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氧烛”常用做潜艇的紧急供氧设备,装置原理如图甲所示,每个产氧药块由氯酸钠NaClO3和一定量的镁粉、二氧化锰等均匀混合制成,制取氧气的原理是:2NaClO3MnO2__2NaCl+3O2 , 该反应需要在300℃左右进行,并伴随少量有毒氯气产生。

    (1)、启动时,按压点火装置,镁粉和氧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图甲中过滤装置的作用是
    (3)、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m克氯酸钠分解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如图乙所示,选择a、b、c、d、m中的部分数据,列出它们的等式关系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 2、某化学实验小组点燃红磷,并用氧传感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并采集数据如图所示。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开始时氧气的含量持续下降,一方面是氧气被消耗,另一方面是生成物大量和氧传感器接触,但在200s时氧气的含量又有所上升,其可能原因是
    (3)、从以上数据分析最终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完全消耗
  •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3)、在该反应中,A和D的质量比为
  • 4、宏观和微观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图1为磷元素的有关信息,图2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A、B、C、D四种粒子中,位于第二周期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3)、D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得到电子变成(用离子符号表示)。
  • 5、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锂是最轻的金属,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锂的元素符号为
    (2)、某品牌加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6、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微观粒子,则不带电的微观粒子一定是原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6 B、甲可能是单质 C、乙一定是催化剂 D、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8
  • 8、模型构建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示模型,它的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A、6和8 B、8和6 C、8和2 D、6 和2
  • 9、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铝Cl B、硅SL C、贡Hg D、氦He
  • 10、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矿泉水 C、蒸馏水 D、牛奶
  • 11、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冰雪融化 C、灯泡发光 D、高粱酿酒
  • 12、根据碳酸钙的化学式列式并计算。
    (1)、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2)、碳酸钙(Ca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3)、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10g碳酸钙(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
    (5)、多少克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为5g
  • 13、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的组成与碳、氢、氧三种元素有关。

    【实验探究】

    (1)方案一:小天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2)观察到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3)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该装置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

    【实验步骤】向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并向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

  • 1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请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3)、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4)、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操作、现象、结论)。
    (5)、可以用装置E收集氧气,原因是 , 还可以用向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6)、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若实验室要制取较纯净的乙炔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15、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混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2)、A中通过(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3)、吸附池中常用的物质是(填名称)。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消毒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5)、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6)、请写出保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 16、1913年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气的方法,工业合成氨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不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饥饿问题,还为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了重要原料。以空气为原料合成氨气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流程①中,分子间的间隔(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流程①②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氮气和氧气,该方法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流程③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4)、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催化剂,观察下图的微观示意图,流程③中合成氨气的微观过程顺序为(将下面三张图用序号排列)。

  • 17、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硫粉燃烧
    (2)、红磷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镁条燃烧
    (5)、在空气中加热铜
    (6)、铝燃烧生成氧化铝
    (7)、水的电解
    (8)、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9)、以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分解反应的是
  • 18、按要求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稀有气体;②澄清石灰水;③二氧化锰;④高锰酸钾;⑤氩气;⑥液氧

    混合物:;单质:;氧化物:

  • 19、“●”和“○”表示不同原子,下图是某些粒子的示意图,请用序号填空。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
    (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的是
    (3)、表示化合物的是
  • 20、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水银
    (2)、氖气
    (3)、氯气
    (4)、硫化氢
    (5)、硫酸铝
    (6)、硝酸银
    (7)、氢氧化铁
    (8)、碳酸铵
    (9)、硫酸
    (10)、由地壳中含量第一位的非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