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O2的制取及其性质

    ⅰ.制取O2

    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O2 , 考虑随时添加液体试剂,则发生装置需用到如下图的仪器有:(填字母)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性质实验

    操作

    现象

    性质及解释

    现象为: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

    O2O2含量高,燃烧剧烈。

    (填“甲”或“乙”)鱼缸金鱼存活的时间更长。

    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O2O2

    (2)、某学校同学以开展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①说碳: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物质是

    ②觅碳: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归纳出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图。

    生物圈的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和氧气。

    ③控碳: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主要控碳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下表:

    途径

    碳替代

    碳减排

    碳封存

    碳循环

    贡献率

    47%

    21%

    15%

    17%

    由表中数据可知,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 2、运城盐湖的“垦畦浇晒法”制盐工艺领先世界海盐生产技术980余年,该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

    (1)、卤水中含有的钠属于人体所需的(填“微量”或“常量”)元素。
    (2)、借助太阳光照可加快卤水蒸发,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3)、“储卤结晶”中析出氯化钠晶体的方法是
    (4)、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A点的意义是;在40℃时,将30gNa2SO4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5)、工业先驱侯德榜用氯化钠作原料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肥料分类中氯化铵属于肥。
  •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C、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4、Tb-Fe非晶态薄膜研制的磁光光盘存储元件显著地提高了计算机存储能力。如图是铽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铽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铽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铽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8.92g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 5、下列有关生态保护的做法和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废旧电池中回收金属镉 B、使用填埋法处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 C、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D、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
  • 6、桂花糕中含甜菜碱(C5H11NO2),下列关于甜菜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1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C、氢、氮原子个数比为11∶14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7、2025年央视春晚上,机器人节目《秧BOT》惊艳全场。下列制作机器人使用的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棉质外衣 B、铝合金 C、碳化硅陶瓷 D、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 8、研究化学发展史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门捷列夫等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 B、道尔顿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闵恩泽院士研发了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基础 D、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 9、实验安全是实验的前提。在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无需标注的图标是
    A、热烫 B、明火 C、用电 D、洗手
  • 1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氮气可用作食品包装的保护气,原因是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B、科学思维: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科学探究与实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可初步判断石蜡的硬度和密度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废液集中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 11、某兴趣小组设计图1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2。

    提示:

    ①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Ac=CaAc2 +H2O+CO2↑。

    ②鱼骨中其他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若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的醋酸溶液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醋酸溶液,需要加水g。
    (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无计算过程不得分)。
    (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填“是”或“不是”)科学的。请你结合图中数据加以说明:
  • 12、

    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封闭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废弃塑料,对产生的废气成分(可能含有H2、CO、CO2、H2O中的某几种)。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检验。(已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色)

    [实验探究]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

    [实验分析]

    (1)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 , 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流方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反思评价]

    (2)观察到B、E中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3)小金认为,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D中生成了CO2 , 其理由是。小金根据D中粉末颜色变化是 , 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小丽认为该结论不严谨,若废气中存在氢气也会出现该现象。要使上述结论更加严谨,还应该在(填字母序号)之间增加一个A装置。经验证推导出无氢气存在。

    [实验结论]

    (4)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废气中只含有H2O、CO2、CO。若称量反应前后D中固体减少0.8 g,则理论上有g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

  • 13、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形管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①图1所示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Y形管中的现象是 , 由此得出氨水的性质有:

    ②图2所示实验中,-段时间后,Y形管右侧铁片生锈了,由此可得出结论: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③图3所示实验中,根据Y形管左右两侧现象对比,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该实验中,Y形管顶端气球的主要作用是

    (2)、实验室制取H2和CH4可选装置如图4所示: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若选用F装置收集H2 , 气体应该从(填“a”或“b”)口进入。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通过加热制取CH4应选择图中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

    ②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Ca2Fe2O5作用下高效分解水制取氢气的“绿氢”制取技术,其化学方程式为

  • 14、钨(W)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用黑钨矿(主要含FeWO4)制得金属钨(W)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Na2WO4溶液为无色;H2W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 WO3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钨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x= , 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周期。
    (2)、黑钨矿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目的是
    (3)、FeWO4中W的化合价为+6,由此可以判断FeWO4中Fe的化合价为
    (4)、压煮器中反应4Na2CO3+4FeWO4+R__4Na2WO4+2Fe2O3+4CO2 , R化学式为
    (5)、酸浸槽中通过操作a得到X溶液,该操作的名称是
    (6)、还原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金属钨(W)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7)、金属钨(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生活中常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的(填物理性质)。
  • 15、尿索,又称脉、碳酰胺,化学式是CO(NH2)2 , 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尿素作为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尿素易于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氯肥。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从空气中可获取氮气和氧气。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首先分离出氮气;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面与其他分子分离,此过程发生的(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上用氨(NH3)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尿素。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结合材料信息和图示信息回答: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尿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③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尿素由8个原子构成

    B.尿素是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一种产物

    C.该变化实现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D.从微观层面看,该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 ,氧气约占21%,且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B、将10 g 10%的硫酸与1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的pH等于7 C、要比较钛(Ti)和铁( Fe)的金属活动顺序,可以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D、由CO2和SO2组成的混合气体,测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 ,则该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0%
  • 17、为鉴定一包混合固体粉末(可能含有适量的CaCO3 , CaO、Fe2O3、C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成,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可能含有CaCO3②肯定含有 Fe2O3③可能含有CaO④肯定含有C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过程

    A

    MnO2、KCl固体

    分离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除杂

    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

    氯化钠溶液中是否有稀盐酸

    检验

    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D

    KOH、K2CO3两种溶液

    鉴别

    滴加硝酸钡溶液

    A、A B、B C、C D、D
  • 19、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欲对剩余废液的组成进行探究。将碳酸钠溶液加入剩余废液中,测得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A、分析曲线可知,废液成分为CaCl2和HCl B、a点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C、b点发生的反应有2个 D、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为NaCl、Na2CO3
  • 20、归纳法是学习化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对微粒的认识

    B.对常识的认识

    ①铁由铁分子构成

    ②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③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①区分羊毛线和棉线,火上灼烧闻气味

    ②区分双氧水和水,加二氧化锰

    ③区分黄铜和黄金,加硝酸银溶液

    C.对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认识

    ①缺锌者可大量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②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作为调味品

    ③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

    ①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溶液

    ②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任何溶质

    ③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A、A B、B C、C D、D
上一页 238 239 240 241 2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