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甲:水通电产生H2和O2 , 可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B、实验乙:将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混合,反应后天平示数仍为150.0g C、实验丙:对比①③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 D、实验丁:对比②④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红磷燃烧的条件之一
  • 2、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实验过程中利用pH传感器测得相应容器内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2(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前烧杯中的液体有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B、曲线甲表示的是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过程 C、t1时,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7,说明CO2具有酸性 D、实验结束后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3、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目的

    方法

    A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通过NaOH固体

    B

    鉴别纯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灼烧,看颜色

    C

    鉴别CaO和Ca(OH)2

    加水,测温度

    D

    鉴别羊毛和涤纶

    点燃,闻气味

    A、A B、B C、C D、D
  •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的是甲 B、t1°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2°C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 , 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t2°C时,将5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100g溶液
  • 5、第9届亚冬会期间,醇氢汽车亮相哈尔滨,为亚冬会提供了安全、低碳的“醇净”出行。醇氢技术原理包括甲醇重整制氢等。回答下列2个小题。
    (1)、甲醇(CH3OH)可替代传统能源,成为交通工具的新型燃料。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共有6个原子 C、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D、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
    (2)、氢能在“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重要作用。甲醇重整制氢是氢能的来源之一,该反应涉及的物质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减少 B、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铜基催化剂的质量变大 D、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
  • 6、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属于金属元素 B、铁原子中子数为26 C、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4 D、Fe和Fe3+质子数相同
  • 7、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3个氧原子:O3 B、硫酸铝:AlSO4 C、2个甲烷分子:2CH4 D、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H2+1
  • 8、CaCl22H2O(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工业上生产CaCl22H2O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二水合氯化钙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100g含碳酸钙60%的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可释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器中有气体产生,为保持气压稳定,也不增加新的杂质的情况下,可向过滤器中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
  • 9、纯碱,其化学名为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行业及洗涤剂的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开展项目式学习。
    (1)、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填字母)。

    a.道尔顿       b.张青莲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

    (2)、制碱的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图所示。

    i.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ii.为了实现“联合制碱法”中碳酸氢钠的生成,需要向饱和食盐水溶液中通入两种特定气体,这些气体是联合制碱反应的重要原料,根据图1分析吸收的气体是(填序号)。

    A.CO2       B.SO2       C.NH3       D.Cl2

    iii.反应②生成纯碱、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液体,化学方程式为

    iv.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3)、市售纯碱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等杂质。如图是碳酸钠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i.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ii.等质量碳酸钠、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iii.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提纯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4)、纯碱在洗涤剂中也能发挥去污作用,主要原因是其水溶液呈碱性。从微观角度分析,碱性溶液能体现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有自由移动的
  • 10、

    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曾在草木灰(含有K2CO3)的水溶液中加入贝壳烧成的灰(主要成分为CaO),利用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来清洗丝帛,从而增加丝帛的光泽和强度。

    【提出问题】草木灰和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假设】

    (1)猜想1:KOH   猜想2:KOHCaOH2   猜想3:KOH

    【分析讨论】

    (2)溶质中一定含有KOH的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兴趣小组猜测混合液中起去污作用的可能是KOH , 为验证这一猜想,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探究】

    (3)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溶液变红

    混合液呈碱性

    【实验反思】

    (4)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中,仅通过溶液变红就得出去污作用是因为KOH存在的证据并不充分,理由是

    【方案优化】

    (5)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 , 直至反应停止后再继续检验KOH的存在。有同学提出也可以测量上述反应后溶液的PH值,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 , 方法是

