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含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B、M中含稀有气体,其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灯泡和食品包装袋中均可充入Y作为保护气 D、实验室可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2、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药物说明书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
药物名称:菲诺夫他林果导片
有效成分:酚酞(化学式:C20H14O4)
说明:片剂,100mg/片,每片含酚酞50mg。
功能与作用:口服后在肠内遇胆汁及碱性液形成可溶性钠盐,刺激结肠粘膜,促进蠕动,起缓泻作用。
用法与用量:睡前口服0.05~0.2g果导片。
(1)、酚酞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比)(2)、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g。(3)、计算15.9g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3、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实验一:装置如图1
(1)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
A. 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D.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实验回顾】实验二:装置如图2
(2)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装置漏气;
(3)________;……
【实验与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1】实验三:装置如图3
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三(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
(4)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________。
【实验探究2】实验四:装置如图4
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馏水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mL
90.0mL
63.6mL
(5)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
(6)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应选择实验________(填“一”“二”“三”“四”)进行实验。
【拓展延伸】
(7)图5装置是用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图6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d点时反应刚好停止 B. 实验中的红磷可以用蜡烛代替 C. 红磷点燃后立即放入瓶中 D. a点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
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 ②。
(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其符号表达式。
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若改用下图装置来收集乙炔,则气体应从端进入(填“a”或“b”)。

市面上某常见的小型供氧器,制氧剂由白色的A剂和黑色的B剂(二氧化锰)组成,工作原理如下图。

工作原理分析:
(4)由产品说明书得知,A剂与水接触后发生反应 , 再与B剂接触产生氧气,B剂在反应前后不变,是催化剂。
(5)该供氧器装置与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类似,仓(填“甲”或“乙”)相当于气体发生装置。
-
5、如图是工业上制取液氧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纯净物。(2)、流程中横线上应填写的物质是。(3)、利用液氧和液氮的不同,通过冷却、加压、蒸馏,将液氧和氮气等分离。分离出的氧气经加压后贮存在色钢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能把氧气压入钢瓶的原因是。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体积小
(4)、此方法制氧气的优点有。 -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石墨烯(化学式为Cn)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碳纳米材料,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mm厚的石墨包含300万层石墨烯,是构成其它新型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如图1)。石墨烯是目前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单位质量的强度是世界上最好钢铁的100倍,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光学性和热传导性等,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工业上可采用甲烷(CH4)在高温和Cu-Pd催化下分解制取石墨烯(Cn),同时产生氢气。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的应用前景会十分广阔。
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2)、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3)、工业上制取石墨烯的符号表达式为。(4)、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填粒子名称)通过,该过程类似于(填操作名称)。 -
7、用制备的氧气验证以下有关氧气的一部分化学性质(反应条件已略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反应①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其作用是。(2)、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为。(3)、反应④的符号表达式为。 -
8、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图1是简易的净水装置,装置中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属于变化(填“物理”或者“化学”)。(2)、常用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___________(填下面的选项)。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 D、②①④(3)、图2是电解水的装置图,试管a收集的气体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写出其燃烧时的符号表达式。(4)、图3实验中,冷水从(选填“A”或“B”)进入c仪器。(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
9、
根据下列所给信息回答:

(1)A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上图中与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序号)。
如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2)请画出B图中缺少的粒子 , 写出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0、请选择下列物质的字母填空。
A.乙醇 B.活性炭 C.氮气 D.二氧化碳 E.石墨
(1)、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2)、可用作酒精灯燃料的是。(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5)、可用于灭火的是。 -
11、用化学用语填空:(1)、氯元素。(2)、四个钾原子。(3)、二个氮分子。(4)、三个钠离子。(5)、三氧化硫。
-
12、下列变化的图像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表示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电解水一段时间 -
13、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装置密封性好,30天后观察到液面下降原因是分子体积变小了 B、图1颜色混合均匀后,分子停止运动 C、图2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几分钟后可观察到两侧溶液都变红 D、利用图2实验装置,只需增加一组对对浓氨水加热的实验,即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
14、铁观音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 , 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单宁酸是氧化物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2:46 D、一个分子中含46个氧分子
-
1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氢气在空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16、结合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没有产生氧气 B、实验③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且二氧化锰质量减少 C、该实验证明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实验①的反应速率比实验③的快 -
1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B、蒸馏可以得到纯净水 C、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
18、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A、用烧杯量得91.0mL蒸馏水 B、用温度计测得某溶液的温度为38.88℃ 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D、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盐酸
-
19、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是A、NO B、NO2 C、N2O D、N2O3
-
20、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镁+氧气氧化镁