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验证CO2与H2O能反应

    验证MnO2是催化剂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 2、NaCl和Na2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40℃之间 B、20℃时,将15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65g溶液 C、40℃时,将饱和Na2SO4溶液降温后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D、NaCl溶液中含少量Na2SO4 , 可通过蒸发结晶获得纯净的NaCl
  • 3、在一定条件下,CH4可转化为H2 , 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减少 B、Zn和ZnO是总反应的反应物 C、反应①产生的CO和H2的质量比是14:1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O__ZnO+H2
  • 4、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柠檬酸去除铁锈

    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B

    向净水器中加入活性炭

    活性炭可以消毒杀菌

    C

    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擦拭灶具

    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

    D

    给月季花施用磷肥

    增强其抗寒、抗旱能力

    A、A B、B C、C D、D
  • 5、2024年央视春晚《山河诗长安》以诗歌、汉服、舞狮舞龙、沉香等形式的国潮表演,展示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沉香中含有沉香螺醇(C15H26O),下列有关沉香螺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6 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6、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无色、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水溶液呈碱性。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亚硝酸钠可以与硝酸反应制备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HNO3=HNO2+NaNO3。回答下列小题。
    (1)、同学们在实验室探究亚硝酸钠与硝酸的反应并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亚硝酸钠 B、闻硝酸气味 C、振荡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化学方程式NaNO2+HNO3=HNO2+NaNO3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关于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咸味,都可以用作调味品 B、都由分子构成,其水溶液均不导电 C、亚硝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变为红色 D、用硝酸银溶液不能鉴别氯化钠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
  • 7、罗浮山荔枝果皮鲜红,核小肉厚,爽脆清甜,有桂花香味,是广东省博罗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浮山荔枝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物质为
    A、维生素 B、油脂 C、无机盐 D、淀粉
  • 8、下列小军完成的化学用语训练中表达正确的是
    A、2个氮原子:N2 B、氯化汞:HgCl C、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Fe2+3O3 D、锰酸根离子:MnO4
  • 9、广东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藏品的制作材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木雕罗汉像 B、兽面纹青铜盉 C、白玉镂雕 D、青花纹烛台
  • 10、在唐朝时,人们在造纸过程中加“矾”作为沉淀剂,以改善纸张质量。这种“矾”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铝,硫酸铝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A、化合物 B、 C、氧化物 D、混合物
  • 11、

    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表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

    白色固体是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探究】

    兴趣小组认为上述实验对反应生成水缺少直观的验证。

    查阅资料:(1)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呈红色。(2)无水醋酸变色硅胶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变色硅胶与无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2)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如图实验,验证中和反应有水生成:将无水醋酸迅速倒入装有NaOH固体和变色硅胶的试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试管中不断搅拌,观察到变色硅胶由蓝色逐新变为红色,则证明了。U形管内液面(填“左低右高”或“左高右低”),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 12、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A、B、C中,反应发生并冷却后,天平不平衡的是(填字母),原因是
    (2)、实验C中铜粉是否足量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铜粉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宏观和微观进一步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元素种类 D、物质种类 E、物质总质量
  • 13、氯化钠和碳酸钠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经常把它们配成溶液来使用。图1是氯化钠与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氯化钠与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都是________g。
    (2)、将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蒸发),此时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Na2CO3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
    (3)、t2时,取一支小试管,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剩余,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然后取硝酸铵固体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发现小试管底部的固体明显增加,请解释原因: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CO2地质封存是一种可以实现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的地质工程技术。地质封存是通过管道将CO2注入到枯竭油气田、深部成水层或不可采煤层的密闭地质构造中,形成长时间或者永久性对CO2 , 的封存。

    不可采煤层封存技术是将CO2注入煤层,CO2将吸附于煤层,而驱替出煤层气(主要成分为甲烧CH4)。其封存过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注入和采出两大系统。烟气注入到煤层后,由于煤对气体的吸附能力CO2>CH4>N2,CH4和N2逐渐CO2被驱替并脱附,再通过采出井抽出。研究人员为了寻找吸附能力最强的煤,对不同的煤在相同条件下吸附CO2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然而,不可采煤层CO2封存也涉及多种安全风险。如CO2注入后,易引发地质体结构失稳,导致CO2泄露,使土壤、水酸化,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不可采煤层在封存CO2的同时可实现煤层气高效采收 B、CO2对环境的危害是形成酸雨,使土壤、水酸化 C、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 D、空气中CO2的产生途径主要有化石燃料燃烧、动植物呼吸
    (2)、对比图2中的四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________。
    (3)、CO2的捕集可以采用化学吸收法。如,利用碱性吸收剂CaO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再将所得产物在高温下煅烧重新获得CaO。高温煅烧生成的CaO疏松多孔,其结构与活性炭相似,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 15、铁合金、铝合金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1)、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位居第________(填数字)。
    (2)、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能好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可用于______(双选,填序号)
    A、制造玩具 B、制造医疗器械 C、焊接金属
    (3)、生铁硬度大于钢是因为生铁中含碳量更________。(填“高”或“低”)。
  •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下列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原子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种(填数字)。
    (2)、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由硫和钠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17、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空气”。
    (1)、分类: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推断: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和底部均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环保: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填序号,双选)。
    A、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B、禁止车辆出行 C、使用清洁能源
  • 1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D、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 19、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原因会导致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洒出 C、氯化钠固体不纯 D、向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 20、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铝制易拉罐应放入下列哪种图标的垃圾桶中
    A、 B、 C、 D、
上一页 321 322 323 324 3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