件,试求当BDAF为何值时,平面DEF平面BEF?并证明你的结论.

    条件①:ABCDACEF

    条件②:CEAB

    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 13、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为a,b,c , △ABC的面积为S,且S=a2+b2c24
    (1)、求角C
    (2)、若cb=2bcosA , 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14、某地区高考实行新方案,规定:语文、数学和英语是考生的必考科目,考生还要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六个科目中选取三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为了解某校学生选科情况,现从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中各随机选取了1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表,用频率估计概率.

    选考情况

    第1门

    第2门

    第3门

    第4门

    第5门

    第6门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高一选科人数

    80

    70

    35

    20

    35

    60

    高二选科人数

    60

    45

    55

    40

    40

    60

    高三选科人数

    50

    40

    60

    40

    40

    70

    (1)、已知该校高一年级有400人,估计该学校高一年级学生中选考历史的人数;
    (2)、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从样本中随机抽取三个年级中选择历史学科的5名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再从这5人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参加知识问答比赛,求这2名参赛同学来自不同年级的概率;
    (3)、假设三个年级选择选考科目是相互独立的.为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对各科目的选择倾向,现从高一、高二、高三样本中各随机选取1名学生进行调查,设这3名学生均选择了第k门科目的概率为Pk(k=1,2,3,4,5,6) , 当Pk取得最大值时,写出k的值.(结论不要求证明)
  • 15、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是棱BB1,DD1的中点.求证:

    (1)、BD平面C1EF
    (2)、EF平面ACC1A1
    (3)、求三棱锥B1C1EF的体积.
  • 16、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甲、乙两人各自测试通过的概率分别是0.6和0.8,且测试结果相互独立,求:
    (1)、两人都通过体质健康测试的概率;
    (2)、恰有一人通过体质健康测试的概率;
    (3)、至少有一人通过体质健康测试的概率.
  • 17、已知向量a=(1,0)b=(2,1)
    (1)、求|a+2b|
    (2)、若AB=a+bBC=2abCD=a , 求证:ACD三点共线.
  • 1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BC的中点,F为线段CC1上的动点,过点AEF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记为S ,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①直线D1D与直线AF相交;

    ②当0<CF<12时,S为四边形;

    ③当FCC1的中点时,平面AEF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98

    ④当CF=34时,截面SA1D1C1D1分别交于M,N , 则MN=53

  • 19、在正方形ABCD中,EDC边上一点,且DE=2EC , 点FAE的延长线上一点,写出可以使得AF=λAB+μAD成立的λμ的一组数据λ,μ
  • 20、已知a,b,c分别是ABC的角A,B,C的对边,若b=5c=4ABAC=10 , 则A=ABC的面积为
上一页 1562 1563 1564 1565 15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