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探索了诸多物质的变化,感受着变化之趣及变化之美。下面我们将对物质的化学变化进行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通过现象识别物质的化学变化

    【任务设计与实施】

    任务一  感知化学变化

    观察思考:

    (1)、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变化。例如水果变质时,常伴随的现象有
    (2)、在以下四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有发光、放热现象的是____。
    A、 B、 C、 D、
    (3)、形成结论:感知变化中的显性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任务二  探索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如何证明发生化学变化?

    进行实验:如图1,在烧杯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可证明发生化学变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改进实验:如图2,小组同学对图1实验进行改进。观察到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也可证明发生化学变化。

    (4)、分析图2实验设计,依据浓盐酸的两条性质是

    数字化实验:用pH传感器测定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3。

    (5)、分析A、C两点的pH,说明溶液从碱性变成性,证明发生化学变化。
    (6)、B、C两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形成结论:有些化学变化发生时,并没有明显的现象,需要结合物质性质设计实验,“转化”为明显现象,从而使反应可视化。

    任务三  梳理项目成果

    汇报展示:小组同学构建思维模型如下

    通过现象识别物质的化学变化思维模型

    (7)、思维模型“”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物质的化学变化。

  • 2、 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K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KNO3

    13.3

    31.6

    63.9

    110

    (1)、“扫取以水淋汁”:在6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KNO3g。
    (2)、“乃煎炼而成”:此操作对应的结晶方法是。可在下图坐标纸中绘制溶解度曲线

    (3)、KClKNO3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4)、当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温度约为
  • 3、 利用碱的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Ca(OH)2与沙子混合砌砖,是利用了Ca(OH)2能与反应,生成坚固的碳酸钙,将砖块牢牢地粘在一起。
    (2)、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推断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盐的化学式为
  • 4、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3)、证明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5、 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铁和镍的化学性质。完成以下内容。

    预测

    验证

    现象

    结论

    (1)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镍溶液,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片浸入硫酸镍溶液中

    铁表面有固体析出

    对铁和镍的化学性质预测是正确的

    镍能与稀硫酸反应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镍片浸入稀硫酸中

    (2)

  • 6、 当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氢氧发动机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2)、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分子个数比为
    (3)、从燃烧条件分析,“点火”为氢气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7、 某化学小组邀请你一起来完成以下有关水的实践活动。
    (1)、动手制作:自制净水器需要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
    (2)、水质检测:对家乡的天然水进行检测,你认为需要检测的一项指标为
    (3)、爱水措施: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
  • 8、 有一些物质,如KOHKNO3等,它们中的一些带电荷的原子团,如OHNO3 , 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团又叫作根。

    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元素和根的符号

    Al

    O

    NH4+

    常见的化合价

    +3

    2

    +1

    (1)、上表中表示“根”的符号为
    (2)、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3)、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 9、 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1)、碘元素的符号为
    (2)、碘原子的质子数为
    (3)、从元素分类角度,碘元素属于元素。
  • 10、 竖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CH4+CO2__2CO+2X。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石粉碎后可以增加铁元素的含量 B、原料是赤铁矿石、天然气、高温尾气 C、合成气中X的化学式为H2O D、赤铁矿石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属于化合物
  • 11、 下图为我国某地环境监测站2012年和2022年记录的大气中SO2的浓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2年该地大气中已经没有SO2 B、2012年2月和2022年2月SO2浓度差异最小 C、2012年冬季大气中SO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D、煤的使用有利于减少SO2的排放
  • 12、 运动饮料最基本的三个要素是水、电解质(主要含钠和钾)、糖类。根据国家标准,运动饮料的钠含量应在5~120毫克/100毫升。下图是某运动饮料包装上的部分信息。有关该运动饮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含任何营养物质 B、可替代水大量饮用 C、钠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D、每100毫升中含有蜂蜜250毫克
  • 13、探索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历程,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使人们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微观解释】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的原因是(   )
    A、分子种类改变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数目增多
    (2)、【宏观组成】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变化过程中没有能量转化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 C、水分子是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3)、【探索历程】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相符的是(   )
    A、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B、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 C、徐寿——新造元素中文名称 D、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 14、 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时,下列相关内容错误的是(   )
    A、相关图标 B、量取 C、溶解 D、装瓶贴签
  • 15、 在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利用液氮进行冷冻 C、用铜丝作导线 D、干冰用于人工增雨
  • 1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空气中的成分,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是(   )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氧气 D、氮气
  • 17、1956年,在吉林省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生产汽车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合金 B、橡胶 C、塑料 D、玻璃
  • 18、 甲醇(CH3OH)作为燃料应用于汽车领域,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1)、据图分析,CO单位排放量较高的是汽车。每行驶100km,甲醇汽车比汽油汽车可减少排放NOx的质量为g。

