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潜水、气焊、急救、炼钢都利用了它能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是一种污染物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反应
-
2、生命之源——水是我们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说法正确的是A、水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B、水蒸气中的水分子的距离大于冰中的分子距离 C、水中的氢的化合价为+2价 D、地球上的淡水多于海水
-
3、“宏微结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植物园里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我们要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见苯分子,是因为苯分子体积很小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
4、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五氧化二磷、稀有气体、河水 B、干冰、液态氧、空气 C、氯酸钾、氮气、冰水共存物 D、水银、二氧化氮、奶茶
-
5、天宫课堂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中含有约21%氧气、78%氮气、0.7%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1%和78%指的是气体的质量分数 B、该“人造空气”中的主要成分都不是大气污染物 C、红磷在该“人造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用如图所示装置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6、2024年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举办。下列奥运会事项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A、合成场馆建设需要的新型材料 B、高清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C、庆祝活动中的烟花表演 D、用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杀
-
7、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为主题开展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相等;猜想2:不相等。
【查阅资料】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1)、【实验探究】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在烧杯中加入碳酸钠,再小心地放入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将装置放在天平上,记录所称的质量。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流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称量结果
将铜粉平铺于锥形瓶的底部,按图A组装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再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将装置冷却,按图B再次称量,记录称取的质量
实验现象
白色粉末逐渐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瓶中铜粉逐渐变为色,天平前后读数一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
猜想2成立
猜想1成立
(2)、【讨论分析】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猜想1正确。实验1中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该实验(选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实验改进】在不改变试剂的情况下,小组同学将装置改为密闭容器,如图所示(托盘天平省略)。
小组同学认为实验3中,瓶塞可能被冲开而导致失败,最终选择了实验5进行实验,选择实验5的理由是;没有选择实验4的原因是。
(4)、【反思评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①必须发生化学变化;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中进行。 -
8、根据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择装置AC(或A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对装置进行改进的地方是;若选用装置E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选填“a”或“b”)端通入。(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常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的组合为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验满的方法是。 -
9、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解水的装置中,电源的a端为极,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该电源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气体,出现的现象为 , 该现象说明。(2)、图为水分解过程中的微观粒子变化的部分示意图。
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如图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连线两端的物质能反应,箭头相连的物质能转化(反应条件略去)。已知H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和F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是。(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③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的存在。(4)、请写出物质F的一种用途:。 -
11、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可使用该装置分离的混合物的特点是。(2)、实验2是焦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该实验中在酒精灯上加装金属网罩,作用是;加热一段时间后,被加热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利用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其中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稀盐酸,B中浓硫酸主要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中①④为湿润的石蕊棉球,②③为干燥的石蕊棉球。打开弹簧夹a,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推入锥形瓶中,观察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C中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现象是 , 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B和C装置互换位置,判断能否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并说明理由:。 -
13、化学不仅为人类生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化学。(1)、新装修的房屋内经常要放一些活性炭包,利用了活性炭的性,活性炭有这种性质是因为它具有的结构。(2)、某自来水厂常用漂白粉进行杀菌消毒,其中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其中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作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我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该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A.电器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电源 B.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C.产生的纸质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
14、将2.3g酒精和4.0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酒精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2.3
4.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A、酒精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反应后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 C、酒精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氧化碳中有碳和氧两种元素,且原子个数比为1:1 -
15、图中的实验或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的是


A.收集CO2
B.振荡后塑料瓶变瘪


C.气球上浮
D.倒入CO2的纸袋下沉
A、A B、B C、C D、D -
16、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分类的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单质:铝、水、水银 B、氧化物:氧化钠、二氧化锰、干冰 C、还原性物质:氢气、一氧化碳、碳 D、混合物:空气、豆浆、牛奶
-
17、下列化学用语与对应的含义相符的是A、2H:两个氢元素 B、Mg2+: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C、2H2O:两个水分子 D、O2:两个氧原子
-
18、中国制造的高铁动车用电作动力,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A、稳定性 B、滑腻感 C、还原性 D、导电性
-
19、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墨制金刚石 B、干冰升华 C、铁杵磨成针 D、滴水成冰
-
20、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1)、异黄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异黄酮分子中C、H、O原子的质量比为。(3)、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4)、g异黄酮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9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