    【拓展延伸】

    (6)从环保角度考虑,用草木灰和贝壳灰混合液清洗丝帛相比现代一些含磷洗涤剂的优点是
    (7)我国传统风味美食松花蛋常用生石灰、草木灰、食盐等腌制而成,所以食用时常有涩味,可在食用时加入厨房调味品去除涩味。
  • 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i.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 , 先向(填仪器名称)加入石灰石,再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用A装置可以制取O2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装置试管口的棉花作用是

    ii.收集O2可选择C装置,理由是。若利用该性质改用E装置收集O2 , 应先将集气瓶装满水,气体再从导管(填“a”或“b”)端通入。

    iii.F装置中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知CO2的性质是

    (2)、某同学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设计了简易供氧器。

    i.甲装置可用来证实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入适量CO2后进行光照,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ii.乙装置是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吸管等用品自制而成,右边塑料瓶内水的作用(写一条)。

    iii.丙装置安装的流量调节器的作用是

  • 12、2025年春晚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将非遗元素贯穿整场晚会,为全球观众奉上了一场极具文化魅力的视听盛宴。开场视觉秀《迎福》通过打铁花拉开序幕,瞬间引爆全场氛围。

    在打铁花表演中,需将温度在1600℃-1700℃的高温铁水抛向高空,从而形成璀璨的烟花效果。打铁花的关键步骤是将铁加热到液态,然后击打使其分散成微小液滴,这些液滴在空中氧化并释放热量,导致铁颗粒进一步升温甚至燃烧,形成明亮的火花。为了改变火花的颜色,可在铁水中加入其他金属元素,例如铜离子在高温下可通过焰色反应产生绿色或蓝绿色火花。

    金属

    熔点/℃

    沸点/℃

    1538

    2861

    1083

    2562

    660

    2467

    根据上文,回答问题。

    (1)、在打铁花表演过程中,铁水与氧气会生成多种铁的氧化物。其中,炽热铁水被抛向空中火星四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2)、为什么要将铁水击打分散成微小液滴
    (3)、在打铁花表演过程中,涉及到一些与环境相关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水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铁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 B、表演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C、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打铁花场地应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D、表演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将铁屑等回收利用
    (4)、打铁花时,若飞溅的火花中观察到绿色光芒,说明铁水中加入了(填离子符号)。
    (5)、能否用铝代替铁进行打铁花表演(填“能”或“否”),结合上图数据进行分析说明
  • 13、化学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助力现代社会迈向文明的关键因素,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前沿科技发展紧密相连。

    (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致力于研究青蒿素以对抗疟疾。在研究过程中,为提升药物在水中的溶解性,需要对青蒿素进行分子结构修饰,这一实践充分说明物质的决定物质的性质。
    (2)、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水稻为人类提供的营养素是。随着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种植方式,硝酸钾溶液可作为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它是一种肥。
    (3)、“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不能与洁厕灵混用,否则会反应:NaClO+2HCl=NaCl+H2O+X , 产生有毒气体X , 推测X的化学式为。若配制120kg2%的“84”消毒液,需质量分数为6%的“84”消毒液质量为kg
    (4)、机器人服务愈发普及,我国自主研发的“3D慧眼”芯片为其赋能。“3D慧眼”的芯片制造中,可通过二氧化硅与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取粗硅(Si),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如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实验说明铁钉生锈需要水 B、图2实验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u>Ag D、图.4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15、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纯棉和涤纶

    用手触摸

    B

    检验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否成功

    取样,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CuSO4溶液中混有的H2SO4

    加入足量铜充分反应,过滤

    D

    分离CaOCaCO3固体混合物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A、A B、B C、C D、D
  • 16、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不匹配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医用酒精对公共设施消毒

    酒精具有挥发性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有吸附性

    C

    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用加碘食盐烹饪食物

    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A、A B、B C、C D、D
  • 17、认识与实验相关的图标对安全进行实验具有重要意义。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不需要标识的提示是
    A、 B、 C、 D、
  • 18、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一种常用解热镇痛药,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乙酰氨基酚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1个对乙酰氨基酚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 C、对乙酰氨基酚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 D、对乙酰氨基酚属于有机化合物
  • 1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溶解食盐 D、蒸发食盐水
  • 2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铝:Al2SO43 B、2个氯原子:Cl2 C、1个铁离子:Fe2+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M2+gO
上一页 254 255 256 257 2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