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东岸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丰台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化学实践小组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b点所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OH C、图中a到b点存在反应HCl+NaOH=NaCl+H2O D、若加入紫色石蕊作指示剂,溶液在a点出现红色
-
2、下列基于实验事实的推理,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出现水雾,可推测酒精含氢元素 B、把装有某气体的集气瓶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熄灭,可推测瓶内装有N2 C、把CO2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变红,可说明CO2能使石蕊变红 D、往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CuO,迅速产生气泡,可证明CuO是催化剂
-
3、合成氨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 则X为NH3 B、NH3与N2、H2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铁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14:3
-
4、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甲和丁,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甲、丙和丁,探究MnO2和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
-
5、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A.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C.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爆炸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方案
A、A B、B C、C D、D -
6、2024年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的全球6G技术大会在中国召开。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镓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B、镓原子的质子数是31 C、图中X的数值是8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
7、“价类二维图”是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所属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坐标图。如图是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 B、物质B的化学式为Cu2O C、物质C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E D、物质D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E
-
8、下列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天然气作燃料做饭
天然气可燃烧放热
B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受热后汞原子变大
C
炒菜熟后关闭天然气熄火
隔绝(清除)可燃物灭火
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能吸附异味分子
A、A B、B C、C D、D -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2Cl”表示2个氯元素 B、“”中,“5”表示离子个数 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一个O3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
10、青藏高原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头的重要补给水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时,水分子不再运动 B、冰融化属于物理变化 C、冰融化时,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水结冰时,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
11、兴趣小组从不同角度探讨“化学反应”。(1)、本质:以木炭燃烧为例,从宏观分析,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分析,该反应有新(填“元素”“分子”或“原子”)生成。(2)、现象:化学反应常伴有明显现象,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能证明该反应发生的现象为。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如与稀硫酸的反应。(3)、变化:为验证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①先测定图1中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变为7.计算此时烧杯中所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资料: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为蓝色固体,难溶于水。
②同学们还设计了图2的两种方案,其中方案(填“一”或“二”)无法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出结论,理由是。
-
12、某化工厂以铜渣(含Cu、Fe、O、S等多种元素)为原料,回收金属铜的工艺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通过控制条件可使炉渣中的铁精矿不与稀硫酸反应。
(1)、“过程I”中,焙烧可将铜渣成分转化为氧化物。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的气体污染物有(填两个)。(2)、“过程Ⅱ”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结合下图,其他条件一定时,为增加铜的产率,可选择质量分数为的硫酸溶液。(3)、“过程Ⅲ”中,生成铜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4)、利用副产品①回收铁:高炉炼铁时,利用含有Fe3O4的铁精矿与反应生成铁。
②回收锌:ZnSO4的水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Zn、H2SO4和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
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某兴趣小组不小心将点燃的酒精灯移至试管中部,发现“试管内有火星,并出现大量黑烟”这一异常现象。为此,该小组开展了以下探究。
【问题】黑烟是什么?
【资料】I.高锰酸钾能溶于水,溶液显紫色;二氧化锰、炭粉难溶于水。
II.棉花的着火点为210℃,高锰酸钾分解温度为220℃以上。
【分析】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黑烟可能是反应物或生成物;也可能是棉花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黑。
【猜想】猜想一:高锰酸钾;猜想二:二氧化锰;猜想三:炭粉
【实验】
(2)收集三份黑烟,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甲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点滴板中,加适量水。
猜想一错误
乙
无气泡产生
猜想二错误
丙
另取少量黑色固体于燃烧匙中点燃(如图),熄灭后往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三正确
【结论】
(3)黑烟是炭粉。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除了操作不当,黑烟还可能与试管中棉花的位置、棉花的着火点有关。
【拓展】
(4)测量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各个部位的温度(如下表)。你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棉花应放在。
位置
试管底部
试管中部
试管口
温度范围
300~400℃
150~250℃
60~100℃
(5)根据下表信息,你认为在中学分组实验中可选用(填材料名称)替代棉花,你的理由是。
材料
优点
缺点
玻璃棉
成本适中,耐高温
纤维易散开,需缠绕成团塞入试管
石英棉
性质稳定,耐高温
价格昂贵,操作需专业工具,易产生粉尘
塑料纤维
材料易得,成本低
易燃,释放有毒气体
-
14、【科普阅读】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能源可按不同方法分类(如下表),随着人们开发能源的种类越来越多,能源消费结构(如图1)也不断优化。
分类标准
消耗后是否造成污染
短周期内能否再生
能源分类
污染型能源
情节性能源
再生能源
不再生能源
举例
煤炭
风能
潮汐能
石油
海洋温差能是一种稳定且储量巨大的能源,主要来源是蕴藏在海洋中的太阳能。广东省某基地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并采用膜法(利用淡化膜分离)和热法(加热蒸发分离)进行海水淡化,淡化后的浓海水还可综合应用于盐类提取、金属提取等。
(1)、结合上述分类标准,分析海洋温差能属于能源(填一种)。(2)、由图1分析,2012~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的变化情况为(写一条)。(3)、由图2可知,淡化膜允许大部分(填微观粒子名称)通过,用膜法进行海水淡化的原理与实验室中操作的原理相同。(4)、取两份相同的海水样品,分别进行热法、膜法淡化处理(如下图)。由下表可知,(填淡化工艺名称)的淡化效果更好。样品
淡化工艺
淡化后的浓海水中部分离子浓度g/L
Na+
Mg2+
Cl-
1
热法
13.17
1.57
20.32
2
膜法
18.77
2.41
34.28
(5)、浓缩后海水含有大量MgCl2 , 加入熟石灰可获得经济价值较高的氢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甲:水通电产生H2和O2 , 可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B、实验乙:将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混合,反应后天平示数仍为150.0g C、实验丙:对比①③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 D、实验丁:对比②④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红磷燃烧的条件之一
-
16、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实验过程中利用pH传感器测得相应容器内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2(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前烧杯中的液体有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B、曲线甲表示的是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过程 C、t1时,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7,说明CO2具有酸性 D、实验结束后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17、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目的
方法
A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通过NaOH固体
B
鉴别纯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灼烧,看颜色
C
鉴别CaO和Ca(OH)2
加水,测温度
D
鉴别羊毛和涤纶
点燃,闻气味
A、A B、B C、C D、D -
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的是甲 B、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将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 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时,将5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100g溶液
-
19、第9届亚冬会期间,醇氢汽车亮相哈尔滨,为亚冬会提供了安全、低碳的“醇净”出行。醇氢技术原理包括甲醇重整制氢等。回答下列2个小题。(1)、甲醇(CH3OH)可替代传统能源,成为交通工具的新型燃料。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 B、共有6个原子 C、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D、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2)、氢能在“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重要作用。甲醇重整制氢是氢能的来源之一,该反应涉及的物质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减少 B、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铜基催化剂的质量变大 D、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
-
20、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属于金属元素 B、铁原子中子数为26 C、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4 D、Fe和Fe3+质子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