    (2)、CO2制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__CH3OH+H2O

    ⅰ.该反应催化剂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铟(In2O3)中In的化合价为

    ⅱ.若要生产48t CH3OH , 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ⅲ.实际生产CH3OH时,还会生成CO。一定条件下,含碳产物中CH3OH和C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20%,若反应了99kg CO2 , 则制得CH3OH的质量为kg。

  • 19、 金属注射成型是一种精密器件的制造技术。某种制备铁镍合金器件的主要工序如图。

    (1)、原料制备

    ⅰ.制铁粉:,则X为 , 参加反应的H2Fe2O3的质量比为

    ⅱ.制纯镍粉:Ni+4CO60°CNi(CO)4(气态)200°CNi+4CO , 示意图如图,则温度较高的是(填“a”或“b”)区。

    ⅲ.将铁粉、纯镍粉与石蜡黏结剂混合,制成原料颗粒。

    (2)、除蜡:若要加快溶剂对石蜡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
    (3)、烧结:需在氮气环境下进行的原因是。与纯铁相比,烧结后得到的铁镍合金的优点有(写一条)。
    (4)、渗碳:通过渗碳技术可优化产品性能。对比图中不同温度下含碳量随渗层深度变化的曲线,可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某精密器件渗碳需要达到渗层深度为1.0mm、含碳量为0.6%的要求,图中三个温度中最适合的是℃。

  • 20、 NaCl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兴趣小组开展NaCl制备方法的研究,并探究NaCl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海水晒盐:据图分析,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方法是结晶。

    (2)、精制NaCl

    【查阅资料】

    ⅰ.一种精制NaCl的方法是将HCl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析出NaCl晶体。

    ⅱ.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的质量随通入HCl的质量变化如表。

    HCl的质量/g

    0.0

    5.4

    16.8

    25.9

    NaCl的质量/g

    36.0

    32.4

    25.1

    19.4

    【交流讨论】25℃时,NaCl的溶解度随HCl质量的增大而 , 原因是NaCl和HCl在水中解离出相同的(填离子符号)。

    (3)、探究NaOH对NaCl溶解度的影响

    【提出猜想】NaOH在水中能解离出Na+ , 会降低NaCl的溶解度。

    【实施实验】

    ⅰ.配制溶液:配制饱和NaCl溶液,如图中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ⅱ.实验探究:向等质量的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NaOH固体,测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用a表示)如表。

    实验序号

    温度/℃

    NaOH的质量/g

    NaCl的质量分数

    1

    25

    0.0

    a1

    2

    25

    10.0

    a2

    3

    25

    30.0

    a3

    (4)、【分析讨论】

    ⅰ.a1=(结果精确到0.1%)。

    ⅱ.实验证明猜想成立,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用a的大小关系表示)。

    (5)、【拓展延伸】科研人员将一定质量的NaOH加入海水中进行电解,发现析出了NaCl晶体,分析原因:

    ⅰ.水因电解而减少。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